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播种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17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播种辊,由滚筒、中心轴、左封盖和右封盖组成,滚筒由筒体和多层支架组成,筒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开口环绕筒体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且每个开口上安装有鸭嘴播种器,每层支架由中心套管和多根支撑杆组成,中心套管内安装有轴承,多根支撑杆的一端环绕固定在中心套管上,另一端固定在筒体内侧壁上;左封盖和右封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中心轴孔,左封盖或右封盖上安装有进料管;中心轴贯穿安装于滚筒内多层支架中心套管的轴承中,左封盖和右封盖分别套在中心轴两端,封盖住滚筒两侧底面后固定在中心轴上,工作时滚筒转动而中心轴不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农作物多行持续穴播。续穴播。续穴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播种辊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播种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小麦种植多采用条播方式,该方式利于机械操作,落籽均匀,出苗整齐,行间通风透光好,并适合间套复种。配套条播方式播种的小麦播种器多为单梁式结构,主要部件包括播种箱、开沟器、覆土器、仿形轮、镇压轮、压种轮及其连杆机构等,播种效率高,操作简单。而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制约了小麦单位产量,开始推广应用小麦覆膜穴播技术,该技术具有抗旱保墒,防冻增湿,生长旺盛,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但配套覆膜穴播播种的小麦播种器在市场上却仍然缺乏。
[0003]专利号为CN201520633853.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冬小麦覆膜铺管施肥精量穴播机,包括支架、肥料箱、地轮、驱动链轮、刮土板、覆土圆盘、开沟铧片、种子穴播器等部件。该技术能够实现一趟作业,完成精播、开沟、覆膜和布设滴灌带的工作,大幅提高播种工作效率,但是每个种子穴播器只能单行播种,多行播种需要配置多个种子穴播器,机器结构复杂度提高而难用度降低;同时,每个种子穴播器均无种子输料装置,不能长时间播种种子。
[0004]如何改进现有小麦播种机,增设进种子穴播器,实现单个种子穴播器多行、持续穴播,需要进一步设计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一种农作物播种辊,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可实现农作物的多行持续穴播。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作物播种辊,由滚筒、中心轴、左封盖和右封盖组成,所述滚筒由筒体和多层支架组成,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开口环绕筒体的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且每个开口上安装有鸭嘴播种器,每层支架由中心套管和多根支撑杆组成,中心套管内安装有轴承,多根支撑杆的一端环绕固定在中心套管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左封盖和右封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中心轴孔,左封盖或右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孔,进料孔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中心轴贯穿安装于滚筒内多层支架的中心套管的轴承中,左封盖和右封盖通过中心轴孔分别套在中心轴两端,并封盖住滚筒的两侧底面后固定在中心轴上,工作时滚筒转动而中心轴不转动。
[0007]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由上述“开口环绕筒体的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可知,开口在滚筒的筒体上形成多个圆圈状开口层。
[0008]进一步,所述开口沿筒体的轴心线方向在筒体侧壁上呈螺旋状排列,如果呈直线排列,行进时筒体侧壁上的鸭嘴播种器易造成颠簸,螺旋状排列则可有效缓解或防止颠簸。
[0009]进一步,所述每层支架安装在相邻的圆圈状开口层之间,这样每层支架的支撑杆不影响通过进料口送出的小麦在滚筒中滚动,不影响小麦从滚筒的开口中滚落出。
[0010]进一步,所述相邻圆圈状开口层之间的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的隔板层,这样不同进料管中送出的小麦在不同的圆圈状开口层中滚动,不会造成相邻圆圈状开口层中小麦混淆,不会造成不同圆圈状开口层中播种密度不一。
[0011]进一步,所述圆环状的隔板层固定在滚筒多层支架的支撑杆上,这样便于隔板层安装。
[0012]进一步,所述左封盖和右封盖上均设置有进料孔,进料口数量为2

