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47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于上弯梁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发动机罩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侧和/或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下部与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分别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解决涂装电泳时无电泳漆问题、减少上弯梁需重复拆装的问题、避免漆面碰伤问题、极大改善了人机工程和降低制作成本。善了人机工程和降低制作成本。善了人机工程和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涂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制造行业,汽车涂装过程中需设计系列工装满足发动机罩支撑、电泳、喷涂、开关、循环利用等工艺需求,一般螺接固定的上弯梁上,但随着发动机舱内有较多、较大总装零件产品时,需求将上弯梁方便拆卸,便于总装车间拆卸上弯梁后,安装发动机等大型产品零件。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罩系列工装如图1、图2所示,一般采用铁丝悬挂上弯梁本体单独于发动机舱处1

,重新设计与发动机罩2

匹配的横梁工装3

代替上弯梁本体与上弯梁支撑件4

匹配,在最后总装时再将涂装完毕的上弯梁本体与上弯梁支撑件4

进行装配。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3]1、横梁工装3

较大,沉重,不方便员工安装与拆卸,增加员工操作时间;
[0004]2、横梁工装3

与上弯梁支撑件4

的接触面大,造成较大面积无电泳漆,不利于产品防腐;
[0005]3、悬挂别处的上弯梁本体需另拿钳子拆卸铁丝后放于线旁,再重新装配至上弯梁支撑件4

上,增加总装安装时间,且易碰伤漆膜。
[0006]4、横梁工装3

复杂,尺寸大,搬运人机工程差,且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解决涂装电泳时无电泳漆问题、减少上弯梁需重复拆装的问题、避免漆面碰伤问题、极大改善了人机工程和降低制作成本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
[0008]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于上弯梁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发动机罩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侧和/或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下部与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分别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
[000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还可以是:
[0010]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右两侧,左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右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
[0011]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一体成型式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面
外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底面外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可解除式相抵。
[0012]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直径为10

14mm。
[0013]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直径为13mm。
[0014]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高度为3

6mm。
[0015]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高度为4mm。
[0016]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一体成型式固定的第二支撑台、第一连接部、第三支撑台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面与所述发动机罩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支撑台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支撑台连接固定,所述第三支撑台的底面外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中部可拆卸式固定。
[0017]所述第三支撑台的直径为20

30mm。
[0018]所述第三支撑台的直径为27.2mm。
[001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于上弯梁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发动机罩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侧和/或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下部与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分别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这样,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或者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当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这些所述第二支撑件可以是左右对称设置,也可以是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均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固定,左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固定,右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右弯梁支撑件固定,使得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侧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右侧与所述右弯梁支撑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满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在喷涂时覆盖色漆的要求,同时满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分别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之间在电泳时的接触面覆盖符合产品的漆膜厚度要求,有效解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分别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接触面过大导致无漆的问题。另外,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中心轴方向设置于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发动机罩本体相抵,使得涂装的过程中,所述发动机罩本体与所述上弯梁本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满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在喷涂时覆盖色漆的要求,同时满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与所述发动机罩本体之间在电泳时的接触面覆盖符合产品的漆膜厚度要求,有效解决了所述上弯梁本体与所述发动机罩本体的接触面过大导致无漆的问题。涂装完毕后,只需要将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发动机罩本体解除相抵,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解除固定,将所述第一支撑件拆除,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解除固定,所述希尔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解除固定,将所述第二支撑件拆除,对发动机等大型产品零件进行安装,然后将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所述右弯梁支撑件进行装配即可,合理利用了现有的所述上弯梁本体,减少了车身与总装重复
操作时间,有效解决了员工安装、拆卸、转运工装太重等人机工程困难问题,同时有效解决安装、拆卸工装过程中造成的划伤质量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解决涂装电泳时无电泳漆问题、减少上弯梁需重复拆装的问题、避免漆面碰伤问题、极大改善了人机工程和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现有技术一种横梁工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现有技术一种横梁工装搭接示意图。
[0022]图3本技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搭接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于上弯梁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发动机罩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侧和/或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下部与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分别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弯梁本体的左右两侧,左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右侧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一体成型式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面外周与所述上弯梁本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底面外周与所述左弯梁支撑件和/或所述右弯梁支撑件可解除式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罩涂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文松张合敬李千千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