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冷敷装置,主要由水箱、控制器、水冷水排散热器、风扇、水泵、出水管、进水管、制冷头、冷敷贴和二级冷却水箱组成,制冷头主要部件为水冷头和半导体制冷片;其特征是由水泵抽出循环冷却液沿第一出水管进入水冷水排散热器后,进入二级冷却水箱,均由风扇散热;再沿第二出水管进入水冷头来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最后沿进水管回到水箱;制冷头吸合冷敷贴,用于需要冷敷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制冷头内的散热更加稳定;增加了温度控制模块和定时模块,使用更人性化,增加了蓄电池,可提供移动续航;制冷头吸合冷敷贴通电、取下后自动断电。取下后自动断电。取下后自动断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冷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温冷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敷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到,目前已有的冷敷装置中,有半导体制冷片直接降温水袋用于冷敷表面,水冷降温半导体制冷片,但用于水冷散热的循环冷却液温度控制较为困难,长时间后循环冷却液温度上升,散热效果变差导致制冷温度不够,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结构,加强循环冷却液的散热即可达到给半导体制冷片持久散热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温冷敷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降温冷敷装置主要由水箱、控制器、水冷水排散热器、风扇、水泵、出水管、进水管、制冷头、冷敷贴和二级冷却水箱组成,制冷头主要部件为水冷头和半导体制冷片;其特征是由水泵抽出循环冷却液沿第一出水管进入水冷水排散热器后,进入二级冷却水箱,均由风扇散热;再沿第二出水管进入水冷头来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最后沿进水管回到;制冷头的制冷面用于降温冷敷贴。
[0005]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带有温度控制模块、定时模块和蓄电池,当温度传感器监测达到目标温度或温度过低时,传输信号给控制器后,水泵、半导体制冷片、风扇、二级冷却水箱会降低功率或进入待机状态;当离开外接电源时,可提供一定时间的续航。
[0006]优选的,所述制冷头的热面带有温控热保护器,连接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线路上,当温度过高时,温控热保护器常闭,此装置线路断电保护。
[0007]优选的,所述制冷头吸合冷敷贴后,制冷头供电线路的两个金属触点与冷敷贴的金属触片重合,连接形成通电线路,为半导体制冷片提供电源;当取下制冷头后,线路断开,制冷头断电。
[0008]优选的,所述二级冷却水箱由保温层、金属小水箱、半导体制冷片、金属散热片组成,金属小水箱贴合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并覆盖保温层;金属散热片贴合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由风扇对其散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降温冷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循环冷却液进入制冷头前,需要先通过带有风扇散热的水冷水排散热器及二级冷却水箱降温,降低进入制冷头的循环冷却液温度,使制冷头内的散热更加稳定;增加了温度控制模块和定时模块,使用更人性化,可根据需求设置且更加节能;增加了蓄电池,可提供移动续航;制冷头吸合冷敷贴通电、取下后自动断电。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结构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1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降温冷敷装置的主要组成件结构图。
[0012]图2所示为制冷头结构图。
[0013]图3所示为制冷头的半导体制冷片线路连接示意图。
[0014]图4所示为制冷头吸合冷敷贴,半导体通电线路示意图。
[0015]图5所示为冷敷贴结构图。
[0016]图6所示为二级冷却水箱结构图。
[0017]图7所示为风扇降温水冷水排散热器及二级冷却水箱的效果示意图。
[0018]图8所示为制冷头与水箱及控制器连接线的内部结构横截面。
