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31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桩为壁挂式充电桩,通过支架可以将充电桩主体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特定的场地,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充电桩的所需的成本。同时,充电桩主体与安装板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墙壁上的水渗透至充电桩主体内,为充电桩主体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提供保障。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系统中最重要的设施,适合安装于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及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但是充电桩的安装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就使得充电桩的安装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土地相对短缺的城市,充电桩的安装成本较高,不利于充电桩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充电桩的安装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0005]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侧向贯穿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内凹结构内。
[0006]可选的,所述支撑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
[0007]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臂为一体结构。
[0008]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包括后壳、前壳、以及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撑臂相接,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对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0009]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多功能集成模块,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包括电路板、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呼吸灯;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所述呼吸灯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前壳相对的表面上;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安装在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使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识别到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时,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能够对所述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用于与终端通信,以便用户远程获取待充电装置的充电信息;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的使用情况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呼吸灯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前壳与所述呼吸灯相对的区域为透光区。
[0010]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双向电流监控模块,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后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输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流以及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流。
[0011]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输入线缆、输出线缆、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入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入线缆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出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出线缆过盈配合;所述后壳的下表面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输入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市电电网电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电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后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贯穿至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连接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后壳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
[0013]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急停模块,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均串接在市电电网和所述充电桩主体之间。
[0014]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为壁挂式充电桩,通过支架可以将充电桩主体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特定的场地,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充电桩的所需的成本。同时,充电桩主体与安装板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墙壁上的水渗透至充电桩主体内,为充电桩主体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充电桩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9]100、充电桩;1、充电桩主体;11、内凹结构;12、后壳;121、第一容纳腔;122、第一表面;123、第二表面;124、连接孔;125、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第一装配孔;128第二装配孔;13、前壳;131、第三表面;132、透光区;14、充电控制模块;15、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6、多功能集成模块; 161、电路板;162、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3、蓝牙发射控制模块;164、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165、云端发射接收模块;166、呼吸灯;17、防水圈;18a、输入线缆;18b、输出线缆;19、线缆压块;20a、第一密封圈;20b、第二密封圈;2、支架;21、安装板;22、支撑臂;23、安装孔。
在后壳12的安装工作以及多功能集成模块16在前壳13的安装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以提高充电桩主体1的生产效率。
[0027]组装后,后壳12与支架2的支撑臂22相接,前壳13设置在后壳12远离支架2的一侧。其中,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即为后壳12的左右两侧,充电桩主体1靠近安装板21的表面即为后壳12远离前壳13的表面,也即内凹结构 11设置在后壳12上。另外,后壳12远离前壳13的表面即为后壳12的后表面。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壳12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容纳腔121,前壳13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容纳腔,后壳12和前壳13固定在一起后,第一容纳腔121和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安装腔。充电控制模块14和双向电流监控模块 15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21内,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第二容纳腔内。
[0029]为了方便描述,定义后壳12的前表面为第一表面122,后壳12的后表面为第二表面123,前壳13的后表面为第三表面131。其中,第二表面123上设有贯穿至第一表面122的连接孔124;第三表面131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穿插在所述安装孔中的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侧向贯穿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内凹结构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臂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包括后壳、前壳以及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撑臂相接,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多功能集成模块,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包括电路板、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呼吸灯;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所述呼吸灯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前壳相对的表面上;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安装在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使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识别到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时,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能够对所述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用于与终端通信,以便用户远程获取待充电装置的充电信息;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的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