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术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67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战术手套,包括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指部的各指尖背部均设置第一补强垫;手指部的中指、无名指、拇指背部关节部位设置有关节保护垫,关节防护垫中间部位设置有关节防护壳,其中,所述手指部的中指和无名指的关节防护壳表面具有钩爪状的突起;手掌部的背部横向设置有正拳防护垫,正拳防护垫外侧中心设置正拳防护壳;正拳防护壳采用仿手型弓形结构,正拳防护壳与手背关节部位相应的表面上设置仿虎爪式凸起;手掌部的侧部设置掌侧防护垫,掌侧防护垫的中间部位设置掌侧防护壳,掌侧防护壳中心部位设置条状突起。增加整个手套的攻击部位和攻击能力,增强手套辅助攻击的能力。攻击的能力。攻击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战术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战术手套,属于军用防护用具


技术介绍

[0002]战术手套是对作战人员手部进行防护的护具,主要起到减少或避免手部受到硬物摩擦、穿刺以及短时间火焰灼烧等因素造成的伤害。常规战术手套侧重于防护功能的设计,但是对手套其他功能设计不足,如:增加了对手指关节部位的防护垫或防护壳,却弱化人体手部关节在对抗搏击过程中原有的攻击能力;以及对手指部位和手掌部位的抓握功能考虑不足等,由此限制了战术手套的功能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战术手套攻击、抓握和电容触屏操控能力的战术手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战术手套,采用全指弓形紧手设计,与人体手部立体形状与结构相匹配,包括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
[0005]所述手指部的各指尖背部均设置第一补强垫;所述手指部的中指、无名指、拇指背部关节部位设置有关节保护垫,所述关节保护垫中间部位设置有关节防护壳,其中,所述手指部的中指和无名指的关节防护壳表面具有钩爪状的突起;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部位以及所述手掌部与手指部的连接处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并在位于掌心部位的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的外侧部位设置减震垫;所述手掌部的背部横向设置有正拳防护垫,所述正拳防护垫外侧中心设置正拳防护壳;所述正拳防护壳采用仿手型弓形结构,所述正拳防护壳与手背关节部位相应的表面上设置仿虎爪式凸起;所述手掌部的侧部设置掌侧防护垫,所述掌侧防护垫的中间部位设置掌侧防护壳,所述掌侧防护壳中心部位设置条状突起;所述手腕部靠近拇指部位下端设置可调节开口。
[0006]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正拳防护壳14上对应食指和小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相等且最短,对应无名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次之,对应中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最长,所述仿虎爪式凸起高度为2.0
±
0.1mm。
[0007]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手指部的食指背部设置第二补强垫,所述第二补强垫带绗缝。
[0008]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手指部的食指和拇指内侧指尖均采用导电线绗缝的形式形成具有导电功能且能够对电容触屏实施操作的触摸部,所述手指部的其余手指内侧指尖部位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
[0009]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开口包括开口和调节袢,所述开口之间采用阻燃针织物为挡布,所述开口两端设置调节袢,所述调节袢搭接口位于手腕内侧;所述手腕部外端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环型提带。
[0010]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手指部的指内面和指背面之间通过侧条缝合
在一起;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面和手指部的指内面均采用由原液染色对位芳纶织物复合材料制成的阻燃耐割止滑布;所述手掌部的掌背面和手指部的指背面均采用原液染色对位芳纶针织布。
[0011]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采用由原液染色对位芳纶织物复合材料制成的阻燃耐切割耐磨止滑革。
[0012]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关节防护壳、正拳防护壳和掌侧防护壳均采用耐磨针织布、0.5mm厚的阻燃聚碳酸酯片、0.25mm厚的碳纤维板和0.25mm厚的聚碳酸酯片由外而内依次叠压而成。
[0013]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正拳防护垫、第一补强垫及关节保护垫采用厚度为1.0
±
0.1mm的牛皮革制作而成。
[0014]在所述的战术手套中,优选地,所述手腕部的调节袢的外侧设置有PLA标识。
