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94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包括:基壳。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基壳连接。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与所述基壳连接并相对所述主板层叠设置。及元器件,所述元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元器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线盘组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鉴于元器件在主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线盘组件在主板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使得元器件的一部分能充分利用线盘组件和主板之间的层叠空间,确保主板、元器件和线盘组件三者成“部分层叠”状态,从而使得主板、元器件和线盘组件三者在电磁炉厚度方向上占据的尺寸小于三者总厚度之和,如此可以大幅减少电磁炉的总厚度和总体积,最终实现电磁炉的薄形化和小型化设计。最终实现电磁炉的薄形化和小型化设计。最终实现电磁炉的薄形化和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磁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 IT)可以使得加热体直接产生热量,无需通过中间导热介质将热量传输至加热体,从而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鉴于电磁感应加热具有良好的节能特性,使得电磁感应加热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传统的电磁炉,通常存在厚度较大的缺陷,从而不利于电磁炉的薄形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电磁炉的薄形化设计。
[0004]一种电磁炉,包括:
[0005]基壳;
[0006]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基壳连接;
[0007]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与所述基壳连接并相对所述主板层叠设置;及
[0008]元器件,所述元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元器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线盘组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元器件具有背向所述主板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线盘组件具有背向所述主板设置的第二表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壳上的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散热器、风扇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线盘组件的同侧,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风扇沿所述基壳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被所述线盘组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覆盖。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的中心和所述散热器的中心两者在所述基壳周向上所间隔的角度小于等于90
°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部所述元器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元器件,第一、第二元器件和所述风扇沿所述基壳的周向分居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元器件相对所述第二元器件更靠近所述散热器,且所述第一元器件相对所述第二元器件更远离所述基壳的中心。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壳上并环绕所述风扇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跟所述基壳围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中的气流流向所述散热器未被所述线盘组件所遮盖的部分,所述第二风道中的气流流向所述主板和所述散热器被所述线盘组件所遮盖的部分。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缺口。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0018]所述线盘组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壳的中心轴线重合;
[0019]所述基壳呈圆盘状。
[002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鉴于元器件在主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线盘组件在主板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使得元器件的一部分能充分利用线盘组件和主板之间的层叠空间,确保主板、元器件和线盘组件三者成“部分层叠”状态,从而使得主板、元器件和线盘组件三者在电磁炉厚度方向上占据的尺寸小于三者总厚度之和,如此可以大幅减少电磁炉的总厚度和总体积,最终实现电磁炉的薄形化和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电磁炉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电磁炉的局部结构的去除线盘组件后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去除线盘组件后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参阅图&,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电磁炉10包括基壳110、主板120、线盘组件200、元器件300、散热器410、风扇420和挡板430。线盘组件200用于对容器加热,容器可以为加热锅。容器上含有导磁材料,当线盘组件200包括线圈,当对线圈通入交流电时,线圈将产生交变磁场。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在导磁材料上,导磁材料内形成无数强度的涡流而产生热量,从而对容器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壳110可以大致呈圆盘状,基壳110可以作为主板120、线盘组件200、元器件300、散热器410、风扇420和主板120的承载主体,即主板120、线盘组件200、元器件300、散热器410、风扇420和主板120均设置在该基壳110上。主板120、散热器410和风扇420均叠置在线盘组件200的同侧(即下侧),换言之,主板120、散热器410和风扇420位于线盘组件200的下方。线盘组件200的中心轴线可以与基壳110的中心轴线重合,即线盘组件200和基壳110两者同轴设置。
[0029]主板120与基壳110连接,主板120作为控制电路板使用,元器件300设置在主板120上,具体而言,元器件300可以贴附在主板120背向基壳110的表面上。元器件300的厚度相对较大,例如元器件300的厚度可以大于主板120的厚度,故元器件300在整个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上占据较大的长度。元器件300具有第一表面330,该第一表面330背向基壳110和主板
120设置,线盘组件200具有第二表面210,该第二表面210同样背向基壳110和主板120设置,第一表面330相对第二表面210更加远离主板120和基壳110。通俗而言,第一表面330位于第二表面210的上方,使得第一表面330沿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相对第二表面210高出一定的高度。
[0030]元器件300沿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在基壳110上存在正投影,该正投影可以记为第一正投影。线盘组件200沿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同样在基壳110上存在正投影,该正投影可以记为第二正投影。第二正投影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正投影的面积,第一正投影位于第二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通俗而言,元器件300沿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并未对元器件300形成遮盖作用,使得元器件300位于线盘组件200的遮盖范围之外。
[0031]假如将线盘组件200叠置在主板120的上方,且元器件300叠置在主板120和线盘组件200之间,即主板120、元器件300和线盘组件200三者沿从下往上的方向依次叠置。因此,线盘组件200沿电磁炉10的厚度方向对元器件300起到遮盖作用,即元器件300位于线盘组件200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壳;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基壳连接;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与所述基壳连接并相对所述主板层叠设置;及元器件,所述元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元器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线盘组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具有背向所述主板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线盘组件具有背向所述主板设置的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壳上的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散热器、风扇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线盘组件的同侧,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风扇沿所述基壳的周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被所述线盘组件在所述基壳上的正投影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中心和所述散热器的中心两者在所述基壳周向上所间隔的角度小于等于90
°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武王书杰邓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