[0019]图中:1、水箱,1001、注水口,2、控制器,3、水冷水排散热器,4、风扇,5、水泵,6、第一出水管,7、第二出水管,8、进水管,9、制冷头,901、水冷头,902、半导体制冷片,903、导热胶,904、倒热片,905、磁吸,906、磁吸,907、温度传感器,9071、传感器线束,908、温控热保护器,909、金属触点,9010、半导体电源线一,9011、半导体电源线二,9012、半导体电源线三、9013、半导体电源线四、10、冷敷贴,101、固定带,102、冷敷面,103、温度传感器插入口,104、注水口,105、注水袋,106、倒温片,107、磁吸,108、磁吸,109、保温层,1010、金属触片,11、二级冷却水箱,1101、保温层,1102、金属小水箱,1103、半导体制冷片,1104、金属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温冷敷装置主要由水箱1、控制器2、水冷水排散热器3、风扇4、水泵5、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进水管8、制冷头9、冷敷贴10和二级制冷水箱11组成,制冷头9主要部件为水冷头901和半导体制冷片902;其特征是此装置由水泵5抽水箱1内的循环冷却液沿第一出水管6进入水冷水排散热器3初步散热后,进入二级冷却水箱11进行二次降温,再沿第二出水管7进入水冷头901来冷却半导体制冷片902的热面,最后沿进水管8回到水箱1,如此循环运行;制冷头9冷面贴合冷敷贴10进行降温,冷敷贴10用于敷在需要降温的表面。
[0021]其中水箱1带有注水口1001,可用于注入和更换循环冷却液;风扇4对水冷水排散热器3和二级冷却水箱11的散热片进行散热,保证进入制冷头9的循环冷却液稳定在较低温度(见图7)。
[0022]所述控制器2带有温度控制模块、定时模块和蓄电池,当制冷头9上的温度传感器907(图3)监测冷敷贴10达到目标温度或温度过低时,传输信号给控制器2,水泵5、半导体制冷片902、风扇4、二级冷却水箱11会降低功率或进入待机状态;当离开外接电源时,可提供一定时间的续航。
[0023]如图2所示,制冷头9由水冷头901、半导体制冷片902、导热胶903、倒热片904、磁吸905、磁吸906,、温度传感器907、温控热保护器908、金属触点909组成,水冷头901通过导热胶903与半导体制冷片902的热面贴合进行散热,半导体制冷片902的制冷面通过导热片904给冷敷贴10的倒温片106传递温度;磁吸905、磁吸906、用于快速吸附在冷敷贴10的磁吸107、磁吸108上,实现快速拆装制冷头9;温度传感器907可装入冷敷贴10的温度传感器插入口103中,检测冷敷贴10的温度。
[0024]结合图2图3图4所示,制冷头9的半导体制冷片902吸合冷敷贴10通电,取下后断电;其原理为半导体电源线一9010连接金属触电909的其中一个触点,半导体电源线二9011
连接金属触电909的另一个触点,当制冷头9吸合冷敷贴10时,金属触电909会与冷敷贴上的金属触片1010重合,形成常开电路,取下后电路常断;制冷头9的水冷头901上带有温控热保护器908,半导体电源线二9011通过温控热保护器908后由半导体电源线三9012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再由半导体电源线四9013回到控制器2,形成完整的线路,当温度过高时温控热保护器908会常闭,防止半导体制冷片902烧掉或伤害到使用者。
[0025]如图5所示,冷敷贴10由固定带101、冷敷面102、温度传感器插入口103、注水口104、注水袋105、倒温片106、磁吸107、磁吸108、保温层109、金属触片1010组成,通过注水口104可对注水袋105加入和更换液体,注水袋105一侧有倒温片106用于传递制冷头9的温度至注水袋105,为其降温;保温层109覆盖在冷敷贴10外侧表面,更持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冷敷装置主要由水箱、控制器、水冷水排散热器、风扇、水泵、出水管、进水管、制冷头、冷敷贴和二级冷却水箱组成,制冷头主要部件为水冷头和半导体制冷片;其特征是由水泵抽出循环冷却液沿第一出水管进入水冷水排散热器后,进入二级冷却水箱,均由风扇散热;再沿第二出水管进入水冷头来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最后沿进水管回到水箱;制冷头的制冷面用于降温冷敷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冷敷装置,其特征是控制器带有温度控制模块、定时模块和蓄电池,当温度传感器监测达到目标温度或温度过低时,传输信号给控制器后,水泵、半导体制冷片、风扇、二级冷却水箱会降低功率或进入待机状态;当离开外接电源时,可提供一定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陆,
申请(专利权)人:朱逸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