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31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7
本申请涉及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及其施工工艺,属于生化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圈筒、中心筒以及进水管;所述外圈筒的一端封闭,所述中心筒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外圈筒内部,另一端高于消化液液位,所述中心筒和外圈筒同轴设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圈筒的内部连通,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圈筒内壁的切线方向平行;施工工艺为:S1、组装:将外圈筒、中心筒以及进水管进行组装,此时需要保证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与外圈筒的切向方向平行;S2、安装:将进水管远离外圈筒的一端连通至好氧区,使外圈筒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隙与缺氧区连通;S3、启动:进水管中通入硝化液。本申请具有使水气分离,保证水中的氧气不会随着消化液一同回流至缺氧区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生化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生化处理系统中,生物脱氮是经过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最终转变为氮气,从而被去除的过程。其中氨化作用可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作用则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为了保证总氮的去除率,通常需要比较高的硝化液回流量,将好氧区末端的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作用。
[0003]但是,硝化液中又会夹带着部分氧气一同进入到缺氧区,随着硝化液回流量的增多,进入到缺氧区的氧气也不可避免的增多,最终导致过多的氧气破坏了缺氧环境,对反硝化作用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总氮的去除。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时会夹带部分氧气一同进入缺氧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时会夹带大量氧气一同进入缺氧区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圈筒、中心筒以及进水管;所述外圈筒的一端封闭,所述中心筒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外圈筒内部,另一端高于消化液液位,所述中心筒和外圈筒同轴设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圈筒的内部连通,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圈筒内壁的切线方向平行。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到缺氧区,进水管设置在外圈筒的底端,污水进入到外圈筒内部之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进入外圈筒的水能够贴着外圈筒的内壁进行旋流运动,并逐步上升;离心力的大小与物质密度和向心加速度成正比,由于在水中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中气体受到的离心力会小于水受到的离心力,当水上升至中心筒的下端时,在足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会继续贴着外圈筒的内壁上升,而气体由于受离心力的影响较小,其流态不会发生过多的变化,仍会按照之前的旋流幅度上升,并进入到中心筒内部,最终水从外圈筒顶流出,气体则从中心筒顶释出,从而实现气水的分离,改善了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时会夹带大量氧气一同进入缺氧区的缺陷,降低了对缺氧区环境的破坏程度。
[0008]可选的,所述中心筒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伸入所述中心筒的一端伸出所述中心筒的下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器的作用下水的旋流流速进一步增加,保证水在外圈筒内时刻保持着较高的流速,使水受到的离心力远大于水中空气受到的离心力,使得
水气分离的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搅拌器的外力作用,为硝化液回流提供充足的动力,使得无需再单独设置其他回流装置。
[0010]可选的,所述中心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块分隔板,多块所述分隔板沿着所述中心筒的外周面间隔均匀设置,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外圈筒的上端设置,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的外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圈筒的内壁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连接着中心筒的外壁和外圈筒的内壁,使得分隔板对中心筒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保证了该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搅拌器的外力作用下,水的旋流速度较大,出水湍急,设置在外圈筒顶分隔板可以阻挡旋流上升的水,使水流从旋流态转变为平稳的上升流态,对水体进行消能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的旋流速度,使出水更加的平缓、稳定。
[0012]可选的,所述中心筒伸出所述外圈筒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安装所述搅拌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装置将搅拌器安装在中心筒内,使得搅拌器安装时操作简单。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台,所述支撑架固设在所述中心筒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环和多块卡板,所述固定环呈圆筒状,多块所述卡板沿着所述固定环的内周面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支撑台固设在所述卡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搅拌器穿设在所述穿孔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节约成本;支撑架和支撑台的设置不仅可以使中心筒伸出外圈筒的一端为敞口结构,使氧气可以从中心筒的顶部释放出,还方便搅拌器的安装。
[0016]可选的,所述中心筒下部呈渐扩的喇叭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中心筒下端可以更好的收集从水中溢出的氧气。
[0018]可选的,所述外圈筒包括第一圆筒段、渐扩段以及第二圆筒段;所述第一圆筒段与所述渐扩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筒段与所述渐扩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筒段、渐扩段以及第二圆筒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圆筒段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圆筒段的横截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筒段的直径较小,使得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外圈筒内的水贴着第一圆筒段的筒壁旋流时消耗的能量较少,第二圆筒段的直径较大,使得为出水提供了大断面的过水环境。
[0020]可选的,所述搅拌器伸入所述中心筒的一端位于所述渐扩段靠近所述第一圆筒段的一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第一圆筒段上升至渐扩段时,由于渐扩段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段的直径,导致水流的旋流速度减小,此时,在搅拌器的外力作用下,使水流依旧保持较高的流速。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将外圈筒、中心筒以及进水管进行组装,此时需要保证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与外圈筒的切向方向平行;
S2、安装:将进水管远离外圈筒的一端连通至好氧区,使外圈筒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隙与缺氧区连通;S3、启动:进水管中通入硝化液。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沿着外圈筒内壁的切线方向高速进水,使得进入外圈筒内的水更容易产生旋流流态,同时,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使水的旋流流速进一步增加,不仅可以为硝化液回流提供充足的动力,还可以对气水进行分离,使硝化液中夹带的氧气提前释放出来,避免过量的氧气跟随硝化液一同进到缺氧区,保证了缺氧区中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该过程运行简单,效果明显。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实现气水分离,改善了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时会夹带大量氧气一同进入缺氧区的缺陷,降低了对缺氧区环境的破坏程度;2.在搅拌器的作用下水的旋流流速进一步增加,保证水在外圈筒内时刻保持着较高的流速,使水受到的离心力远大于水中空气受到的离心力,使得水气分离的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搅拌器的外力作用,为硝化液回流提供充足的动力,使得无需再单独设置其他回流装置;3.该装置使用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维护简单,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外圈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筒(1)、中心筒(2)以及进水管(3);所述外圈筒(1)的一端封闭,所述中心筒(2)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外圈筒(1)内部,另一端高于消化液液位,所述中心筒(2)和外圈筒(1)同轴设置,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外圈筒(1)的内部连通,且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外圈筒(1)内壁的切线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2)内设置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器(5)伸入所述中心筒(2)的一端伸出所述中心筒(2)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2)的外周面设置有多块分隔板(21),多块所述分隔板(21)沿着所述中心筒(2)的外周面间隔均匀设置,所述分隔板(21)靠近所述外圈筒(1)的上端设置,所述分隔板(21)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2)的外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圈筒(1)的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2)伸出所述外圈筒(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用于安装所述搅拌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硝化液提升兼释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架(41)和支撑台(42),所述支撑架(41)固设在所述中心筒(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架(41)包括固定环(411)和多块卡板(412),所述固定环(411)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钊赵嫱杨平陶晶刘爽陈凯华黄鸽黎崔炎炎王潇王超慧李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