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5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隔复合膜,旨在解决阻隔膜韧性不佳,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破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膜层,基膜层的两侧均设置有PET氧化铝膜,PET氧化铝膜远离基膜层的一侧设置有抗拉层,抗拉层远离PET氧化铝膜的一侧设置有阻隔层,抗拉层与阻隔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抗拉条,抗拉条呈圆形,抗拉层和阻隔层上均设置有供抗拉条嵌入的凹槽,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在具备高阻隔性能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抗拉条和抗拉层来增强薄膜的韧性,减少了薄膜破损情况的发生。减少了薄膜破损情况的发生。减少了薄膜破损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隔复合膜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阻隔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塑料包装薄膜的功能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其中,高阻隔塑料包装薄膜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功能薄膜之一。高阻隔膜是指保护包装内容物,避免污染物和氧气、水蒸气、液体及气味等小分子物质渗入,同时也能够防止包装内容物渗出的包装薄膜。
[0003]传统的高阻隔膜包装食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食品质量的效果,但在真空包装食品时,往往会出现膜体损坏率增高,无法达到保存的效果,目前高阻隔膜韧性不足,使用时较为不便。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隔复合膜,通过在薄膜内设置阻隔层以及抗拉层,实现薄膜在高阻隔的同时也能够具备更好的韧性,达到减少薄膜包装时的破损情况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的两侧均设置有PET氧化铝膜,所述PET氧化铝膜远离基膜的一侧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远离PET氧化铝膜的一侧设置有阻隔层,所述抗拉层与阻隔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抗拉条,所述抗拉条呈圆形,所述抗拉层和阻隔层上均设置有供抗拉条嵌入的凹槽,所述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网。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膜层为三层共挤尼龙膜,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和拉伸强度,设置在基膜层两侧的PET氧化铝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抗拉性能,抗拉层为聚碳酸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层的抗冲击强度非常突出,具有优良的保香性、良好的气密性和防潮性,还具有较好的阻止紫外线透过的性能,其耐油性、耐热性和耐寒性也都很好,阻隔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本身具有的阻隔、疏水、耐候、耐热以及耐腐蚀等性能,同时聚四氟乙烯本身也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因此作为内部的阻隔层结构,赋予了薄膜优异的阻隔和耐候等性能,使薄膜在增强韧性和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阻隔性能,抗拉条的材料为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抗拉性能,且抗拉条嵌入在凹槽中能够使抗拉层和阻隔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加强网由聚酯纤维编织而成,使薄膜在具备较好的阻隔能力了的同时,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减少了薄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破损,延长了薄膜的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条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阻隔材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材料为超细云母片,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阻隔性能,
且抗拉条的中空设置新购进一步增强抗拉条的韧性,使薄膜整体的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介于38~250μm之间。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膜层与PET氧化铝膜之间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PET氧化铝膜和基膜层上均设置有供凸块插入的卡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为聚乙烯抗菌层,抗菌层内添加有抗菌剂,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材料或羟丙基壳聚糖,凸块与抗菌层的材料保持一致,抗菌层能够增强薄膜的抗菌效果,减少薄膜内细菌的滋生,凸块卡入在卡槽中后能够使抗菌层与PET氧化铝膜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隔层远离抗拉层的一侧设置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远离阻隔层的一侧设置有波浪形的吸水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膜为聚丙烯酸类高分子膜,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水层为丙烯酸

乙烯共聚材料膜或丙烯腈聚合皂化材料膜,同样具备良好的吸水效果,吸水层能够快速的吸收薄膜内包装物品的水分,然后水分能够快速的通过吸水层转导至透水层中,使包装袋的内部保持干燥。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层和透水层上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透水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能够加速吸水层和透水层内水分的蒸发,使薄膜内能够保持干燥。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基膜层为三层共挤尼龙膜,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和拉伸强度,设置在基膜层两侧的PET氧化铝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抗拉性能,抗拉层为聚碳酸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层的抗冲击强度非常突出,阻隔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本身具有的阻隔、疏水、耐候、耐热以及耐腐蚀等性能,使薄膜在增强韧性和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阻隔性能,抗拉条的材料为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抗拉性能,且抗拉条嵌入在凹槽中能够使抗拉层和阻隔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加强网举止纤维编织而成,使薄膜在具备较好的阻隔能力了的同时,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减少了薄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破损,延长了薄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表明薄膜的结构特征。
[0020]图中:1、基膜层;2、PET氧化铝膜;3、抗拉层;4、阻隔层;5、抗拉条;6、加强网;7、空腔;8、抗菌层;9、凸块;10、透水层;11、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如图1所示,包括基膜层1,基膜层1为三层共挤尼龙膜,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和拉伸强度,基膜层1的厚度介于38~250μm之间,基膜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PET氧化铝膜2,PET氧化铝膜2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薄膜的抗拉性
能。
[0023]基膜层1与PET氧化铝膜2之间设置有抗菌层8,抗菌层8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9,抗菌层8为聚乙烯抗菌层8,抗菌层8内添加有抗菌剂,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材料或羟丙基壳聚糖,凸块9与抗菌层8的材料保持一致,抗菌层8能够增强薄膜的抗菌效果,减少薄膜内细菌的滋生,PET氧化铝膜2和基膜层1上均设置有供凸块9插入的卡槽,凸块9卡入在卡槽中后能够使抗菌层8与PET氧化铝膜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4]PET氧化铝膜2远离基膜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拉层3,抗拉层3为聚碳酸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层的抗冲击强度非常突出,具有优良的保香性、良好的气密性和防潮性,还具有较好的阻止紫外线透过的性能,其耐油性、耐热性和耐寒性也都很好。
[0025]抗拉层3远离PET氧化铝膜2的一侧设置有阻隔层4,阻隔层4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本身具有的阻隔、疏水、耐候、耐热以及耐腐蚀等性能,同时聚四氟乙烯本身也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因此作为内部的阻隔层4结构,赋予了薄膜优异的阻隔和耐候等性能,使薄膜在增强韧性和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阻隔性能。
[0026]抗拉层3与阻隔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抗拉条5,抗拉条5的材料为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包括基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PET氧化铝膜(2),所述PET氧化铝膜(2)远离基膜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拉层(3),所述抗拉层(3)远离PET氧化铝膜(2)的一侧设置有阻隔层(4),所述抗拉层(3)与阻隔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抗拉条(5),所述抗拉条(5)呈圆形,所述抗拉层(3)和阻隔层(4)上均设置有供抗拉条(5)嵌入的凹槽,所述阻隔层(4)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网(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条(5)内设置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填充有阻隔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复合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发唐孝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乾薄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