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悬臂提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103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包括伸缩臂和基本臂,伸缩臂滑设在基本臂内,伸缩臂的下侧设有承重柱,承重柱通过驱动回转支撑装置和连接座连接,连接座通过固定座和井架上体连接,固定座的下侧设有液压绞盘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第一滑轮组位于伸缩臂上,第二滑轮组位于承重柱上,液压绞盘组件上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分别绕设在第二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为吊装提供方便,同时具有多重保护机制,保证了使用的安全高效,且能适应多种工况工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控悬臂提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因要满足传统车装钻修机快移快装、快速维修的要求,很多钻修机配置的部件设备简易、轻便,如简易的操作钻台,因空间尺寸局限性,钻台只能配置梯子和外护栏,没有空间布置工具房、司钻房、气动绞车、猫头等设备,这样钻台面上的很多井口工具,如丝锥、钻头、钻铤、钻杆、油杆、套管、吊卡等需要人工搬运,工人工作量极大,操作可靠性差,对钻具的损坏较为严重,而且极不安全,容易碰伤、砸伤。
[0003]在进行大陆科学钻探作业过程中,为提取岩心,需要对数百至上千根钻杆、岩心管及套管等进行频繁的起下钻、排放作业;起下钻和钻具处理所用时间占全部作业时间的1/3以上,并且在所有的钻井事故中,由钻具运送而引起的达到了79%以上。若钻具人工运移方式,工人工作量大,操作可靠性差,钻具损坏程度严重、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如果使用新型液控提升系统,整个过程操作过程效率提高,而且还可以使工人的工作量减少,整个钻修机系统的运转周期变短。
[0004]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可操作性,满足车装钻修机作业时间对快移快装有着更高的要求。人工搬运简易钻台面上的钻井工具,严重影响到了作业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悬臂吊车系统满足市场要求刻不容缓。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 104176656 A 记载了一种悬臂梁旋转伸缩型起重机,通过在悬臂梁下部安装伸缩梁来改变悬臂的长度,但是该结构由于伸缩梁和悬臂梁之间为非刚性连接,仅通过辊轮挂载在悬臂梁的底部,因此悬臂梁上的受力存在不均匀和应力集中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需要改进,且由于伸缩梁的执行机构全部暴露在外部,对于在石油开采的工况环境中,并不适合,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解决了目前钻台上井口工具搬移操作和对技术及成本要求过高的不足,难度强度较大,且不能很好适应恶劣工况,不能针对悬臂不同吊点提示安全范围内的吊装重量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包括伸缩臂和基本臂,伸缩臂滑设在基本臂内,伸缩臂的下侧设有承重柱,承重柱通过驱动回转支撑装置和连接座连接,连接座通过固定座和井架上体连接,固定座的下侧设有液压绞盘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第一滑轮组位于伸缩臂上,第二滑轮组位于承重柱上,液压绞盘组件上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分别绕设在第二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上。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回转支撑装置包括齿盘,齿盘固设在承重柱的上,承重柱穿设在连接座内,齿盘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蜗杆固设在连接座上,蜗杆的端部设有液压马
达。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柱体,连接柱体的上固设有法兰盘,法兰盘的中间位置贯穿设有安装孔,承重柱的端部穿设在安装孔内,法兰盘的上部设有隔盘,隔盘通过第三螺钉和限位盘连接,隔盘上设有阶梯沉孔,齿盘位于阶梯沉孔内,蜗杆位于法兰盘上。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法兰盘一侧设有挡块,承重柱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触板。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本臂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底部设有第一滑道,空腔两侧平行设有两个第二滑道,外壳体上部设有通孔和控制盒,通孔内穿设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齿轮,齿轮和伸缩臂啮合连接,齿轮上穿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位于通孔内,传动轴的上部连接有电机,电机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第一螺钉和外壳体固定;外壳体上部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可拆卸的连接有限位架,限位架用于对伸缩臂限位。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伸缩臂包括臂体,臂体的上部设有齿条,齿条和齿轮啮合连接,臂体的下部设有凸台,凸台和第一滑道滑动连接,臂体的两侧平行设有两个滑板,滑板滑设在第二滑道内,臂体距离滑板近的一侧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高度高于臂体的高度。
[00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凸台内设有凹槽,凹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圆柱辊,圆柱辊滑设在第一滑道内。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指示灯,空腔的内侧相对设置有多个接触板,接触板和触动杆电气连接,伸缩臂两侧相对设置有多个触动杆,触动杆的高度和接触板相匹配。
