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77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包括外壳、离心壳、驱动离心壳在外壳内轴向转动的驱动器和盖合在外壳上并密封离心壳的外盖,离心壳内轴向依次滑动有多个吸收管件,细胞分离取样装置还包括与吸收管件连通并带动吸收管件在离心壳内轴向运动的柔性管,吸收管件表面设有连通柔性管与离心壳内部的吸收孔,柔性管远离吸收管件的一端穿设在离心壳外周,解决了现有的细胞在离心分层后人工抽取收集不便以及在细胞抽取时容易使分层细胞局部混合影响收集数据问题,使的细胞在分层收集更便捷,人工操作更方便,有效避免抽取收集时分层细胞混合的影响。免抽取收集时分层细胞混合的影响。免抽取收集时分层细胞混合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分离技术包括离心技术、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细胞分离纯化在细胞病理学诊断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实验手段,在临床获得的细胞学标本中,包括血液﹑浆膜腔积液﹑尿液、细针吸取细胞学标本等,均需要通过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对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检测。
[0003]而现有的细胞分离技术常用到离心机,利用离心机的高速转动进而将细胞分离,进而使细胞分成,常见的有血细胞离心分离后形成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三层,而传统的离心装置在进行分层取样时,通过分层液体中插入取样针管,进而对分层液体进行取样,存在收集操作速度慢操作不便问题,以及在细胞取样过程中,容易使各个细胞层之间出现局部混合,影响取样试验效果,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细胞在离心分层后人工抽取收集不便以及在细胞抽取时容易使分层细胞局部混合影响收集数据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包括外壳、离心壳、驱动所述离心壳在外壳内轴向转动的驱动器和盖合在所述外壳上并密封所述离心壳的外盖,所述离心壳内轴向依次滑动有多个吸收管件,所述细胞分离取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收管件连通并带动所述吸收管件在离心壳内轴向运动的柔性管,所述吸收管件表面设有连通所述柔性管与离心壳内部的吸收孔,所述柔性管远离所述吸收管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离心壳与压紧装置连接,所述压紧装置设在所述离心壳外侧,用于将柔性管与离心壳之间相对锁定。
[0007]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离心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吸收管件的端部设有滑槽,所述吸收管件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柔性管一端贯穿所述滑槽顶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端部连接。
[0008]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吸收管件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柔性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块与所述吸收管件连通。
[0009]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离心壳侧壁贯穿有容纳所述柔性管的通道,所述柔性管活动穿设在所述通道内部与所述吸收管件连接。
[0010]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吸收管件竖截面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吸收孔设置在所述吸收管件的顶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内部连通。
[0011]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吸收管件竖截面为梯形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
[0012]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离心壳内壁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有汇料环,所述汇料环具有上下两个侧边,所述上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下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
[0013]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外壳内壁设有使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与所述外壳中心轴重合的滑轨机构。
[0014]所述滑轨机构包括相互匹配的滑环和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所述滑环设置在所述离心壳的外周。
[0015]在上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离心壳的外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容纳所述柔性管的放置槽,所述固定座上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垂直运动而压紧所述柔性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驱动器驱动离心壳在外壳内高速转动进而对细胞进行离心分层,进而得到分层后的细胞,然后配合预先设置在离心壳内部的多个吸收管件,利用吸收管件上开设有吸收孔,进而将分层后的细胞层通过轴向设置的多个吸收管件的吸收孔输入到柔性管中,进而通过柔性管排出离心壳,完成分层后的细胞快速取样,避免传统的插入式取样方式取样速度慢,各个细胞层之间容易混合,影响分层试验数据问题,为了使吸收管件在通过吸收孔吸取分层液体时,吸收管件处于两个分层的细胞液体之间,进而方便对分层液体进行收集,通过在离心壳外部拉动柔性管活动,进而使柔性管带动吸收管件轴向局部运动,达到吸收管件始终处于两个分层液体连接处,避免了细胞分层后提取时容易混合问题。
[0018]本技术中,可根据不同细胞分层高度分布特点预先将吸收管件设置在细胞预分层区域,进而方便细胞分层后的提取,减小柔性管带动吸收管件垂直运动的行程,避免吸收管件垂直运动而对分层后细胞的影响,提高分层细胞之间的纯净度。
[0019]本技术中,利用压紧装置中的螺杆在锁定座内垂直旋动,进而对处于放置槽的柔性管进行压紧,达到对柔性管内部进行密封效果,避免离心过程中细胞通过柔性管泄露到外壳的外部,同时利用螺杆能够对柔性管与离心壳位置进行进行锁定,避免柔性管在离心壳的通道内随意移动,使的柔性管在离心时位于柔性管端部的吸收管件位置容易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吸收管件在离心时与离心壳内的位置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吸收管件的端部设有滑槽,所述吸收管件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柔性管一端贯穿所述滑槽顶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端部连接,吸收管件端部与外壳内壁滑槽滑动配合,方便吸收管件在离心壳内壁垂直滑动。
[0021]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管件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柔性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块与所述吸收管件连通,滑块的设置可以提高吸收管件与离心壳内滑槽的匹配流畅度,方便二者支架相对滑动。
[0022]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壳侧壁贯穿有容纳所述柔性管的通道,所述柔性管活动穿设在所述通道内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连接,通道的设置方便柔性管在离心壳表面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柔性管端部的吸收管件的垂直运动,柔性管一端与所述吸收管件连接,另一端则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中。
[002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管件竖截面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吸收孔设置在所述吸收管件的顶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内部连通,当吸收管件的上端横截面面积小时,便
于在吸收管件垂直运动时划破细胞分层区,使分层细胞在受到吸收管件挤压时,减小细胞流动,而吸收管件的下端横截面面积大则会与吸收管件上端形成斜面过渡,这样有利于在吸收管件在分层细胞中移动时,大大减小了对分层细胞的挤压干扰,避免分层细胞因挤压而过度混合。
[0024]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管件竖截面为梯形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梯形结构以及三角形结构均能实现吸收管件在分层细胞中移动时,减小了对分层细胞的挤压干扰,避免分层细胞因挤压而过度混合。
[002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壳内壁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有汇料环,所述汇料环具有上下两个侧边,所述上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下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汇料环的设计,便于离心壳内壁边缘的分层细胞汇集到离心壳的中心位置,这样有利于吸收管件对分层细胞的收集,当所述上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下侧边与所述离心壳中心轴之间距离时,汇料环偏向离心壳中心线位置则会形成斜面,进而引导离心壳边缘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包括外壳、离心壳、驱动所述离心壳在外壳内轴向转动的驱动器和盖合在所述外壳上并密封所述离心壳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壳内轴向依次滑动有多个吸收管件,所述细胞分离取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收管件连通并带动所述吸收管件在离心壳内轴向运动的柔性管,所述吸收管件表面设有连通所述柔性管与离心壳内部的吸收孔,所述柔性管远离所述吸收管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离心壳与压紧装置连接,所述压紧装置设在所述离心壳外侧,用于将柔性管与离心壳之间相对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吸收管件的端部设有滑槽,所述吸收管件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柔性管一端贯穿所述滑槽顶部并与所述吸收管件端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管件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块与所述吸收管件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细胞分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壳侧壁贯穿有容纳所述柔性管的通道,所述柔性管活动穿设在所述通道内部并与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跃梅叶伟亮李立杰王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