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56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包括:盲区目标采集单元、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信息提取单元、分级告警控制单元及告警单元;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息提取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与所述告警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驾驶员的操纵负担,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盲区安全。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盲区安全。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盲区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辅助驾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激增所引发的频繁交通事故愈发受到关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通勤效率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中以商用车为代表的大车因其引发的事故往往结果较为惨痛、影响恶劣而尤为受到关注。此类事故中,视线盲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解决车辆盲区碰撞问题一直是汽车安全技术的一个热点。
[0003]车辆的自身结构导致不可避免地存在视觉盲区,同时受到地形的影响、交叉路口建筑物的遮挡、其他交通工具的遮挡以及转弯时的内轮差效应也会形成视觉盲区。其中,车辆盲区主要分为:车头、车尾、车底、后视镜、A/B柱、转弯等盲区。尤其地,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时,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车辆A柱部分遮挡,产生视觉盲区。此外,当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注视前方时,由于视觉特性,驾驶员本身的视野会不自主的收窄加剧盲区,而当驾驶员短暂的转移注意力到盲点区域去观察是否存在危险,又造成无法集中注意力于车辆前方的状况,这种“顾此失彼”导致一系列交通事故发生。其中,车侧和车头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较大,因此车头和车侧盲区防碰是目前车辆盲区解决技术研究的重点。
[0004]车辆盲区防碰预警系统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缩窄车辆盲区,从而使驾驶员获得超视野的感知,以此提前预知危险来临,从而采取规避措施。商用车等大车因其驾驶舱位置高、轮距宽、车体长等因素导致的视觉盲区较一般车辆要大的多。因此,对于行人和骑自行车人等道路弱势群体VRU(Vulnerable road users,简称VRU,下同)来说,大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来源。当大车在转弯时,VRU很容易落入大车的视野盲区,从而面临严重的危险;对于驾驶员而言,转弯也都是危险的操作,常使他们感到压力。因此车辆盲区防碰预警系统能带来社会、司机、行人三方面的收益。
[0005]目前,主流车辆盲区应对技术盲区应对技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从车辆自身造型结构上入手,例如优化车辆A、B柱构型,尽可能减少盲区;第二类,依赖于道路基础设施的盲区缩小技术,例如弯道和路口的转角反光镜、地磁系统、车辆联网终端设备;第三类,车载盲区预警装置,例如依赖各类传感器的盲区障碍探索和反馈设备,以期利用传感器使驾驶员超视野感知。受限于车体结构、造型、安全法规等,第一类技术优化空间非常小,对商用车等大型车而言作用更加微弱;第二类技术,严重依赖于道路基础设施,转角镜、地磁系统在车侧有停车等情形下容易失效,此外转角镜还受到光线、雨水、雪雾等天气因素的严重影响,车联网设备依赖于卫星、网络等定位设备,迫于成本和现阶段车联网的低渗透率,难以大规模应用;第三种技术,由于自主性好、成本经济、效果好,从而受到各大技术提供商的青睐。
[0006]目前,市面的盲区预警系统的传感端无法实现盲区障碍物精确分类,不能有效区分VRU、车辆和其他低危险(建筑、栏杆、树木、垃圾桶等)目标,存在频繁虚警;简单的根据障碍物是否移动的过滤方案,又容易丧失对低速或静态VRU、车辆等重点目标的警觉造成漏
报。同时,当前的盲区预警系统的预警信息往往只能单向传递给驾驶员,促使驾驶员采取规避行为,无法对盲区行人等障碍物产生预警和行为劝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能够降低驾驶员的操纵负担,从更有效的实现盲区安全。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包括:盲区目标采集单元、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信息提取单元、分级告警控制单元及告警单元;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息提取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与所述告警单元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广角摄像头、至少一个宽角毫米波雷达和数据缓存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左后视镜上;第二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中央;第三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右后视镜上;第一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左后视镜上;第二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前脸中央处;第三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右后视镜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包括GPU图像处理器和MCU。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息提取单元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微型车载IMU;其中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同轴安装在转向柱上;所述微型车载IMU安装在车辆驾驶舱中部座椅下方。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包括车载MCU和存储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告警单元至少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一项:编程LED投影矩阵灯、语音蜂鸣播报器、车内语音播报器、频闪灯以及中央显示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编程LED投影矩阵灯设置在车辆驾驶舱外后方顶部两侧。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频闪灯设置在车辆两侧后视镜上。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语音蜂鸣播报器设置在车辆驾驶舱前方两侧靠近后视镜的位置。
[0018]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盲区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盲区内障碍物信息,通过目标融合计算单元将不同类型设备采集到的障碍物信息进行融合计算,使得目标识别更加精确。通过信息提取单元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分级告警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状态信息调整盲区并确定识别到的障碍物的危险等级,生成对应的分级告警指令,告警单元通过执行告警指令实现驾驶舱内和行人告警。本技术实施例相较单纯的基于超声波雷达的盲区预警系统,能显著提高盲区障碍物检测准确度,通过目标融合计算可以显著降低虚警和漏检概率。此外,组合式传感器系统不受天气光照等因素影响,可实现全天候、全工况下盲区鲁棒监测,提升盲区预警系统的场景适用性;本技术实施例能动态全面的反应盲区状况,对未来盲区类的VUR行为产生影响积极引导,能大大降低行人车辆等障碍物闯入盲区的造成的突发性,能进一步降低驾驶员的操纵负担,大幅度提升了预警
和避碰行为的反应时间,从更有效的实现盲区安全。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在车辆上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盲区目标采集单元、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信息提取单元、分级告警控制单元及告警单元;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连接;所述目标融合计算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息提取单元与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分级告警控制单元与所述告警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广角摄像头、至少一个宽角毫米波雷达和数据缓存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目标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左后视镜上;第二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中央;第三广角摄像头,设置在车辆的右后视镜上;第一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左后视镜上;第二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前脸中央处;第三宽角毫米波雷达,设置在车辆的右后视镜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盲区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成林国勇沈剑豪徐刚邓远志周阳李文杰谢智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