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40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所述液晶配向剂包含聚合物(A)及溶剂(B)。所述聚合物(A)是由特定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反应而制得。液晶配向膜是由前述液晶配向剂所形成,而包含此液晶配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较低的驱动后的闪烁程度。程度。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所述液晶配向剂,以制得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较佳的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的液晶显示元件,通常在元件内部设置有控制液晶排列状态用的液晶配向膜。目前工业上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棉、尼龙、聚酯等布材沿一方向摩擦形成在电极基板上、由聚酰胺酸及/或将其酰亚胺化的聚酰亚胺所形成的膜表面,进行所谓的摩擦处理而制得此液晶配向膜。
[0003]在液晶配向膜的配向过程中将膜表面进行摩擦处理为工业上较易于生产的方法。然而,随着对液晶显示元件的高效能化、高精细度化、大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进行摩擦处理的时候,受配向膜表面的损伤、飞尘、因机械力和静电力所产生的影响与在配向处理面上的不均匀性等种种的问题变得更加显著。
[0004]做为取代摩擦处理的方法,目前已知有利用因偏光的紫外线照射而赋予液晶配向能的光配向法。所称的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处理是举凡在反应机制上利用光致异构化(photoisomerization)反应的物质、利用光交联(photocrosslink)反应的物质、利用光分解反应的物质等。再者,日本特开平9

297313号公报提出,光配向法使用主链具有环丁烷等的脂环构造的聚酰亚胺膜。使用聚酰亚胺做为光配向用配向膜的时候,因为此配向膜的耐热性高于其他类型的配向膜,故看好此种配向膜的应用性。
[0005]光配向法为不摩擦配向处理的方法,其在工业上不仅具有利用简单制程即可制造的优点,在横向电场效应技术(In

Plane

Switching;IPS)驱动方式和边界电场切换广视角技术(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相较于使用摩擦处理法所得的液晶配向膜,使用上述光配向法所得的液晶配向膜时,可望提升液晶显示元件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因此光配向法为具有前景而备受瞩目的液晶配向处理方法。
[0006]然而,通过光配向法所制得的液晶配向膜应用于液晶显示元件时,所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仍有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不佳的问题,亦即该液晶配向膜经照光后所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积蓄电荷消除缓慢,导致残留电荷过高,进而生成残影的问题。由上述可知,为了符合目前光配向IPS型液晶显示器业者的要求,提供一种可形成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较佳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配向剂,为本
者努力研究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晶配向剂,其包含聚合物(A)与溶剂(B)。此液晶配向剂可改善所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配向剂可选择性地包含添加剂(C)。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晶配向膜,其是利用上述的液晶配向剂所形成。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包含上述的液晶配向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态样,提出一种液晶配向剂,且此液晶配向剂包含聚合物(A)与溶剂(B),以下析述之。
[0011]聚合物(A)
[0012]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A)可由四羧酸二酐组份(a)与二胺组份(b)经聚合反应而制得。
[0013]前述聚合物(A)的较佳具体例可为聚酰胺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聚合物、聚酰亚胺是嵌段共聚合物或其组合。其中,聚酰亚胺是嵌段共聚合物的较佳具体例为聚酰胺酸嵌段共聚合物、聚酰亚胺嵌段共聚合物、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嵌段共聚合物或其任意组合。
[0014]四羧酸二酐组份(a)
[0015]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
[0016]本专利技术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含至少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
[0017][0018]在式(I)中,R1至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为1至6的烷基、碳数为2至6的烯基、碳数为2至6的炔基、含有氟原子且碳数为1至6的一价有机基团或苯基,R1至R4为相同或不相同,且R1、R2、R3及R4的至少一者不为氢原子。
[0019]在R1、R2、R3及R4具有立体障碍结构的情况下,所制得的液晶配向剂将使得所形成的液晶显示元件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不佳。因此,R1、R2、R3及R4较佳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其中又以甲基为更佳。
[0020]如式(I)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的具体例子可例如为如下式(I

1)至式(I

8)所示的化合物。针对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而言,以式(I

1)为较佳。
[0021][0022][0023]上述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可单独一种使用或混合多种使用。
[0024]基于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总使用量为100摩尔,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的使用量为10摩尔至100摩尔,较佳为20摩尔至80摩尔,且更佳为30摩尔至70摩尔。
[0025]若四羧酸二酐组份(a)不包含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时,所制得的液晶配向剂将使得所形成的液晶显示元件驱动后即时的闪烁程度不佳。
[0026]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2)
[0027]本专利技术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可选择性地包含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2)。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2)较佳的具体例可为(1)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2)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3)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或(4)如下式(V

1)至式(V

6)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等。
[0028]本专利技术的(1)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乙烷四羧酸二酐或丁烷四羧酸二酐等的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
[0029]本专利技术的(2)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1,2,3,4

环丁烷四羧酸二
酐、1,2

二甲基

1,2,3,4

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

二甲基

1,2,3,4

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

二氯

1,2,3,4

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

四甲基

1,2,3,4

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

环戊烷四羧酸二酐、1,2,4,5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3',4,4'

二环己基四羧酸二酐、顺

3,7

二丁基环庚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配向剂,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配向剂包含:聚合物(A),由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经聚合反应而制得,其中该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含至少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

1),且该二胺组份(b)包含如下式(II)所示的二胺化合物(b

1):在该式(I)中,R1至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为1至6的烷基、碳数为2至6的烯基、碳数为2至6的炔基、含有氟原子且碳数为1至6的一价有机基团或苯基,R1至R4为相同或不相同,且R1、R2、R3及R4的至少一者不为氢原子;HN2‑
X1‑
M1‑
A

M2‑
X2‑
NH2ꢀꢀꢀꢀ
(II)在该式(II)中,M1与M2分别独立地代表单键、

O



S



NM3‑
、酯基、酰胺基、硫酯基、脲基、碳酸酯基或胺基甲酸酯基,其中M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且M1与M2相同或不同;A代表碳数为2至20的伸烷基;X1与X2分别独立地代表如下式(III

1)至式(III

19)所示的二价有机基团,且X1与X2是选自式(III

1)至式(III

19)中相异的二结构,其中X1与X2的至少一者代表如式(III

17)、式(III

18)或式(III

19)所示的结构:
在该式(III

2)中,X3代表碳数为1至5的伸烷基;在该式(III

14)中,X4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甲基、羟基或甲氧基;在该式(III

17)中,X5与X6分别独立地代表卤素原子、甲基、羟基或甲氧基;在该式(III

18)中,X7与X8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甲基、羟基或甲氧基,且X7与X8的至少一者不为氢原子;以及溶剂(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配向剂,其特征在于,该二胺化合物(b

1)选自如下式(II
‑1‑
1)至式(II
‑1‑
3)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在该式(II
‑1‑
1)至该式(II
‑1‑
3)中,A、M1、M2、X5、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智王博世黄菀婷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