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脱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0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动脱包装置,该装置包括立柱、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夹持臂、移动夹持臂、承托台、矩形模具、模具夹持机构;所述的立柱(1)固定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立柱的中上部;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之上,第一气缸的气缸推头A方向向下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制造方便,维修更换零件省时省力,大大节约企业成本;采用机械加持的方式实现脱包功能,不再耗费人力做工,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采用的气缸购买方便,手动控制气缸上下运动和加持运动,从而实现脱包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脱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动脱包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乙二醇属高质量产品,标准包装每袋重12.5kg~25kg。产品装袋后需尽快封口抽空封口之后将产品从固定模具中脱出。现有方式为,由两位人工配合,一人握住产品外模具,一人握紧袋口往外拉,才将产品包装袋和模具分开来。这种方式,力气小点的工人甚至拉不动。如此操作工人十分辛苦,且效率低下。另一种方式是把固定模具改造为开侧盖的模具,这种模具虽然脱包还算方便,但不足的地方是容易夹破包装袋。乙二醇标准包装袋为特制铝袋,成本较高。因此设计一种脱包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气动脱包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气动脱包装置,本技术该装置包括立柱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固定夹持臂6、移动夹持臂7、承托台8、矩形模具9、模具夹持机构;
[0006]所述的立柱1固定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架2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中上部;第一气缸4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之上,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方向向下设置;
[0007]固定夹持臂6包括上部支撑臂10和下部夹持臂11两部分;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下端与上部支撑臂10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3与上部支撑臂10横向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架3外侧缘水平高度高于内侧缘水平高度;第二气缸5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之上;第二气缸5的气缸推头B13下端与移动夹持臂7连接,控制移动夹持臂7与固定夹持臂6的下部夹持臂11夹紧或松开;
[0008]所述的承托台8设置在立柱1的下部;
[0009]所述的矩形模具9设置在承托台8台面之上;
[0010]所述的模具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立柱1之上,保持矩形模具9与承托台8的接触连接。
[0011]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夹持臂7包括移动夹持杆14、固定设置在上部支撑臂10上的L形螺栓孔件15、连接L形螺栓孔件15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的弓形件16;L形螺栓孔件15和弓形件16均设置为一对,配合设置;所述的弓形件16上端头与L形螺栓孔件15转动连接;所述的弓形件16下端头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夹持臂7还包括移动插销杆17;在第二气缸5的气缸推头B13下端固定连接设置有U形件18,在U形件18底部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销钉19;所述的移动插销杆17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移动夹持杆14中部;移动插销杆17另一端插入U形件18中部的空隙内,保持在该空隙内活动连接而不脱出。
[0013]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模具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1中部位置的挂耳20,所述的挂耳20中部设置有槽21,且挂耳20根部与立柱1活动连接,挂耳20沿与立柱1活动连接处做扇形运动;所述的矩形模具9设置为上下开口的矩形套,在矩形模具9上顶部设置有折边22;所述的折边22与挂耳20中的槽21配合,移动挂耳20使折边22嵌入槽21内构成夹持。
[0014]进一步为,本技术在上部支撑臂10与立柱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上部支撑臂10横向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在立柱1上滚动接触连接。
[0015]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插销杆17在移动夹持杆14中部的固定连接为螺栓穿过移动夹持杆14中部并旋入移动插销杆17端头内部。
[0016]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U形件18与气缸推头B13固定连接为螺栓穿过U形件18中部并旋入气缸推头B13端头内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制造方便,维修更换零件省时省力,大大节约企业成本;采用机械加持的方式实现脱包功能,不再耗费人力做工,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采用的气缸购买方便,手动控制气缸上下运动和加持运动,从而实现脱包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局部特征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为:立柱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固定夹持臂6、移动夹持臂7、承托台8、矩形模具9、上部支撑臂10、下部夹持臂11、气缸推头A12、气缸推头B13、移动夹持杆14、L形螺栓孔件15、弓形件16、移动插销杆17、U形件18、销钉19、挂耳20、槽21、折边22、铝袋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气动脱包装置,本技术该装置包括立柱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固定夹持臂6、移动夹持臂7、承托台8、矩形模具9、模具夹持机构;
[0025]所述的立柱1固定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架2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中上部;第一气缸4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之上,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方向向下设置;
[0026]固定夹持臂6包括上部支撑臂10和下部夹持臂11两部分;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下端与上部支撑臂10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3与上部支撑臂10横向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架3外侧缘水平高度高于内侧缘水平高度;第二气缸5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之上;第二气缸5的气缸推头B13下端与移动夹持臂7连接,控制移动夹持臂7与固定夹持臂6的下部夹持臂11夹紧或松开;
[0027]所述的承托台8设置在立柱1的下部;
[0028]所述的矩形模具9设置在承托台8台面之上;
[0029]所述的模具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立柱1之上,保持矩形模具9与承托台8的接触连
接。
[0030]见图1,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夹持臂7包括移动夹持杆14、固定设置在上部支撑臂10上的L形螺栓孔件15、连接L形螺栓孔件15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的弓形件16;L形螺栓孔件15和弓形件16均设置为一对,配合设置;所述的弓形件16上端头与L形螺栓孔件15转动连接;所述的弓形件16下端头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L形螺栓孔件类如角钢、角铁之类,一边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另一边开孔旋入螺栓,弓形件16不与L形螺栓孔件固定死,而是转动连接。
[0031]见图2,图3,图4,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夹持臂7还包括移动插销杆17;在第二气缸5的气缸推头B13下端固定连接设置有U形件18,在U形件18底部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销钉19;所述的移动插销杆17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移动夹持杆14中部;移动插销杆17另一端插入U形件18中部的空隙内,保持在该空隙内活动连接而不脱出。该实施例虽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脱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立柱(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固定夹持臂(6)、移动夹持臂(7)、承托台(8)、矩形模具(9)、模具夹持机构;所述的立柱(1)固定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架(2)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中上部;第一气缸(4)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之上,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方向向下设置;固定夹持臂(6)包括上部支撑臂(10)和下部夹持臂(11)两部分;第一气缸(4)的气缸推头A(12)下端与上部支撑臂(10)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3)与上部支撑臂(10)横向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架(3)外侧缘水平高度高于内侧缘水平高度;第二气缸(5)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之上;第二气缸(5)的气缸推头B(13)下端与移动夹持臂(7)连接,控制移动夹持臂(7)与固定夹持臂(6)的下部夹持臂(11)夹紧或松开;所述的承托台(8)设置在立柱(1)的下部;所述的矩形模具(9)设置在承托台(8)台面之上;所述的模具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立柱(1)之上,保持矩形模具(9)与承托台(8)的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脱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夹持臂(7)包括移动夹持杆(14)、固定设置在上部支撑臂(10)上的L形螺栓孔件(15)、连接L形螺栓孔件(15)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的弓形件(16);L形螺栓孔件(15)和弓形件(16)均设置为一对,配合设置;所述的弓形件(16)上端头与L形螺栓孔件(15)转动连接;所述的弓形件(16)下端头与移动夹持杆(14)两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坤杨兵侬旭光罗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