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93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变频电机,变频电机驱动滑油泵,变频电机和滑油泵之间连接有滑油传动组件,滑油传动组件包括封板壳体,封板壳体中安装有:贯穿封板壳体的第一传动轴、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的润滑脂轴承,第一传动轴伸入封板壳体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采用弹性轴,第二传动轴背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封板壳体包括用于限位第一传动轴的轴承壳体、与轴承壳体密封相连的油腔壳体,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油腔壳体的腔室。当扭矩输出过大,同轴度偏差增大、或摩擦增大时,第二传动轴在外力作用下断裂,从而保证滑油传动组件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滑油组件驱动装置
,尤其是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燃气轮机中的滑油泵由燃气轮机的压气机转子,通过齿轮传动驱动运转的泵机。滑油泵是燃气轮机滑油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用于给燃气轮机各轴承润滑、冷却。
[0003]驱动滑油组件通常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滑油泵的输入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电机的高速运转下,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0004]电机动作异常,输给滑油泵的扭矩过大;
[0005]滑油泵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同轴度偏差增大;
[0006]滑油组件自身结构中的润滑异常,滑油泵的输入轴与轴承之间摩擦增大。
[0007]上述几种情况中,会导致电机输出轴和滑油泵输入轴之间难以实现同步传动,发出噪音、影响正常的传动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在传动结构中,增加弹性的传动轴,传动轴自身的弹性能够容忍一些轻微的同步传动偏差,而同轴度偏差较大时,传动轴直接断裂,从而实现急停的目的,防止在同轴度偏差较大时造成的设备损坏。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驱动滑油泵,变频电机和滑油泵之间连接有滑油传动组件,
[0011]所述滑油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封板壳体,封板壳体中安装有:贯穿封板壳体的第一传动轴、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的润滑脂轴承,第一传动轴伸入封板壳体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采用弹性轴,第二传动轴背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0012]所述封板壳体包括用于限位第一传动轴的轴承壳体、与轴承壳体密封相连的油腔壳体,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油腔壳体的腔室。
[0013]所述第二传动轴中空设置,第二传动轴的中空腔室与其外圆表面同轴。
[0014]所述第二传动轴靠近第一弹性轴一端嵌入第一弹性轴端部圆心处,且与第一弹性轴键连接,键连接位置位于油腔壳体内。
[0015]所述轴承壳体、油腔壳体之间填充有骨架密封件,油腔壳体靠近轴承壳体一端的口部轮廓对应于骨架密封件的端面上。
[0016]所述第一传动轴为两端对称的阶梯轴,润滑脂轴承在第一传动轴两端对称设置,两润滑脂轴承之间、润滑脂轴承面向油腔壳体一侧均预留出容纳润滑油的间隙。
[0017]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位于封板壳体外。
[0018]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直径大于中间段的直径,第二传动轴两端端面轮廓与中间段之间倒圆角相连。
[0019]所述油腔壳体上设有观察窗、压力测点接口、热电阻安装接口和供油口。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弹性的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轴来传递变频电机的扭矩,当变频电机的扭矩输出过大,或者滑油传动组件输入轴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增大、或润滑异常造成传动组件输入轴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摩擦增大时,弹性轴承受其中的偏差的扭矩大小,当扭矩很小时,弹性轴自身的弹性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如果同轴度偏差大、摩擦力明显增大、扭矩明显增大的情况出现,则弹性的第二传动轴在外力作用下断裂,从而实现紧急制动,防止因为同轴度偏差大等情况造成的设备异响甚至损坏,从而保证滑油传动组件的状态正常。
[0022]本技术中,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键连接,便于更换第二传动轴,更换时,复测变频电机与封板壳体的第一传动轴对中情况即可判断是否更换安装成功,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滑油传动组件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骨架密封件的位置。
[0026]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配合示意图。
[0027]其中:1、机架;2、变频电机;3、滑油泵;4、滑油传动组件; 5、联轴器;6、观察窗;7、压力测点接口;8、热电阻安装接口;9、供油口;10、泄油孔;
[0028]401、封板壳体;402、第一传动轴;403、润滑脂轴承;404、第二传动轴;405、轴承壳体;406、油腔壳体;407、骨架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变频电机2,变频电机2驱动滑油泵3,变频电机2和滑油泵3之间连接有滑油传动组件4,
[0031]滑油传动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封板壳体401,封板壳体 401中安装有:贯穿封板壳体401的第一传动轴402、套设在第一传动轴402上的润滑脂轴承403,第一传动轴402伸入封板壳体401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04,第二传动轴404采用弹性轴,第二传动轴404背离第一传动轴402的一端与变频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
[0032]封板壳体401包括用于限位第一传动轴402的轴承壳体405、与轴承壳体405密封相
连的油腔壳体406,第二传动轴404穿过油腔壳体406的腔室。
[0033]第二传动轴404中空设置,第二传动轴404的中空腔室与其外圆表面同轴。
[0034]第二传动轴404靠近第一弹性轴一端嵌入第一弹性轴端部圆心处,且与第一弹性轴键连接,键连接位置位于油腔壳体406内。
[0035]轴承壳体405、油腔壳体406之间填充有骨架密封件407,油腔壳体406靠近轴承壳体405一端的口部轮廓对应于骨架密封件407的端面上。
[0036]第一传动轴402为两端对称的阶梯轴,润滑脂轴承403在第一传动轴402两端对称设置,两润滑脂轴承403之间、润滑脂轴承403面向油腔壳体406一侧均预留出容纳润滑油的间隙。
[0037]变频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404之间连接有联轴器5,联轴器5位于封板壳体401外。
[0038]第二传动轴404两端直径大于中间段的直径,第二传动轴404 两端端面轮廓与中间段之间倒圆角相连。
[0039]油腔壳体406上设有观察窗6、压力测点接口7、热电阻安装接口8和供油口9。
[0040]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如下:
[0041]如图1所示,以机架1为基准,在机架1上安装变频电机2,变频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联轴器5,联轴器5的输出端伸入机架 1上的封板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设于机架(1)上的变频电机(2),所述变频电机(2)驱动滑油泵(3),变频电机(2)和滑油泵(3)之间连接有滑油传动组件(4),所述滑油传动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封板壳体(401),封板壳体(401)中安装有:贯穿封板壳体(401)的第一传动轴(402)、套设在第一传动轴(402)上的润滑脂轴承(403),第一传动轴(402)伸入封板壳体(401)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04),所述第二传动轴(404)采用弹性轴,第二传动轴(404)背离第一传动轴(402)的一端与变频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封板壳体(401)包括用于限位第一传动轴(402)的轴承壳体(405)、与轴承壳体(405)密封相连的油腔壳体(406),所述第二传动轴(404)穿过油腔壳体(406)的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404)中空设置,第二传动轴(404)的中空腔室与其外圆表面同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404)靠近第一弹性轴一端嵌入第一弹性轴端部圆心处,且与第一弹性轴键连接,键连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新旺商显耀张再峰唐祖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三研究所无锡分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