[001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空腔两侧相对设有两个第一制动片,伸缩臂的外侧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电磁制动片,第二电磁制动片和第一制动片的高度相匹配。
[001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限位架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卡槽,支撑体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耳板,耳板通过第二螺钉和外壳体固定。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基本臂内设置伸缩臂,整体适应范围更广,且采用多重限位和制动措施,保证了伸缩臂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驱动回转支撑装置带动基本臂和伸缩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在配合挡块的限位作用下,能机械限位和停止,在伸缩臂伸缩的过程中,基本臂可以监测伸缩臂伸长的位置,同时为伸缩臂的吊装重量进行指示,保证了吊装时整体的安全和高效,伸缩臂的执行机构和制动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基本臂内部,避免了在恶劣环境中工作时,各部件受环境和温度的影响,保证了整体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挡块和限位触板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回转支撑装置工作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臂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臂A

A向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臂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臂和伸缩臂工作示意图状态一;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臂和伸缩臂工作示意图状态二;图11是图9左视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伸缩臂1;臂体101;滑板102;限位板103;凹槽104;圆柱辊105;触动杆106;第二电磁制动片107;齿条108;凸台109;吊装口110;基本臂2;外壳体201;空腔202;第一滑道203;第二滑道204;接触板205;指示灯206;控制盒207;限位槽208;通孔209;第一制动片210;驱动回转支撑装置3;齿盘301;蜗杆302;液压马达303;连接座4;法兰盘401;安装孔402;隔盘403;连接柱体404;限位盘405;阶梯沉孔406;第三螺钉407;固定座5;第一滑轮组6;电机组件7;电机701;传动轴702;齿轮703;固定板704;第一螺钉705;液压绞盘组件8;挡块9;限位触板10;井架上体11;限位架12;支撑体1201;卡槽1202;耳板1203;第二螺钉1204;承重柱13;第二滑轮组14;钢丝绳15;盖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12中,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包括伸缩臂1和基本臂2,伸缩臂1滑设在基本臂2内,伸缩臂1的下侧设有承重柱13,承重柱1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伸缩臂(1)和基本臂(2),伸缩臂(1)滑设在基本臂(2)内,伸缩臂(1)的下侧设有承重柱(13),承重柱(13)通过驱动回转支撑装置(3)和连接座(4)连接,连接座(4)通过固定座(5)和井架上体(11)连接,固定座(5)的下侧设有液压绞盘组件(8);还包括第一滑轮组(6)和第二滑轮组(14),第一滑轮组(6)位于伸缩臂(1)上,第二滑轮组(14)位于承重柱(13)上,液压绞盘组件(8)上连接有钢丝绳(15),钢丝绳(15)分别绕设在第二滑轮组(14)和第一滑轮组(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回转支撑装置(3)包括齿盘(301),齿盘(301)固设在承重柱(13)的上,承重柱(13)穿设在连接座(4)内,齿盘(301)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302),蜗杆(302)固设在连接座(4)上,蜗杆(302)的端部设有液压马达(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4)包括连接柱体(404),连接柱体(404)的上固设有法兰盘(401),法兰盘(401)的中间位置贯穿设有安装孔(402),承重柱(13)的端部穿设在安装孔(402)内,法兰盘(401)的上部设有隔盘(403),隔盘(403)通过第三螺钉(407)和限位盘(405)连接,隔盘(403)上设有阶梯沉孔(406),齿盘(301)位于阶梯沉孔(406)内,蜗杆(302)位于法兰盘(40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法兰盘(401)一侧设有挡块(9),承重柱(13)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触板(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控悬臂提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基本臂(2)包括外壳体(201),外壳体(201)内部设有空腔(202),空腔(202)底部设有第一滑道(203),空腔(202)两侧平行设有两个第二滑道(204),外壳体(201)上部设有通孔(209)和控制盒(207),通孔(209)内穿设有电机组件(7);电机组件(7)包括齿轮(703),齿轮(703)和伸缩臂(1)啮合连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邹明何江海李云祥李光金周长旭赵凯郭泳泳宋一周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