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包括注水口、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接线端子、螺旋三角钢带、出水孔、钻体、钻头、摇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组成。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端焊接在摇杆中心,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钻体、钻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连接;钻体为空心结构,其上部为注水口,四周打孔形成出水孔;螺旋三角钢带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环绕焊接在钻体上,构成一旋进式钻体,在钻体最上端焊接一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试验耗时长、耗材严重、需多次试验等弊端,不仅体积小,自重较轻,携带和使用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减少试验时间,节约试验的人力及物力成本。人力及物力成本。人力及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变电站、避雷器、杆塔等建筑物接地试验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随着电气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电气设备外壳的绝缘层有可能老化失效,从而造成电气设备外壳带电,人体接触到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会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在雷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将雷电能量导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电气设备的外壳需要设置可靠接地装置,在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将其导入大地,避免人体受到电击伤害。
[0003]实际工业生产中,尤其是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独立避雷针、铁塔等都必须进行可靠接地。
[0004]在新的变电站、独立避雷针、铁塔建成后,需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常因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导电不良等原因,造成测试时间长,测试数据不准等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解决现有试验方法的弊端,减少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数据准确率及其效率。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包括注水口(1)、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接线端子(3)、螺旋三角钢带(4)、出水孔(5)、钻体(6)、钻头(7)、摇杆(8)、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9)组成。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端(9)焊接在摇杆(8)中心,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钻体(6)、钻头(7)从上至下依次焊接连接;钻体(6)为空心结构,其上部为注水口(1),四周打孔形成出水孔(5);螺旋三角钢带(4)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环绕焊接在钻体(6)上,构成一旋进式钻体,在钻体(6)最上端焊接一接线端子(3)。
[0008]本技术摇杆(8)与接地极主体部分设计成分体式结构,方便运输和携带。
[0009]本技术钻体(6)设计有出水口,可进一步提高电流的导通和电压的测试。
[0010]本技术与主地网测试设备配套使用,包括测试仪器(11)、电源(10)、接地线(12)、电压电流测试线(13)、被测接地体连接线(14)、接地体(15)。测试仪器(11)连接到电源(10),测试仪器(11)通过被测接地体连接线(14)与接地体(15)连接,通过接地线(12)接地,并通过电流测试线(13)连接到钻体(6)的接线端子(3)。
[0011]本技术的测试操作过程是:先将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主体部分用力插入适当位置,用摇杆(8)的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9)与接地极主体部分的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对接,连接到接地极主体部分,用力缓慢旋入土壤至合适位置,取下摇杆(8)。
[0012]用电压电流测试线(13)分别连接到接地极的接线端子(3)和测试仪器(11)上,测
试仪器(11)通过接地线(12)与接地体(15)连接,可靠接地;将测试仪器(11)电源线接到电源(10)上。
[0013]本技术在安装完成后,按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若输出电流较小,可在注水口(1)中注入适量的水,直至输出电流满足试验条件。
[0014]本技术针对传统试验方法存在的弊端,基于对施工现场实用的考虑,提出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解决传统试验方法试验耗时长,耗材严重,需要多次试验等弊端,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不仅体积小,自重较轻,携带和使用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减少试验时间,节约试验的人力及物力成本。
[0015]本技术特点在于:(1)解决了在实际施工现场寻找接地极的困难性。由于施工现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很难找到合适长度的试验接地极供试验人员使用。本技术解决了施工现场理想试验接地桩难找的问题。本技术体积小,运输至施工现场,可单人携带,单人操作,方便使用。(2)解决了传统方法耗人力,难搬运的问题。传统的试验方法是利用多人携带大锤、多组角钢等进行现场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若接地极不符合或者此处无法继续进行试验时,无法拔出接地极,需要另换地点重新将新的接地极打入大地,这样就需要多人力搬运多组自制的接地极。本技术由于是旋进式的,亦可旋出,不仅不需要搬运大锤,同时只需携带一组接地极即可完成试验(3)解决了试验过程不理想的问题。传统试验过程中,在测试时,经常遇到由于土壤过于干燥,而无法加大测试电流的情况,从而导致试验结果不理想。本技术设计了出水孔,在土壤干燥的地段可正常使用,不必换位置。因此可减少材料的浪费,有利于环保。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可在较复杂的地理条件下使用,避免了现场寻找制作接地极的困难性,大大减少了试验人员的负重工作,解决了因土壤干燥从而无法试验的弊端,提高了试验准确性及其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
[0019]图中,1为注水口、2为旋紧卡口公、3为接线端子、4为螺旋三角钢带、5为出水孔、6为钻体、7为钻头、8为摇杆、9为螺旋卡口母、10为电源、11为测试仪器、12为接地线、13为电压电流测试线、14为被测接地体连接线、15为接地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将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包括注水口1、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接线端子3、螺旋三角钢带4、出水孔5、钻体6、钻头7、摇杆8、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9组成。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端9焊接在摇杆8中心,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钻体6、钻头7从上至下依次焊接连接;钻体6为空心结构,其上部为注水口1,四周打孔形成出水孔5;螺旋三角钢带4从上至下缠绕焊接在钻体6上,构成一螺旋式钻体,在钻体6最上端焊接一接线端子3。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操作过程是:先将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主体部分用力插入适当位置,用摇杆8的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9与接地极主体部分的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对接,连接到接地极主体部分,用力缓慢旋入土壤至合适位置,取下摇杆8。
[0023]用电压电流测试线13分别连接到接地极的接线端子3和测试仪器11上,测试仪器11通过接地线12与接地体15连接,可靠接地;将测试仪器11电源线接到电源10上。
[0024]本技术在安装完成后,按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若输出电流较小,可在注水口1中注入适量的水,直至输出电流满足试验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旋进主地网测试接地极,其特征是包括注水口(1)、正六边形螺旋卡口公(2)、接线端子(3)、螺旋三角钢带(4)、出水孔(5)、钻体(6)、钻头(7)、摇杆(8)、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9)组成;将正六边形螺旋卡口母端(9)焊接在摇杆(8)中心,将正六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星,熊帮贵,曹国钢,赵永余,吴组应,刘志刚,邓登炜,马鑫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