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832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所述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液冷组件、风冷组件、固定结构和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冷组件中的冷却水箱和风冷组件中的风扇均远离软件工程元件,避免热源影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效果,风冷组件使安装筒内部产生吸力,并不对软件工程元件直接吹风扇热,而是引导气流流动,将软件工程元件产生的热气先经过液冷组件散热后再从安装筒的另一端排出,从而对其进行散热,在热气遇到液冷组件时,冷热混合,容易产生水气和在液冷组件上形成水滴,水滴会落至接水盒中而后被排出,保护了软件工程元件的使用安全性,在液冷组件出现泄漏时,接水盒也会对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引导,安全性更高。全性更高。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件工程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尤其是在长时间和大量的计算时,其产生的热量会上更多,一般为保护软件工程元件,在其设备内部安装散热设备,对其进行散热,一般会采用液冷或者风冷方式对软件工程元件进行散热,还有的会采用两种散热结合的方式对软件工程元件进行散热。
[0003]在使用液冷或者液冷与风冷结合的方式对软件工程元件进行散热时,在软件工程元件内部产生的大量的热量时,热气遇到液冷的冷却液流动管道,冷热混合,容易产生水滴,还有一些液冷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存在泄漏的情况发生,对软件工程元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接水盒、安装筒、挡水条和透气孔,所述接水盒的前端呈U型设置,且安装筒固定安装于接水盒的后端并与其连通,所述挡水条固定安装于接水盒的内壁上并靠近其前端设置,两组所述透气孔对称开设于接水盒的两侧侧壁上;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安装于接水盒中;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安装于安装筒中;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安装筒上;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安装于风冷组件上。
[0007]优选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冷却水箱、散热翅片、热交换管和套环,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竖直排列设置并均位于接水盒中,每个所述散热翅片上均安装有一组套环,所述冷却水箱安装于接水盒的上方,且热交换管安装于冷却水箱上并贯穿套环。
[0008]优选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扇、环形安装槽和环形安装块,所述风扇插设于安装筒中并远离接水盒设置,所述环形安装槽开设有安装筒的后端,且环形安装块插设于环形安装槽中并固定套设于风扇上。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口和连接螺钉,两个所述连接口对称开设于安装筒的侧壁上,且两个连接螺钉贯穿两个连接口并与环形安装块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槽开设于环形安装槽中,且定位柱插设于定位槽中并与环形安装块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内底部高度低于接水盒的内底部高度。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液冷组件中的冷却水箱位于软件工程元件的上方并远离软件工程
元件,风冷组件中的风扇也远离软件工程元件,尽可能使能够发热的部件远离软件工程元件,从而避免热源影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效果,接水盒的开口部位正对软件工程元件,风冷组件使安装筒内部产生吸力,并不对软件工程元件直接吹风扇热,而是引导气流流动,将软件工程元件产生的热气先经过液冷组件散热后再从安装筒的另一端排出,从而对其进行散热,在热气遇到液冷组件时,冷热混合,容易产生水气和在液冷组件上形成水滴,水滴会落至接水盒中而后被排出,保护了软件工程元件的使用安全性,在液冷组件出现泄漏时,接水盒也会对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引导,安全性更高;
[0014]2、本技术中的液冷组件部分部件位于接水盒中,并未对其进行连接,风冷组件与安装筒之间也可拆卸,方便对装置进行检修更换;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在定位柱插进定位槽中时,连接口会对准环形安装块侧壁上预设连接螺钉的连接槽,方便风扇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的液冷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的风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安装组件;11、接水盒;12、安装筒;13、挡水条;14、透气孔;2、液冷组件;21、冷却水箱;22、散热翅片;23、热交换管;24、套环;3、风冷组件;31、风扇;32、环形安装槽;33、环形安装块;4、固定结构;41、连接口;42、连接螺钉;5、定位结构;51、定位槽;5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液冷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风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安装组件1、液冷组件2、风冷组件3、固定结构4和定位结构5。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示,安装组件1包括接水盒11、安装筒12、挡水条13和透气孔14,接水盒11的前端呈U型设置,且安装筒12固定安装于接水盒11的后端并与其连通,挡水条13固定安装于接水盒11的内壁上并靠近其前端设置,两组透气孔14对称开设于接水盒11的两侧侧壁上,液冷组件2安装于接水盒11中,风冷组件3安装于安装筒12中;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液冷组件2中的冷却水箱21位于软件工程元件的上方并远离软件工程元件,风冷组件3中的风扇31也远离软件工程元件,尽可能使能够发热的部件远离软件工程元件,从而避免热源影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效果,接水盒11的
开口部位正对软件工程元件,风冷组件3使安装筒12内部产生吸力,并不对软件工程元件直接吹风扇热,而是引导气流流动,将软件工程元件产生的热气先经过液冷组件2散热后再从安装筒12的另一端排出,从而对其进行散热,在热气遇到液冷组件2时,冷热混合,容易产生水气和在液冷组件2上形成水滴,水滴会落至接水盒11中而后被排出,保护了软件工程元件的使用安全性,在液冷组件2出现泄漏时,接水盒11也会对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引导,安全性更高;
[0027]其中,透气孔14方便热气从侧面进入安装筒12中被排出,挡水条13用于阻挡进入接水盒11中的水或液体落进软件工程元件上。
[0028]参考图1、图3、图4和图5示,液冷组件2包括冷却水箱21、散热翅片22、热交换管23和套环24,多个散热翅片22竖直排列设置并均位于接水盒11中,每个散热翅片22上均安装有一组套环24,冷却水箱21安装于接水盒11的上方,且热交换管23安装于冷却水箱21上并贯穿套环24;
[0029]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管23用于冷却液的引导,冷却液从冷却水箱21中引导出来后,温度较低,热气经过热交换管23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1),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接水盒(11)、安装筒(12)、挡水条(13)和透气孔(14),所述接水盒(11)的前端呈U型设置,且安装筒(12)固定安装于接水盒(11)的后端并与其连通,所述挡水条(13)固定安装于接水盒(11)的内壁上并靠近其前端设置,两组所述透气孔(14)对称开设于接水盒(11)的两侧侧壁上;液冷组件(2),所述液冷组件(2)安装于接水盒(11)中;风冷组件(3),所述风冷组件(3)安装于安装筒(12)中;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安装于安装筒(12)上;定位结构(5),所述定位结构(5)安装于风冷组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工程元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2)包括冷却水箱(21)、散热翅片(22)、热交换管(23)和套环(24),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2)竖直排列设置并均位于接水盒(11)中,每个所述散热翅片(22)上均安装有一组套环(24),所述冷却水箱(21)安装于接水盒(11)的上方,且热交换管(23)安装于冷却水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秀黎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