[0015]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战术手套,手指部的各指尖背部均设置第一补强垫,手指部的中指和无名指的关节防护壳表面具有钩爪状的突起,手掌部的背部正拳防护壳采用仿手型弓形结构,正拳防护壳与手背关节部位相应的表面上设置仿虎爪式凸起,握拳后形成更具攻击性的凸起;在手掌部设置侧防护壳,且在侧防护壳上设计条状突起,使得手套的攻击部位和攻击能力得到增加,增强手套辅助攻击的能力。
[0017]2、本技术在手指部的食指背部设置第二补强垫,第二补强垫带绗缝,以便必要时剪开,利于食指从手套伸出直接操控;手指部的食指和拇指内侧指尖均采用导电线绗缝的形式形成具有导电功能且能够对电容触屏实施操作的触摸部,增强手套电容触屏实施操作适应性和方便性,所述手指部的其余手指内侧指尖部位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提高手套的耐用性,延长手套使用寿命。
[0018]3、本技术在手掌部的掌心部位以及手掌部与手指部的连接处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并在位于掌心部位的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的外侧部位设置减震垫,不仅保证手指灵活度、加强局部防摩擦、防切割性能,而且增强手套的抓捏、抓握能力。
[0019]4、本技术在手腕部设置可调节开口,可调节开口设置阻燃针织物挡布,在保证佩戴调节的便捷性的同时,增强对手腕部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手指部的中指和无名指关节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关节防护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b是关节防护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手掌部的正拳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正拳防护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b是正拳防护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手掌部的掌侧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掌侧防护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b是掌侧防护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战术手套,采用全指弓形紧手设计,与人体手部立体形状与结构相匹配,包括手指部1、手掌部2和手腕部3。
[0027]手指部1的食指和拇指内侧指尖均采用导电线绗缝的形式形成具有导电功能且能够对电容触屏实施操作的触摸部4,手指部1的其余手指内侧指尖部位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6;手指部1的各指尖背部均设置第一补强垫9;手指部1的中指、无名指、拇指背部关节部位设置有关节保护垫10,关节保护垫10中间部位设置有关节防护壳 11,其中,手指部1的中指和无名指关节防护壳11表面具有类似钩爪的突起(如图3 所示),以增强该部位的攻击能力;手指部1的食指背部设置第二补强垫12,第二补强垫12带绗缝,以便必要时剪开,利于食指从手套伸出直接操控。
[0028]手掌部2的掌心部位以及手掌部2与手指部1的连接处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 7,并在位于掌心部位的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7的外侧部位设置减震垫8;手掌部2的背部横向设置有正拳防护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术手套,采用全指弓形紧手设计,与人体手部立体形状与结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指部的各指尖背部均设置第一补强垫;所述手指部的中指、无名指、拇指背部关节部位设置有关节保护垫,所述关节保护垫中间部位设置有关节防护壳,其中,所述手指部的中指和无名指的关节防护壳表面具有钩爪状的突起;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部位以及所述手掌部与手指部的连接处设置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并在位于掌心部位的防割耐磨止滑补强垫的外侧部位设置减震垫;所述手掌部的背部横向设置有正拳防护垫,所述正拳防护垫外侧中心设置正拳防护壳;所述正拳防护壳采用仿手型弓形结构,所述正拳防护壳与手背关节部位相应的表面上设置仿虎爪式凸起;所述手掌部的侧部设置掌侧防护垫,所述掌侧防护垫的中间部位设置掌侧防护壳,所述掌侧防护壳中心部位设置条状突起;所述手腕部靠近拇指部位下端设置可调节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拳防护壳14上对应食指和小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相等且最短,对应无名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次之,对应中指部位的仿虎爪式凸起长度最长,所述仿虎爪式凸起高度为2.0
±
0.1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的食指背部设置第二补强垫,所述第二补强垫带绗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的食指和拇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黄献聪苏扬詹涛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