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泄水阀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3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泄水阀井,通过分体式结构的第一干井单元、第二干井单元组成干井,通过第一湿井单元、第二湿井单元及第三湿井单元构成湿井,并通过横向的止推肋环短管将输水管内的水导入湿井内消能后经由湿井内的溢流孔流出;在满足泄水阀井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建筑标准化、构件部品成套化、生产制作工业化的技术路径,使施工全过程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工艺严格规范、可靠保证构件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等显著特点,同时可以有效加快工程进度、压缩工期,更为关键且重要的是有效减少了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施工困难。复杂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施工困难。复杂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泄水阀井


[0001]本技术涉及输水管道
,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泄水阀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距离高水头输水管道工程,由于沿线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富水性较好的区域,施工难度较高。在长距离高水头输水管道工程规划设计时,根据“低点泄水、高点排气”的原则,需要在管道沿线各低点处设置具有“同类型、同规格”功能的泄水井,以方便管道运行和维护中的冲洗和检修,因此泄水井是长距离高水头输水管道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水工设施。
[0003]泄水井由干井和湿井组成,其中:干井为泄水阀门的操作间,湿井为泄水消能的排水间。目前常规井室结构多为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或者砖混结构。在地下水位较高和潜水、土壤包气带中水对混凝土有中度侵蚀、严重侵蚀的区域,修建此类井室过程中基坑土方开挖回填量大、基坑排水量大、基坑支护措施复杂;井室普通钢筋混凝土现场施工时钢筋绑扎、立模、拌合运输、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繁琐,且普通混凝土不抗侵蚀,因此修建此类普通钢筋混凝土泄水井施工难度较高、工期长、造价高、混凝土耐久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现有技术中普通钢筋混凝土泄水井施工难度较高、工期长、造价高、混凝土耐久性差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包括干井及湿井两个井室;所述干井包括方形的干井底座,及设置于干井底座上的方形的干井垫层,所述干井垫层上表面设有呈方框状凸起的插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干井垫层上的盒状的第一干井单元,所述第一干井单元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预留有横向贯穿井壁并互相连通的第一止推肋环短管及第二止推肋环短管,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承插槽,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第二干井单元,所述第二干井单元为中空箱体状,上下表面分别设有插头及承插槽;还包括带有进人井筒的干井盖板,所述干井盖板下表面也设有承插槽;所述湿井包括湿井底座及湿井垫层,所述湿井垫层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于湿井垫层上方的第一湿井单元、第二湿井单元、第三湿井单元及设置于第三湿井单元上方的湿井盖板,所述第一湿井单元为盒状,第二湿井单元及第三湿井单元为中空的箱体状,并在第二湿井单元的右侧面上设有泄水管孔,在所述第三湿井单元左侧面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内设有溢流管,在所述湿井盖板上设有进人井筒及排气管;所述湿井垫层、第一湿井单元、第二湿井单元、第三湿井单元及湿井盖板之间均通过插头及承插槽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泄水阀井右侧外部的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通过泄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止推肋环短管并流经第二止推肋环短管后导入湿井内。
[0006]特别的,所述第二止推肋环短管在湿井内的末端设有朝向下方的泄水管弯头,所
述泄水管弯头末端设有喇叭口。
[0007]特别的,所述第一止推肋环短管及第二止推肋环短管之间还设有联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上设有检修闸阀、补偿接头、泄水闸阀及压力表。
[0008]特别的,所述第一干井单元、第二干井单元、第一湿井单元、第二湿井单元、第三湿井单元及进人井筒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钢爬梯,外侧壁上均设有吊把。
[0009]特别的,所述第一干井单元的下表面为倾斜状设置,并在最低点留有集水坑。
[0010]特别的,所述第一湿井单元内铺设有消能层,所述消能层为河卵石层。
