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79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3
一种吸盘下料装置,包括一个支架,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吸取线圈的吸盘机构,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吸盘机构一侧的剪线气缸。每个所述吸盘机构皆包括一个吸盘底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一端的吸盘,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上的气缸接头。所述吸盘底座包括一个底座主体,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气道。每个所述气道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该气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且多个所述气道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皆可独立工作。该吸盘下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升了吸料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盘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组装设备
,特别是一种吸盘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心线圈的绕线机,其在绕制完成后,其需要进行下料,空心线圈,其具有内线头和外线头。目前的下料一般采用吸盘的方式下料,其下料效率明显高于人工下料。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申请号为 CN201310000719.0,其通过吸盘板模被驱动靠近绕线模组件,吸盘板模上的真空吸气小孔打开,将空心线圈吸牢。但在线圈取料的过程中,由于吸气小孔之间相互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气道出现故障,其他的吸气小孔产生影响,加工过程中不稳定,影响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升吸料可靠性的吸盘下料装置,以满足工业需求。
[0005]一种吸盘下料装置,包括一个支架,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吸取线圈的吸盘机构,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吸盘机构一侧的剪线气缸。每个所述吸盘机构皆包括一个吸盘底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一端的吸盘,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上的气缸接头。所述吸盘底座包括一个底座主体,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气道。每个所述气道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该气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且多个所述气道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皆可独立工作。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盘下料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端头的升降气缸。
[0007]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吸盘之间的距离皆相等。/>[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吸盘皆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气道上的连接接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接头一端的抵顶吸盘。
[0009]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吸盘机构中,所述吸盘皆设置于所述吸盘底座的边缘。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接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背向所述吸盘一端的第一气缸接头,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吸盘底座侧壁上的第二气缸接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接头与所述吸盘底座之间为一体成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吸盘下料装置通过在所述支架上设置多个所述吸盘机构带动线圈移动。每个所述吸盘机构中的吸盘底座上皆设置多个所述吸盘、以及所述气缸接头。并且所述吸盘底座上设置多个所述气道,每个所述气道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该气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多个所述气道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皆可独立工作,且避免任意一个所述吸盘发生故障后,致使整个所述吸盘机构失效。由此可看出该吸盘下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升了吸料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吸盘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吸盘下料装置中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吸盘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吸盘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吸盘下料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且用于吸取线圈2 的吸盘机构10,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且设置于所述吸盘机构10一侧的剪线气缸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1一端端头的升降气缸30。所述吸盘下料装置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18]所述支架1用于支撑所述吸盘机构10、以及所述剪线气缸20,所述支架1 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9]每个所述吸盘机构10皆包括一个吸盘底座11,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一端的吸盘12,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11上的气缸接头13。
[0020]所述吸盘底座11包括一个底座主体111,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111 上的气道112。
[0021]所述气道112用于将每个所述气道112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13,该气道11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12,多个所述气道112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12皆可独立工作,从而避免任意一个所述吸盘12发生故障后,致使整个所述吸盘机构10失效。
[0022]每个所述吸盘1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气道112上的连接接头1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接头121一端的抵顶吸盘122。所述抵顶吸盘122可由橡胶制成,所述抵顶吸盘122的外轮廓成宝塔状,当所述吸盘12下压吸取线圈时,该抵顶吸盘122可缓冲线圈与所述吸盘12之间的冲击力,从而使所述吸盘12吸取线圈的过程中稳定。
[0023]在每个所述吸盘机构10中,所述吸盘12皆设置于所述吸盘底座11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盘机构10中气缸接头13为三个,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吸盘12也为三个,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吸盘12之间的距离皆相等,从而使所述吸盘机构10吸力均匀。
[0024]所述气缸接头13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11背向所述吸盘12一端的第一气缸接头131,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吸盘底座11侧壁上的第二气缸接头 132。所述第一气缸接头131、所述第二气缸接头132皆用于连接气缸(图未示),所述第一气缸接头131、以及所述第二气缸接头132分别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 11的不同位置,以避免所述气缸接头13与所述剪线气缸20之间相互干涉。所述第一气缸接头131与所述吸盘底座11之间为一体成型,以使所述第一气缸接头131与所述吸盘底座11之间结构稳定。
[0025]所述剪线气缸20用于剪切线圈的一端线头,每个所述剪线气缸20皆与一个所述吸盘机构10的位置对应,当所述吸盘机构10将线圈吸起时,所述剪线气缸20将对应所述吸盘机构10上的线圈一端剪断。
[0026]所述升降气缸30带动所述支架1升降移动时,则带动所述吸盘机构10升降,所述升
降气缸30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吸盘下料装置通过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多个所述吸盘机构10带动线圈2移动。每个所述吸盘机构10中的吸盘底座 11上皆设置多个所述吸盘12、以及所述气缸接头13。并且所述吸盘底座11上设置多个所述气道112,每个所述气道112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13,该气道11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12,多个所述气道112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12皆可独立工作,且避免任意一个所述吸盘12发生故障后,致使整个所述吸盘机构10失效。由此可看出该吸盘下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升了吸料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下料装置,包括一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下料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吸取线圈的吸盘机构,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于所述吸盘机构一侧的剪线气缸,每个所述吸盘机构皆包括一个吸盘底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一端的吸盘,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吸盘底座上的气缸接头,所述吸盘底座包括一个底座主体,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气道,每个所述气道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气缸接头,该气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吸盘,且多个所述气道之间皆不连通,以使每个所述吸盘皆可独立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下料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端头的升降气缸。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斌李国峰盛超吴一兵刘乐乐沈一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