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线架体和支撑架,线架体和支撑架均呈U型,线架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体,线架体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支撑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线架体的前方,支撑架的支撑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压片板,线架体的两边之间还设置有搭板,搭板上设置有若干隔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搭板和支撑架对接线体两侧的线缆均起到支撑作用,隔片板和上圆孔、下圆孔均对线缆起到分隔、固定作用,避免线缆与接线体的连接处受力,也避免线缆相互堆叠、挤压,使线缆与接线体的连接更加牢固,长期使用,线缆不松动、不晃动,可使用在光缆、网线等多种信号线缆的装配、安装中。安装中。安装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
[0001]本技术涉及配线箱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以及完成的建筑物中,会有许多用于控制、传输信号的线路,通常会安装有线路箱、线路柜等,如网线等线路会在线路柜中实现信号的分送,配线架是线路柜中中央较为重要的零部件,主要起到对网线连通并固定的作用,配线架可以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以满足光缆、光纤的信号传输,现有的配线架大多只是采用单独的钣金架体,功能单一,对网线无法起到固定作用,特别是网线的水晶头只能对网线连接处的上下方向起到固定作用,水晶头的左右方向固定性能较差,当现有配线架中网线数量较多,彼此缠绕贴合时,很容易造成信号的接触不良。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主要解决怎么避免连接着的网线受到拉扯、缠绕和挤压时而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线架体和支撑架,所述线架体和支撑架均呈U型,所述线架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体,所述线架体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线架体的前方,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压片板;
[0006]所述线架体的两边之间还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上设置有若干隔片板。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支撑架的侧面,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紧帽。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体的两端是敞口的,所述线架体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片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上。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片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上圆孔,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下圆孔,当所述压片板贴合在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上时,所述上圆孔和所述下圆孔围合成整圆。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圆孔的表面设置有上软垫,所述下圆孔的表面设置有下软垫,所述压片板的表面和侧面还设置有若干扣槽。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搭板和支撑架对接线体两侧的线缆均起到支撑作用,隔片板和上圆孔、下圆孔均对线缆起到分隔、固定作用,避免线缆与接线体的连接处受力,也避免线缆相互堆叠、挤压,使线缆与接线体的连接更加牢固,长期使用,线缆不松动、不晃动,可使用在光缆、网线等多
种信号线缆的装配、安装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整体正视图;
[0015]图2为整体顶视图;
[0016]图3为整体侧视图;
[0017]图4为下圆孔、下软垫、上圆孔和上软垫的位置关系正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线架体;11、安装孔;12、转轴;13、压紧帽;14、搭板;15、隔片板;2、接线体;3、支撑架;31、下圆孔;32、下软垫;4、压片板;41、上圆孔;42、上软垫;43、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0]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如图1
‑
4所示,包括线架体1和支撑架3,线架体1和支撑架3均呈U型,线架体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体2,线架体1的两侧设置有转轴12,支撑架3通过转轴12可转动的安装在线架体1的前方,支撑架3转动能调节其支撑面的高度,方便支撑不同粗细的网线、线缆,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压片板4,压片板4盖上后,对网线、线缆起到固定作用;
[0021]线架体1的两边之间还设置有搭板14,搭板14上设置有若干隔片板15接线体2后方的网线、线缆均搭在搭板14上,相邻隔片板15之间形成放置槽,接线体2后方的网线、线缆均分别位于放置槽内,避免相互缠绕、挤压。
[0022]转轴12的一端穿出支撑架3的侧面,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1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紧帽13,压紧帽13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拧动压紧帽13,压紧帽13可在转轴12上移动,对支撑架3的两侧可起到挤压、固定作用,使支撑架3悬停于线架体1的正前方。
[0023]接线体2的两端是敞口的,前方网线和后方网线分别插入接线体2中,实现信号连通,线架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11,即整个配线架可水平放入线路柜中,通过安装孔11,可将整个配线架固定在线路柜的侧壁上。
[0024]压片板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轴,并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
[0025]压片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上圆孔41,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下圆孔31,当压片板4贴合在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时,上圆孔41和下圆孔31围合成整圆,前方网线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上圆孔41和下圆孔31之间,上圆孔41和下圆孔31对网线起到间隔、限位作用,避免若干网线相互缠绕、挤压。
[0026]上圆孔41的表面设置有上软垫42,下圆孔31的表面设置有下软垫32,上软垫42和下软垫32均采用有弹性的材质、如海绵,对不同粗细的网线均起到固定作用,压片板4的表面和侧面还设置有若干扣槽43,手指指甲嵌入扣槽43,方便打开或压紧压片板4。
[0027]综上,将整个配线架通过安装孔11水平安装在线路柜的两侧内壁上,线路柜中的
主网线可插入接线体2的后方,并搭在搭板14上,将若干前网线插入接线体2的前方,与主网线连通,将支撑架3旋转至合适的高度,支撑若干前网线,打开压片板4,将前网线搭在支撑架3上,并放在下圆孔31内,再将压片板4下压,使若干前网线分别位于不同的下圆孔31和上圆孔41之间;
[0028]后方的主网线和前方若干前网线分别搭在搭板14和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且不会相互缠绕挤压,主网线、前网线与接线体2的连接处不会受力、不会受到拉扯,连接牢固,不松动,传输信号可长时间保持良好、顺畅。
[0029]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架体(1)和支撑架(3),所述线架体(1)和支撑架(3)均呈U型,所述线架体(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体(2),所述线架体(1)的两侧设置有转轴(12),所述支撑架(3)通过转轴(1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线架体(1)的前方,所述支撑架(3)的支撑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压片板(4);所述线架体(1)的两边之间还设置有搭板(14),所述搭板(14)上设置有若干隔片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的一端穿出所述支撑架(3)的侧面,所述转轴(1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紧帽(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体(2)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莹,孟冬青,孙丽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辰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