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97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防治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下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固定安装有初级过滤膜,所述初级过滤膜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泵,该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通过进气口将外界空气吸入到进气管内,然后灌输到储液箱内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去除内部的有害气体以及吸收内部的一些杂质颗粒,达到对空气的精华清洁效果,以保证城市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实现对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同时借助排气腔端部内安装的清新剂表层能够给即将排出的空气增加一些清新的香味,提高行人的舒适程度。提高行人的舒适程度。提高行人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气污染防治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速度也是越来越严重,而近些年来,大气污染的防治开始慢慢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国家也在加大投入进行环境的整治,在中国很多大中型城市也都有空气质量评价,特别现在的城市化越来越广泛和发达,道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这样不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给整个地球环境增加负担的同时还会对路上的空气质量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导致路上的行人呼吸的更多的是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路面上的灰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增加,这样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现有的很多路面上都采用洒水车定时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但是现有的洒水车的功能单一,只能对路面的灰尘进行洒水降尘,不能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及杂质进行去除,并且洒水车的大范围洒水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得路面变得非常湿滑,导致汽车的抓地力减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具备防治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下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固定安装有初级过滤膜,所述初级过滤膜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所述储液箱上方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输气软管,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气软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气腔,所述输液管的端部位于排气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排气腔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排气腔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清新剂表层,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活动口,所述外壳内部底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结构;
[0005]所述驱动结构包含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下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外壳内壁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上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端头。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储液箱内部的一端是位于储液箱内部的底端,所述出气管位于储液箱内部的另一端的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气口是横向的开口朝向,且开口朝向与装置整体移动方向相反。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腔是截面左端为矩形右端为三角形且最右端为扁平状的出口。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齿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端头与排气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该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通过进气口将外界空气吸入到进气管内,然后灌输到储液箱内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去除内部的有害气体以及吸收内部的一些杂质颗粒,达到对空气的精华清洁效果,以保证城市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实现对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同时借助排气腔端部内安装的清新剂表层能够给即将排出的空气增加一些清新的香味,提高行人的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排气腔以及底部部分驱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中:1、外壳;2、储液箱;3、进气管;4、初级过滤膜;5、吸气泵;6、第一管道;7、进气口;8、出气管;9、输气软管;10、水箱;11、出液泵;12、输液管;13、排气腔;14、基座;15、喷头;16、驱动电机;17、扇叶;18、清新剂表层;19、活动口;20、驱动结构;201、支撑架;202、旋转电机;203、主动齿轮;204、从动齿轮;205、第一连接端头;206、连杆;207、第二连接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2,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2,储液箱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3,进气管3内部固定安装有初级过滤膜4,初级过滤膜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泵5,吸气泵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7,储液箱2上方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8,出气管8上固定安装有输气软管9,外壳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箱10,水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泵11,出液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2,输气软管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气腔13,输液管12的端部位于排气腔13内部固定安装有基座14,基座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头15,排气腔13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17,排气腔13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清新剂表层18,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活动口19,外壳1内部底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结构20;
[0017]驱动结构20包含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壁下表面的支撑架201,支撑架201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202,旋转电机20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203,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从动齿轮204,从动齿轮20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头205,第一连接端头205上活动连接有连杆206,连杆2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端头207。
[0018]其中,进气管3位于储液箱2内部的一端是位于储液箱2内部的底端,出气管8位于
储液箱2内部的另一端的顶部,这样收集进来的气体在经过储液箱2内部从底端向上流动过程中对其中的杂质气体以及其他可反应的物质进行清除,实现对气体的初步清洁。
[0019]其中,进气口7是横向的开口朝向,且开口朝向与装置整体移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保证进气口7吸入空气时能够避免很多的大型杂物进入到其中,以提高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0]其中,排气腔13是截面左端为矩形右端为三角形且最右端为扁平状的出口,这样可以实现内部流动过来的气体在流动到右侧部分时能够借助结构的设计进行加速,进而在从右端出口喷出时能够有很高的速度,以保证喷出的水雾的效果。
[0021]其中,主动齿轮203和从动齿轮204齿合连接,主动齿轮203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204的直径,第二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大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内部固定安装有初级过滤膜(4),所述初级过滤膜(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泵(5),所述吸气泵(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7),所述储液箱(2)上方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上固定安装有输气软管(9),所述外壳(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泵(11),所述出液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2),所述输气软管(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气腔(13),所述输液管(12)的端部位于排气腔(13)内部固定安装有基座(14),所述基座(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头(15),所述排气腔(13)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17),所述排气腔(13)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清新剂表层(18),所述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活动口(19),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结构(20);所述驱动结构(20)包含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壁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李士贡夏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盈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