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947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属于竹沥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有效提取竹沥中的活性成分、能耗小、贮藏稳定性较好的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汽爆处理、微生物发酵、澄清处理、浓缩干燥,得竹沥精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竹沥提取工艺的限制,与传统竹沥提取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汽爆技术对竹竿粉粒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复合微生物发酵,显著提高了竹沥中各活性成分的提取得率,将竹沥提取液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进一步干燥成为粉末,解决了传统竹沥提取液保质期短,贮藏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竹沥精粉有较好的复溶性,能进一步灵活地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沥提取方法
,涉及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沥是一种传统中药,可由淡竹、粉绿竹或其他同属数种植物提取而来,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豁痰、定惊开窍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竹沥的药效成分是以愈创木酚为主的酚类化合物,此外,竹沥还含有氨基酸、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种挥发性成分,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中风、风痹、气喘胸闷、咳嗽、小儿痰热惊风,被广泛应用与医药及功能性保健品行业。
[0003]竹沥的提取制备方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第一是按照古法直接用炭火烤制,这种方法提取率低、生产成本极高,而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第二是采用蒸馏法提取,如专利200510022427.2公开的鲜竹沥提取方法,其利用水蒸气直接对竹竿进行蒸馏,但竹沥中很多有效成分不会被水蒸气携带蒸发,不能保证竹沥的质量功效;第三是有机溶剂提取,如专利201910798985.X公开的一种鲜竹沥的提取工艺,其利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工艺复杂、耗能大,且有机溶剂不易回收,成本较高,处理不当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第四是直接蒸煮,如专利201010501441.1公开的鲜竹沥提取工艺,直接利用高温蒸煮并经过滤分离得到鲜竹沥,但这种方法含有较多杂质,贮藏过程易出现沉淀,储藏稳定性差。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有效提取竹沥中的活性成分、能耗小、成本低、贮藏稳定性较好的竹沥提取新方法,克服目前竹沥提取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竹沥提取方法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有效提取竹沥中的活性成分、能耗小、贮藏稳定性较好的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
[0006]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原料预处理: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洗净后沥干,粉碎待用;
[0008]S2、汽爆处理:将竹杆粉粒放入汽爆室,汽爆处理得汽爆竹竿粉粒;
[0009]S3、微生物发酵:破壁完成后,加入乳酸芽孢杆菌DU

106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密封发酵;
[0010]S4、澄清处理:然后加入壳聚糖,搅拌过滤,得竹沥发酵液;
[0011]S5、浓缩干燥:对竹沥发酵液进行减压蒸馏,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竹沥精粉。
[0012]优选的,步骤S2中汽爆室保持0.5

2.0MPa,汽爆处理时间为10

90s。
[0013]优选的,步骤S3中加入竹竿粉粒质量0.1

0.2%乳酸芽孢杆菌DU

106 和0.05%

0.1%植物乳杆菌,保持温度25℃,发酵时间为10

15h。
[0014]优选的,步骤S4中加入0.1%

0.5%的壳聚糖。
[0015]优选的,步骤S5中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

80℃。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竹沥提取工艺的限制。与传统竹沥提取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汽爆技术对竹竿粉粒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复合微生物发酵,显著提高了竹沥中各活性成分的提取得率。
[0018]2、将竹沥提取液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进一步干燥成为粉末,解决了传统竹沥提取液保质期短,贮藏稳定性差等问题。
[0019]3、本专利技术的竹沥精粉有较好的复溶性,能进一步灵活地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竹沥精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原料预处理: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洗净后沥干,粉碎待用;
[0024]S2、汽爆处理:将竹杆粉粒放入汽爆室,2.0MPa条件下汽爆处理60s 得汽爆竹竿粉粒。
[0025]S3、微生物发酵:破壁完成后,加入竹竿粉粒质量0.2%乳酸芽孢杆菌DU

106和0.05%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25℃下密封发酵12h;
[0026]S4、澄清处理:然后加入0.1%壳聚糖,搅拌过滤,得竹沥发酵液;
[0027]S5、浓缩干燥:对竹沥发酵液进行减压蒸馏,然后于

8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竹沥精粉。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竹沥精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原料预处理: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洗净后沥干,粉碎待用;
[0031]S2、汽爆处理:将竹杆粉粒放入汽爆室,1.5MPa条件下汽爆处理80s 得汽爆竹竿粉粒。
[0032]S3、微生物发酵:破壁完成后,加入竹竿粉粒质量0.1%乳酸芽孢杆菌 DU

106和0.1%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25℃下密封发酵15h;
[0033]S4、澄清处理:然后加入0.2%壳聚糖,搅拌过滤,得竹沥发酵液;
[0034]S5、浓缩干燥:对竹沥发酵液进行减压蒸馏,然后于

8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竹沥精粉。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竹沥精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原料预处理: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洗净后沥干,粉碎待用;
[0038]S2、汽爆处理:将竹杆粉粒放入汽爆室,1.0MPa条件下汽爆处理90s 得汽爆竹竿粉粒。
[0039]S3、微生物发酵:破壁完成后,加入竹竿粉粒质量0.15%乳酸芽孢杆菌 DU

106和0.05%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25℃下密封发酵15h;
[0040]S4、澄清处理:然后加入0.5%壳聚糖,搅拌过滤,得竹沥发酵液;
[0041]S5、浓缩干燥:对竹沥发酵液进行减压蒸馏,然后于

8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竹沥精粉。
[0042]对比例1
[0043]利用传统炮制方法制备竹沥,步骤如下:
[0044]S1、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按每段约33cm切段处理,中间劈开洗净,两端去节。
[0045]S2、将竹段放入水中浸泡15min,然后用砖架起。
[0046]S3、用炭火加热竹子中部,收集两端流出的汁液,直到没有汁液渗出,然后将汁液浓缩至20mL。
[0047]对比例2
[0048]利用高温蒸煮法制备新鲜竹沥,步骤如下:
[0049]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预处理:挑选淡竹或其他同属品种的新鲜竹杆为原料,洗净后沥干,粉碎待用;S2、汽爆处理:将竹杆粉粒放入汽爆室,汽爆处理得汽爆竹竿粉粒;S3、微生物发酵:破壁完成后,加入乳酸芽孢杆菌DU

106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密封发酵;S4、澄清处理:然后加入壳聚糖,搅拌过滤,得竹沥发酵液;S5、浓缩干燥:对竹沥发酵液进行减压蒸馏,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竹沥精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沥精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汽爆室保持0.5

2.0MPa,汽爆处理时间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冰黄思苑林锦铭黎攀任运红古倩潼罗嘉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