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57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包括外壳,可透光分解容器,血液循环管路,上连接管,下连接管,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外部连接管,清洗消毒架结构,支撑腿,人工心肺机,遮光罩,分解光源和固定挂接管,所述的可透光分解容器安装在外壳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循环管路分别嵌入在外壳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上连接管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右侧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左侧连接座、圆形压板限位卡板和锁紧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将外部连接管分别连接到上连接管的右侧和下连接管的右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快速连接,减少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准备时间。减少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准备时间。减少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胆红素检测旨在测量血液样本中胆红素的含量。肝脏分解衰老红细胞时会产生棕黄色物质胆红素,之后胆红素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动物肝脏损伤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摄取转化障碍,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指标升高,出现肝中性黄疸,胆汁酸促进胆红素随胆汁排出体外。
[0003]但是,现有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还存在着对外部管道连接时不能对其快速连接、不能调节连接处的锁紧压力和不能对清洗后的废水进行消毒收集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包括外壳,可透光分解容器,血液循环管路,上连接管,下连接管,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外部连接管,清洗消毒架结构,支撑腿,人工心肺机,遮光罩,分解光源和固定挂接管,所述的可透光分解容器安装在外壳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循环管路分别嵌入在外壳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上连接管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下连接管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分别安装在上连接管的右侧和下连接管的右侧;所述的外部连接管设置在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的右侧;所述的清洗消毒架结构设置在外壳的右侧;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人工心肺机螺栓连接在外壳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遮光罩和分解光源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挂接管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的右侧上下两部。
[0007]优选的,所述的血液循环管路的左侧分别与可透光分解容器的进出口螺钉连接,并且内侧与可透光分解容器的内侧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的人工心肺机安装在血液循环管路的内侧中间位置,并且进出口的内侧与血液循环管路的内侧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的遮光罩的内侧左右贯通,并且左侧与可透光分解容器的右侧螺钉连接,右侧与分解光源螺钉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管的左侧和下连接管的左侧分别与上下两部的血液循环管路内部右侧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 本技术中,所述的左侧连接座、圆形压板限位卡板和锁紧弹簧的设置,有
利于将外部连接管分别连接到上连接管的右侧和下连接管的右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快速连接,减少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准备时间。
[0013]2.本技术中,所述的梯形连接槽和梯形橡胶头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梯形连接槽和梯形橡胶头的斜面设置,使梯形连接槽和梯形橡胶头紧密贴合,配和锁紧弹簧自身的弹力,对左侧连接座和外部连接管进行密封连接。
[0014]3.本技术中,所述的螺纹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调节螺纹环在螺纹滑杆外侧的位置,从而缩短或增加固定孔板和螺纹环之间的间距,从而对锁紧弹簧进行压缩,达到调节锁紧弹簧初始弹力的目的,进而防止梯形连接槽和梯形橡胶头的连接处出现缝隙。
[0015]4. 本技术中,所述的半圆形橡胶块和半圆形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对限位卡板和圆形压板的连接处进行定位,防止限位卡板从圆形压板的右侧滑出,从而影响对左侧连接座和圆形压板的连接效果。
[0016]5. 本技术中,所述的收集盒、出水阀门、隔热端盖和电加热管的设置,有利于对清洗后的废水进行收集,同时对废水收集后进行高温杀菌消毒,防止废水中掺杂的血液携带细菌传播到外部,进而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功能。
[0017]6. 本技术中,所述的废水收集管的设置,有利于对清洗后的废水进行收集,同时上部向右上部倾斜设置,使水流可以清洗到上连接管的右侧,防止水流直接从废水收集管的上部向下流动。
[0018]7. 本技术中,所述的挂钩和固定挂接管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将收集盒从外壳的右侧拆下,对收集盒内侧的废水进行排放,同时对收集盒的内侧进行清洗和消毒杀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弹簧锁紧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清洗消毒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外壳;2、可透光分解容器;3、血液循环管路;4、上连接管;5、下连接管;6、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1、左侧连接座;62、梯形连接槽;63、梯形橡胶头;64、圆形压板;65、半圆形凹槽;66、弹簧锁紧架结构;661、固定孔板;662、螺纹滑杆;663、限位卡板;664、半圆形橡胶块;665、锁紧弹簧;666、螺纹环;7、外部连接管;8、清洗消毒架结构;81、收集盒;82、挂钩;83、废水收集管;84、出水阀门;85、隔热端盖;86、电加热管;9、支撑腿;10、人工心肺机;11、遮光罩;12、分解光源;13、固定挂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包括外壳1,可透光
分解容器2,血液循环管路3,上连接管4,下连接管5,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外部连接管7,清洗消毒架结构8,支撑腿9,人工心肺机10,遮光罩11,分解光源12和固定挂接管13,所述的可透光分解容器2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循环管路3分别嵌入在外壳1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上连接管4螺纹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下连接管5螺纹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上连接管4的右侧和下连接管5的右侧;所述的外部连接管7设置在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的右侧;所述的清洗消毒架结构8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所述的支撑腿9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人工心肺机10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遮光罩11和分解光源12分别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挂接管13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包括左侧连接座61,梯形连接槽62,梯形橡胶头63,圆形压板64,半圆形凹槽65和弹簧锁紧架结构66,所述的梯形连接槽62开设在左侧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梯形橡胶头63插接在左侧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通过梯形连接槽62和梯形橡胶头63之间的斜面设置,使梯形连接槽62和梯形橡胶头63紧密贴合;所述的圆形压板64胶接在梯形橡胶头63的右侧;所述的半圆形凹槽65分别开设在圆形压板64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弹簧锁紧架结构66分别安装在左侧连接座61的上下两部。
[0028]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弹簧锁紧架结构66包括固定孔板661,螺纹滑杆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包括外壳(1),可透光分解容器(2),血液循环管路(3),上连接管(4),下连接管(5),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外部连接管(7),清洗消毒架结构(8),支撑腿(9),人工心肺机(10),遮光罩(11),分解光源(12)和固定挂接管(13),所述的可透光分解容器(2)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循环管路(3)分别嵌入在外壳(1)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上连接管(4)螺纹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下连接管(5)螺纹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上连接管(4)的右侧和下连接管(5)的右侧;所述的外部连接管(7)设置在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的右侧;所述的清洗消毒架结构(8)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所述的支撑腿(9)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人工心肺机(10)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遮光罩(11)和分解光源(12)分别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挂接管(13)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管道快速连接架结构(6)包括左侧连接座(61),梯形连接槽(62),梯形橡胶头(63),圆形压板(64),半圆形凹槽(65)和弹簧锁紧架结构(66),所述的梯形连接槽(62)开设在左侧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梯形橡胶头(63)插接在左侧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圆形压板(64)胶接在梯形橡胶头(63)的右侧;所述的半圆形凹槽(65)分别开设在圆形压板(64)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弹簧锁紧架结构(66)分别安装在左侧连接座(61)的上下两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血循环式胆红素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锁紧架结构(66)包括固定孔板(661),螺纹滑杆(662),限位卡板(663),半圆形橡胶块(664),锁紧弹簧(665)和螺纹环(666),所述的螺纹滑杆(662)横向插接在固定孔板(661)的内侧;所述的限位卡板(663)的左侧上部与螺纹滑杆(662)的右侧胶接;所述的半圆形橡胶块(664)胶接在限位卡板(66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林孔凡丽马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大雄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