4个,当进料口为2个时,可分别设置在左封盖和右封盖上;当进料口为3个时,可左封盖或右封盖设置1个,另一侧封盖上设置2个;当进料口为4个时,则需要分别在左封盖和右封盖上设置2个,这样从左封盖和右封盖两侧分别向不同的圆圈状开口层送料。
[0013]进一步,所述滚筒的筒体两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左封盖和右封盖嵌入筒体两端并贴合在环形密封圈上,这样可以防止土壤进入筒体,亦可防止筒体两端的圆圈状开口层中小麦漏出。
[0014]进一步,所述滚筒的筒体两底面上延伸出环形底圈,左封盖和右封盖挡在两底面的环形底圈上,环形底圈可以防止土壤进入筒体,亦可防止筒体两端的圆圈状开口层中小麦漏出。
[0015]进一步,所述进料管上方安装有出料控制箱,控制每个进料管中的进料量。
[0016]进一步,所述鸭嘴播种器由上颚部和开合瓣组成,上颚部带有腔体,固定在筒体外壁上,开合瓣由挡板和翘板组成,挡板和翘板的连接处与上颚部的中下部铰接相连,翘板和滚筒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弹簧,当滚筒在地面上滚动时,首先鸭嘴播种器整体插入地面,随着滚筒的进一步滚动,翘板受到地面挤压带动挡板转动,鸭嘴播种器开口,随着滚筒的进一步滚动,翘板和地面脱离,弹簧使翘板弹回,挡板盖回上颚部,鸭嘴播种器闭口。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可多行穴播。本技术的开口环绕筒体的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圆圈状开口层可设置为1

4层,左封盖和右封盖配套进料口1

4个,即可实现最少1行,最多4行播种。相比传统的单行穴播装置,本技术的播种行数增多,而结构复杂度降低,加工用料减少,耐用度提高。
[0019]2、可持续、精量穴播。本技术的进料管上方安装有出料控制箱,出料控制箱不仅可以大量储存播种种子,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播种量,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穴播,实现长时间作业。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传统种子穴播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多行、持续、精量穴播,为传统小麦播种机改进为小麦覆膜穴播机提供了性能优良的穴播零部件。且本技术亦可用于播种玉米、大豆、甜菜、棉花等农作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去除左封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沿中心轴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去除左封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农作物播种辊,由滚筒1、中心轴2、左封盖3和右封盖4组成,所述滚筒1由筒体11和多层支架12组成,筒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13,开口13环绕筒体11的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且每个开口13上安装有鸭嘴播种器14,每层支架12由中心套管15和多根支撑杆16组成,中心套管15内安装有轴承17,多根支撑杆16的一端环绕固定在中心套管15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筒体11的内侧壁上,且每层支架12安装在相邻的圆圈状开口层之间;所述左封盖3和右封盖4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中心轴孔,左封盖3和右封盖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料孔,进料孔均上安装有进料管18;所述中心轴2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播种辊,其特征是,由滚筒、中心轴、左封盖和右封盖组成,所述滚筒由筒体和多层支架组成,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开口环绕筒体的轴心线呈多层圆圈状排列,且每个开口上安装有鸭嘴播种器,每层支架由中心套管和多根支撑杆组成,中心套管内安装有轴承,多根支撑杆的一端环绕固定在中心套管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左封盖和右封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中心轴孔,左封盖或右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孔,进料孔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中心轴贯穿安装于滚筒内多层支架的中心套管的轴承中,左封盖和右封盖通过中心轴孔分别套在中心轴两端,并封盖住滚筒的两侧底面后固定在中心轴上,工作时滚筒转动而中心轴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播种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封盖和右封盖上均设置有进料孔,进料口数量为2

4个,当进料口为2个时,可分别设置在左封盖和右封盖上;当进料口为3个时,可左封盖或右封盖设置1个,另一侧封盖上设置2个;当进料口为4个时,则分别在左封盖和右封盖上设置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播种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筒体的轴心线方向在筒体侧壁上呈螺旋状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播种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支架安装在相邻的圆圈状开口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龙秦子媛秦晓盼秦潇晔郁洪波秦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永昌县东山青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