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在筒体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在轴杆的外部套接有活动盖板,第二固定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活动盖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相对应的调节缺口,在筒体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所以护士可以通过扭力的作用,轻松分离螺旋形注射器与针头,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注射器,为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并且使利器盒更加密闭,而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和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的设置,能降低护理人员使用剪刀分离锐器的次数,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另外还保障了内部载物量的可视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利器盒不能将螺旋型注射器和针头有效分离,从而需要护士给针头一个转动的力,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还不能将输液器瓶塞穿刺器和头皮针有效分离,往往需要护士另外准备一把剪刀将其剪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手部伤害的风险,另外,传统的利器盒还无法直视盒内载物量,存在因放置过满或再次处理发生锐器伤的风险,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解决了螺旋型注射器和针头不能有效分离、无法对输液管进行切割以及盒内的载物量无法观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盒盖组件,所述筒体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
[0005]所述盒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顶端的第一固定盖板和第二固定盖板,所述第一固定盖板和第二固定盖板的圆心处共同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部套接有活动盖板,所述第二固定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所述活动盖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相对应的调节缺口,所述第一固定盖板和活动盖板的相邻一侧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和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盖板的外部边缘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铰接有可活动开盖手柄。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盖板位于活动盖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盖板、第二固定盖板和活动盖板的半径均相同,且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第一固定盖板、第二固定盖板以及活动盖板均为硬质材料,所述可透视窗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透视窗位于筒体高度的四分之三处。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为五边型结构,所述调节缺口为“V”字型结构。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通过在轴杆的外部套接有活动盖板,第二固
定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活动盖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相对应的调节缺口,所以护士可以通过扭力的作用,轻松分离螺旋形注射器与针头,针头更易脱落,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注射器,为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并且使利器盒更加密闭,另外,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和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的设置,能降低护理人员使用剪刀分离锐器的次数,不仅更加省时省力,而且还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0014]2、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通过在筒体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且可透视窗位于筒体高度的四分之三处,所以当该装置内载物量达到3/4时可轻松辨别并进行封口,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另外可活动开盖手柄的设置,在需要使用时,直接将其掀起即可,从而增加了利器盒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盒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筒体;2、盒盖组件;21、第一固定盖板;22、第二固定盖板;23、轴杆;24、活动盖板;25、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6、调节缺口;27、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28、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29、转轴;210、可活动开盖手柄;3、可透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包括筒体1,筒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盒盖组件2,筒体1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3,可透视窗3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可透视窗3位于筒体1高度的四分之三处。
[0020]请参阅图2,盒盖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1内部顶端的第一固定盖板21和第二固定盖板22,第一固定盖板21和第二固定盖板22的圆心处共同固定安装有轴杆23,轴杆23的外部套接有活动盖板24,第二固定盖板22位于活动盖板24的下方,第一固定盖板21、第二固定盖板22和活动盖板24的半径均相同,且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圆形结构,第二固定盖板22的内部开设有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活动盖板24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相对应的调节缺口26,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为五边型结构,调节缺口26为“V”字型结构,第一固定盖板21和活动盖板24的相邻一侧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27和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28,活动盖板24的外部边缘固定安装有转轴29,转轴29的外部铰接有可活动开盖手柄210,筒体1、第一固定盖板21、第二固定盖板22以及活动盖板24均为硬质材料,通过扭力的作用,可对活动盖板24进行转动,从而不仅可轻松的分离螺旋形注射器与针头,针头更易脱落,为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并且使利器盒更加密闭,而且还能降低护理人员使用剪刀分离锐器的次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另外,当该装置内载物量达到3/4时可轻松辨别并进行封口,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提高了
临床工作效率。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可活动开盖手柄210掀起,将带有针头的螺旋形注射器,卡合在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的内部,然后在可活动开盖手柄210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活动盖板24,即可调节分离口的大小,使其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注射器,直至调节缺口26与注射器的一侧相卡合,此时,医护人员对注射器进行扭动,即可实现螺旋形注射器与针头的分离,解决了医护人员因扭动针头造成的手部扎破及感染的问题。
[0022]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需要用到剪刀分离锐器,只需逆时针转动活动盖板24,即可带动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28同步旋转,在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27的配合下,可完成切割操作,而可透视窗3的设置,当筒体1内部的载物量达到3/4时,可轻松辨别并进行封口,在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盒盖组件(2),所述筒体(1)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可透视窗(3);所述盒盖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1)内部顶端的第一固定盖板(21)和第二固定盖板(22),所述第一固定盖板(21)和第二固定盖板(22)的圆心处共同固定安装有轴杆(23),所述轴杆(23)的外部套接有活动盖板(24),所述第二固定盖板(22)的内部开设有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所述活动盖板(24)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可调节螺旋注射器分离口(25)相对应的调节缺口(26),所述第一固定盖板(21)和活动盖板(24)的相邻一侧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液管切割刀片(27)和第二输液管切割刀片(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针刺伤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24)的外部边缘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露,陈卓,白佳雳,王紫潇,鲁恩茜,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