[0011]特别的,所述泄水管连接于所述输水管道的下表面。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满足泄水阀井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便于运输、组装方便、搭建效率高等优点;本技术中涉及的底座、井壁、盖板均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可实现工厂化定制生产,且不受天气变化及其他现场因素影响;预制件运抵现场后,可直接进行吊装,实现了阀井的装配式施工,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相比于常规的现浇混凝土或砖混结构的建造方式,还具有降低施工成本、结构稳固、批量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外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湿井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干井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第一止推肋环短管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干井底座—1;湿井底座—11;干井垫层—2;湿井垫层—21;第一干井单元—3;第一湿井单元—31;第二湿井单元—32;第三湿井单元—33;集水坑—34;消能层—35;第一止推肋环短管—4;泄水管孔—41;泄水管—42;第二止推肋环短管—5;溢流孔—51;泄水管弯头—52;喇叭口—521;连通管道—53;检修闸阀—531;补偿接头—532;泄水闸阀—533;压力表—534;第二干井单元—6;溢流管—61;进人井筒—7;输水管道—71;干井盖板—8;湿井盖板—81;排气管—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0020]本技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包括干井及湿井两个井室;所述干井包括方形的干井底座1,及设置于干井底座1上的方形的干井垫层2,所述干井垫层2上表面设有呈方框状凸起的插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干井垫层2上的盒状的第一干井单元3,所述第一干井单元3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预留有横向贯穿井壁并互相连通的第一止推肋环短管4及第二止推肋环短管5,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承插槽,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第二干井单元6,所述第二干井单元6为中空箱体状,上下表面分别设有插头及承插槽;还包括带有进人井筒7的干井盖板8,所述干井盖板8下表面也设有承插槽;所述湿井包括湿井底
座11及湿井垫层21,所述湿井垫层21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于湿井垫层21上方的第一湿井单元31、第二湿井单元32、第三湿井单元33及设置于第三湿井单元33上方的湿井盖板81,所述第一湿井单元11为盒状,第二湿井单元21及第三湿井单元31为中空的箱体状,并在第二湿井单元21的右侧面上设有泄水管孔41,在所述第三湿井单元33左侧面设有溢流孔51,溢流孔51内设有溢流管61,在所述湿井盖板81上设有进人井筒7及排气管9;所述湿井垫层21、第一湿井单元31、第二湿井单元32、第三湿井单元33及湿井盖板81之间均通过插头及承插槽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泄水阀井右侧外部的输水管道71,所述输水管道71通过泄水管42连接所述第一止推肋环短管4并经第二止推肋环短管5后导入湿井内。
[0021]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止推肋环短管5在湿井内的末端设有朝向下方的泄水管弯头52,所述泄水管弯头52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泄水阀井,包括干井及湿井两个井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干井包括方形的干井底座(1),及设置于干井底座(1)上的方形的干井垫层(2),所述干井垫层(2)上表面设有呈方框状凸起的插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干井垫层(2)上的盒状的第一干井单元(3),所述第一干井单元(3)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预留有横向贯穿井壁并互相连通的第一止推肋环短管(4)及第二止推肋环短管(5),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承插槽,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第二干井单元(6),所述第二干井单元(6)为中空箱体状,上下表面分别设有插头及承插槽;还包括带有进人井筒(7)的干井盖板(8),所述干井盖板(8)下表面也设有承插槽;所述湿井包括湿井底座(11)及湿井垫层(21),所述湿井垫层(21)上表面也设有插头;还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于湿井垫层(21)上方的第一湿井单元(31)、第二湿井单元(32)、第三湿井单元(33)及设置于第三湿井单元(33)上方的湿井盖板(81),所述第一湿井单元(31)为盒状,第二湿井单元(32)及第三湿井单元(33)为中空的箱体状,并在第二湿井单元(32)的右侧面上设有泄水管孔(41),在所述第三湿井单元(33)左侧面设有溢流孔(51),溢流孔(51)内设有溢流管(61),在所述湿井盖板(81)上设有进人井筒(7)及排气管(9);所述湿井垫层(21)、第一湿井单元(31)、第二湿井单元(32)、第三湿井单元(33)及湿井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崔加平刘建宏董新光
申请(专利权)人:喀什地区城乡供水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