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77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包括Y型管及排气管;Y型管设有进食通道、排气通道、连通进食通道的第一支管及连通排气通道的第二支管;Y型管下端开有连通进食通道的进食孔,外壁开有连通排气通道的排气槽;排气通道底部位于进食孔上方;排气槽底部略高于排气通道底部;排气管从第二支管外过盈配合的插至排气通道,其下端伸至排气通道底部,并开有排气孔,其上端露于第二支管;将本申请经由病人鼻孔插入肠腔,再从第二支管向外牵拉排气管,即可促使排气管下端排气孔能被移位到病人胃内上部并邻近喷门,使得能较好避免被病人胃内胃液浸入导致排气受堵,还使得置入本申请时操作速度快,不用事先考虑排气孔所在位置,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

技术介绍

[0002]鼻肠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并最终伸入肠腔的管子,其多是用来将营养物直接送入到肠道进行消化吸收,主要针对胃蠕动功能不好的病人使用。
[0003]现有常见减压式鼻肠管1000,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便于病人肠内或胃内胀气的排出,多设置为双腔结构,以使其内部设有过食通道10及过气通道20,并使得其上端设有连通相应过食通道10的第一管头30及连通相应过气通道20的第二管头40,且在相应常见减压式鼻肠管1000中下部外壁开设连通其内部过气通道20的过气孔50及在相应常见减压式鼻肠管1000下端开设连通其内部过食通道10的过食孔60。
[0004]使用时则需要使得相应过气孔50位于病人胃内并邻近病人胃上部喷门,以避免浸入病人胃内胃液导致排气受堵。
[0005]其虽然使用广泛,但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0006]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的病人,其胃有大有小,使得其胃上部喷门所在位置至其胃底部幽门所在位置之间的间距有大有小,这就需要在对病人进行鼻肠管的置入时,需要把控好鼻肠管的置入深度,以使所开设的过气孔50需位于病人胃内并邻近病人胃上部喷门,所以,鼻肠管的置入深度需要由相应过气孔50所在位置决定,所带来的问题是:鼻肠管容易置入过深或过浅,过深时会使其下端留置病人肠道内的部分太多,使得病人产生不适,过浅时则使得其下端端头可能依然会留置在病人胃内而没能进入病人肠道,使得不能做到将营养物直接送入到病人肠道进行消化吸收。
[0007]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
[0009]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包括内部够成为双腔结构的Y型管及用以对胃肠进行减压排气的排气管;
[0010]所述Y型管内部设有进食通道及排气通道;所述Y型管上端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食通道的第一支管及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支管;所述Y型管下端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食通道的进食孔;所述Y型管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槽;所述排气通道底部闭合,并位于所述进食孔上方;所述排气槽底部所在高度略高于所述排气通道底部所在高度;
[0011]所述排气管从所述第二支管外过盈配合的插至于所述排气通道,其下端伸至所述排气通道底部,并开设有排气孔,其上端外露于所述第二支管;
[0012]当从所述第二支管向外牵拉所述排气管时,所述排气管下端所开设的排气孔高度位置可调。
[0013]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4]优选地,还包括用以显影所述排气孔所在位置的显影圈;
[0015]所述显影圈固设于所述排气管下端外壁而邻近所述排气孔,以使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形成一体。
[0016]优选地,还包括起封闭作用的软胶材质外包层;
[0017]所述软胶材质外包层包覆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外,以使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相连接形成一体,且所述软胶材质外包层外径与所述排气通道内径相适配,以使其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所构成的整体过盈配合的插至所述排气通道。
[0018]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将所述Y型管送入病人胃肠的医用导丝;
[0019]所述医用导丝经所述第一支管可插拔的插至所述进食通道,且所述医用导丝长度大于所述Y型管长度,以使其上端外露于所述第一支管。
[0020]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底部与所述进食孔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D1=20.0cm

40.0cm。
[0021]优选地,所述排气槽底部与所述排气通道底部之间的间距为D2,所述D2=1.0cm。
[0022]优选地,所述Y型管下端向下突出以使形成圆滑突出部;所述进食孔开设于所述Y型管下端外壁,并邻近所述圆滑突出部。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管上部管口处可取拿的连接有一用以将其密封盖合的第一密封盖。
[0024]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上端外壁向外凸设有一圈适于手握的握环,且所述排气管可裁剪。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支管上部管口处可取拿的连接有一用以将其密封盖合的第二密封盖。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在实施时,包括内部够成为双腔结构的Y型管及用以对胃肠进行减压排气的排气管,当从所述第二支管向外牵拉所述排气管时,所述排气管下端所开设的排气孔高度位置可调,由此,将本申请经由病人鼻孔插入,经由病人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并最终伸入病人肠腔合适位置,再从所述第二支管向外牵拉所述排气管,即可促使所述排气管下端所开设的排气孔能被移位到病人胃内上部并邻近胃上部喷门,使得能较好的避免被病人胃内胃液浸入导致排气受堵,还使得置入本申请于病人身体时操作速度快,不用事先考虑所述排气孔所在位置,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现有常见减压式鼻肠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的剖视图;
[0031]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在使用时的剖视图;
[0033]图6是图4中B的放大图;
[0034]图7是本技术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在使用时将所述排气管上端裁剪并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盖盖合所述第二支管上部管口的剖视图;
[003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36]附图标号:
[0037]现有常见减压式鼻肠管1000;
[0038]过食通道10;
[0039]过气通道20;
[0040]第一管头30;
[0041]第二管头40;
[0042]过气孔50;
[0043]过食孔60;
[0044]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2000;
[0045]Y型管70;
[0046]进食通道70a;
[0047]排气通道70b;
[0048]第一支管701;
[0049]第二支管702;
[0050]进食孔703;
[0051]排气槽704;
[0052]圆滑突出部705;
[0053]第一密封盖706;
[0054]第二密封盖707;
[0055]排气管80;
[0056]排气孔801;
[0057]握环802;
[0058]显影圈90;
[0059]软胶材质外包层100;
[0060]医用导丝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以下将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够成为双腔结构的Y型管及用以对胃肠进行减压排气的排气管;所述Y型管内部设有进食通道及排气通道;所述Y型管上端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食通道的第一支管及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支管;所述Y型管下端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食通道的进食孔;所述Y型管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槽;所述排气通道底部闭合,并位于所述进食孔上方;所述排气槽底部所在高度略高于所述排气通道底部所在高度;所述排气管从所述第二支管外过盈配合的插至于所述排气通道,其下端伸至所述排气通道底部,并开设有排气孔,其上端外露于所述第二支管;当从所述第二支管向外牵拉所述排气管时,所述排气管下端所开设的排气孔高度位置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显影所述排气孔所在位置的显影圈;所述显影圈固设于所述排气管下端外壁而邻近所述排气孔,以使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形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胃肠减压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封闭作用的软胶材质外包层;所述软胶材质外包层包覆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外,以使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相连接形成一体,且所述软胶材质外包层外径与所述排气通道内径相适配,以使其与所述排气管及所述显影圈所构成的整体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柳黄志华衣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