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63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频带切换至第二频带。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频带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采用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可以从较小的带宽切换到较大的带宽进行工作,进而可以满足高吞吐的诉求,同时可以解决第二终端设备始终在大带宽进行感知带来的高功耗和高复杂度的问题。进行感知带来的高功耗和高复杂度的问题。进行感知带来的高功耗和高复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版本14(release 14,R14)的协议中,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引入了感知机制,该机制主要针对个人终端或者一些功率受限的设备,目的在于减少设备的感知时间,降低设备的功耗。
[0003]目前新无线(new radio,NR)V2X已分配了70MHz(5855-5925MHz,n47频带)使用,并且一些运营商也在考虑额外划分50MHz(2570-2620MHz,n38频带)用于V2X。总和起来,NR V2X可能应用70~120MHz带宽。而NR V2X的带宽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V2X的20MHz提高到70~120MHz将带来感知机制对应的功耗上升。具体的,终端设备在LTE V2X场景下可能在20MHz的范围内检测周期性业务或非周期性业务的信号强度,终端设备在NR V2X场景下可能在70~120MHz的范围内检测周期性业务或非周期性业务的信号强度,因此,导致终端设备的功耗大幅提升。根据一些公司的前期讨论,带宽从100MHz降低到20MHz,功率节省约30%,而带宽从20MHz提升到100MHz,功耗提升约50%。因此,如何应对带宽提高造成的感知机制对应的功耗上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带宽提高造成的感知机制对应的功耗上升的问题。
[0005]第一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第二频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0006]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较小的带宽切换到较大的带宽进行工作,进而可以满足高吞吐的诉求,同时可以解决第二终端设备始终在大带宽进行感知带来的高功耗和高复杂度的问题。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和第一预设值。
[0008]采用上述设计,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感知范围。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频带的标识、频带调整幅度、所述第二频带的起始频域位置、所述第二频带的结束频域位置、所述第二频带的起始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二频带的结束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PRB个数或子信道个数中的至少一个。
[0010]采用上述设计,第一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指示第二频带。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的时域信息和第一资源的频域信息,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频域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频带,所述时域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确定的。
[0012]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确定时域信息。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频带为预配置的频带,或所述第一频带为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带。
[0015]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知第一频带。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频带为预设资源池,所述预设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中的部分子信道;或者,所述第一频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信道。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
[0018]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告知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频带切换时延之后,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频带切换时延和剩余时间之后,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剩余时间是所述第一频带对应的剩余使用时长。
[0020]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发送数据的时机。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0022]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确定是否需要发送第一信息。
[00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小于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第二频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0025]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大带宽进行工作,进而可以满足高吞吐的诉求,同时可以解决第二终端设备始终在大带宽进行感知带来的高功耗和高复杂度的问题。
[00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和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所述第二频带。
[0027]采用上述设计,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感知范
围。
[00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的时域信息和第一资源的频域信息,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频域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频带,所述时域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确定的。
[0029]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确定时域信息。
[00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带。
[00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还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
[0032]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告知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
[00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数据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二频带切换至所述第一频带。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第二频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和第一预设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的时域信息和第一资源的频域信息,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频域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频带,所述时域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确定的。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带;或所述第一频带为预配置的频带;或所述第一频带为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频带切换时延之后,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频带切换时延和剩余时间之后,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剩余时间是所述第一频带对应的剩余使用时长。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频带的标识、频带调整幅度、所述第二频带的起始频域位置、所述第二频带的结束频域位置、所述第二频带的起始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二频带的结束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或子信道个数中的至少一个。9.如权利要求1-3、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为预设资源池,所述预设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中的部分子信道;或者,所述第一频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信道;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小于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频带上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第二频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和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从所述第一频带切换至所述第二频带。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频带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数据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二频带切换至所述第一频带。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在多个预设频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第一频带,所述第一频带为所述多个预设频带中一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频带的标识、所述第一频带的起始频域位置、所述第一频带的结束频域位置、所述第一频带的起始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一频带的结束子信道标识、所述第一频带对应的PRB个数或子信道个数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频带对应的剩余时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频带切换时延中的至少一个。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频带对应的剩余时长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徐海博王洲周永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