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通过滑动构件的工作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支撑板上左右滑动,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间距能进行调整,从而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对不同尺寸的通风管进行固定,进一步通过限位构件的限位作用,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通风管进行限位,从而使通风管在工作过程中不易晃动。过程中不易晃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通风管道在室内的安装时,大多是先将若干吊杆固定在屋项,并使吊杆形成两排,随后在吊杆的底部设置支撑板,以将两排吊杆相连,最后将通风管道放置在两排吊杆之间,从而完成通风管道的安装。
[0003]目前吊杆之间的间距是按固定间距设置的,由于不同位置的通风管道的尺寸不同,导致吊杆不能对不同尺寸的通风管道进行固定,从而使管道在工作过程中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杆之间的间距是按固定间距设置的,由于不同位置的通风管道的尺寸不同,导致吊杆不能对不同尺寸的通风管道进行固定,从而使管道在工作过程中易晃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包括墙体、通风管、固定组件和防尘组件;
[0006]所述通风管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防尘组件与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
[000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吊杆、支撑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构件和滑动构件,所述吊杆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墙体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吊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吊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通风管配合,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0008]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能对不同尺寸的所述通风管进行固定和限位,从而使所述通风管在工作过程中不易晃动。
[0009]其中,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过滤网和清理构件,所述过滤网与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内部;所述清理构件与所述通风管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过滤网转动连接。
[0010]通过所述过滤网的过滤作用,能对空气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拦截。
[0011]其中,所述清理构件包括清洁毛刷和转动杆,所述清洁毛刷与所述过滤网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通风管转动连接,并与所
述清洁毛刷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通风管靠近所述清洁毛刷的一侧。
[0012]通过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能带动所述清洁毛刷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清洁毛刷能对所述过滤网进行清洁。
[0013]其中,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通风管配合,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通风管配合,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
[0014]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的配合作用,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能对所述通风管进行高度方向的固定。
[0015]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
[0016]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工作,能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左右滑动。
[0017]其中,所述滑动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
[0018]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工作,能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板左右滑动。
[0019]其中,所述滑动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00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连接作用,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滑动更稳定。
[0021]其中,所述支撑板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配合。
[0022]通过所述滑槽的配合作用,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滑动更稳定。
[0023]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通过所述滑动构件的工作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在所述支撑板上左右滑动,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间距能进行调整,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能对不同尺寸的所述通风管进行固定,进一步通过所述限位构件的限位作用,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对所述通风管进行限位,从而使所述通风管在工作过程中不易晃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墙体与固定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构件与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的通风管与防尘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
墙体、2
‑
通风管、3
‑
固定组件、4
‑
防尘组件、31
‑
吊杆、32
‑
支撑板、33
‑
第一固定板、34
‑
第二固定板、35
‑
限位构件、36
‑
滑动构件、41
‑
过滤网、42
‑
清理构件、100
‑
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321
‑
滑槽、351
‑
第一限位座、352
‑
第二限位座、36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通风管、固定组件和防尘组件;所述通风管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防尘组件与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吊杆、支撑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构件和滑动构件,所述吊杆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墙体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吊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吊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吊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通风管配合,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过滤网和清理构件,所述过滤网与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内部;所述清理构件与所述通风管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过滤网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构件包括清洁毛刷和转动杆,所述清洁毛刷与所述过滤网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通风管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清洁毛刷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通风管靠近所述清洁毛刷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通风管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肖继攀,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控环技术研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