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支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96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支架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的左端连接车身,支撑架体的右端连接激光雷达,支撑架体内具有减振空腔,减振空腔内设有弹性减振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从结构传递路径上,支撑架体上设置的减振空腔及弹性减振块,能够提高支架整体的刚度,降低振动噪声波传递的灵敏度,对激光雷达产生的噪声振动能量达到衰减的效果,降低车内噪声;从空气传递路径上,减振空腔及弹性减振块具有吸声作用,能够衰减经过减振空腔的噪声振动能量,提升支架整体的隔声吸声性能,降低车内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雷达支架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支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又称光学雷达扫描仪,作用为精确测量目标位置、运动状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目标。激光雷达为车辆智能驾驶进入L3级别(L3级别为有条件的自动化)必备传感器,通过其对车辆周围环境测试并将数据输入车辆控制模块进行分析,为智能驾驶提供参考。
[0003]激光雷达通过电机产生激光束,利用激光反射对车辆环境进行精准测量,激光雷达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噪声能量,该噪声通过结构路径、空气路径传递至车内,引起车内噪声,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车辆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支架,能够衰减激光雷达电机产生的噪声振动能量,提高安静舒适的驾乘体验。
[0005]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支架,包括: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的左端连接车身,支撑架体的右端连接激光雷达,所述支撑架体内具有减振空腔;所述减振空腔内设有弹性减振块。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减振块为橡胶制件,所述弹性减振块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衰减通道,所述衰减通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波纹结构,所述波纹结构沿所述衰减通道的左右方向延伸。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振空腔为矩形腔结构,所述弹性减振块的左端中部连接于所述减振空腔的左侧壁上,所述弹性减振块的右端中部连接于所述减振空腔的右侧壁上;所述弹性减振块分别与所述减振空腔的下侧壁、上侧壁、前侧壁何后侧壁之间设有空隙。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衰减通道内设有磁铁块,所述支撑架体采用抗磁性材料制成。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铁块分别与所述减振空腔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之间设有空隙。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振空腔内填充有高粘度液体,所述高粘度液体的动力粘度值大于1000N
·
s/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设有第一拱形结构,两所述第一拱形结构均朝向所述衰减通道拱起。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体的右端面设有第二拱形结构,所述第二拱形结构朝向所述减振空腔拱起。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体具有连接车身的第一连
接部和连接激光雷达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
[0014]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从结构传递路径上,支撑架体上设置的减振空腔和弹性减振块,能够提高支架整体的刚度,降低振动噪声波传递的灵敏度,对激光雷达产生的噪声振动能量达到衰减的效果,降低车内噪声;其二,从空气传递路径上,减振空腔及弹性减振块具有吸声作用,能够衰减经过减振空腔的噪声振动能量,提升支架整体的隔声吸声性能,降低车内噪音;其三,支撑架体设置减振空腔,能够实现支架的轻质化,降低支架整体重量,从而利于整车的轻质化,避免整车续航里程的降低。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激光雷达支架。
[0016]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激光雷达支架,能够提高支架的刚度,实现噪声振动能量的衰减,降低车内噪声,且在轻质化基础上,保证整车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沿图2中A

A线的剖视结构图;
[0020]图4为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支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激光雷达;2、支撑架体;21、第一拱形结构;22、第一连接孔;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5、第二拱形结构;26、第二连接孔;27、弹性减振块;28、磁铁块;29、波纹结构;30、衰减通道;31、减振空腔;3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进行说明。所述激光雷达支架包括支撑架体2,支撑架体2的左端连接车身,支撑架体2的右端连接激光雷达1,支撑架体2内具有减振空腔31;减振空腔31内设有弹性减振块27。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为图4中的竖直方向,左右方向为图4中的水平方向,前后方向为图4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支架,从结构传递路径上,支撑架体2上设置的减振空腔31及弹性减振块27,能够提高支架整体的刚度,降低振动噪声波传递的灵敏度,对激光雷达1产生的噪声振动能量达到衰减的效果,降低车内噪声;从空气传递路径上,减振空腔31及
弹性减振块27具有吸声作用,能够衰减经过减振空腔31及弹性减振块27的噪声振动能量,提升支架整体的隔声吸声性能,降低车内噪音;其中,噪声波动能量经弹性减振块27部分转化为热量实现衰减,从而降低车内噪声能量;支撑架体2设置减振空腔31,能够实现支架的轻质化,降低支架整体重量,从而利于整车的轻质化,避免整车续航里程的降低。
[0028]作为设有弹性减振块27的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及图4,弹性减振块27为橡胶制件,弹性减振块27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衰减通道30,衰减通道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波纹结构29,波纹结构29沿衰减通道30的左右方向延伸。衰减通道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波纹结构29,在噪声波动能量激励下,会产生波浪移动,将噪声波动能量转化为热量进行衰减。其中,图1及图3中所示箭头为噪声波动能量传播的方向。
[0029]参见图4,减振空腔31为矩形腔结构,弹性减振块27的左端中部连接于减振空腔31的左侧壁上,弹性减振块27的右端中部连接于减振空腔31的右侧壁上;弹性减振块27分别与减振空腔31的下侧壁、上侧壁、前侧壁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支架,包括支撑架体(2),所述支撑架体(2)的左端连接车身,所述支撑架体(2)的右端连接激光雷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2)内具有减振空腔(31);所述减振空腔(31)内设有弹性减振块(2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块(27)为橡胶制件,所述弹性减振块(27)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衰减通道(30),所述衰减通道(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波纹结构(29),所述波纹结构(29)沿所述衰减通道(30)的左右方向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空腔(31)为矩形腔结构,所述弹性减振块(27)的左端中部连接于所述减振空腔(31)的左侧壁上,所述弹性减振块(27)的右端中部连接于所述减振空腔(31)的右侧壁上;所述弹性减振块(27)分别与所述减振空腔(31)的下侧壁、上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设有空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通道(30)内设有磁铁块(28),所述支撑架体(2)采用抗磁性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