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窦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37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窦钳,包括钳体以及内窥镜组件;钳体包括操作端以及手术端;内窥镜组件包括连接线、摄像头以及换向套;连接线包括外包保护层、绝缘层、电线、换向组件以及控制套杆,摄像头与外包保护层远离操作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换向组件包括连接盘、中间连接件、固定盘、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为弹性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于中间连接件的两侧,第一连接件使连接盘与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第二连接件使连接盘与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本方案能使医护人员能清楚观察到鼻腔内不同部位的情况,本方案对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较快,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快速进行。利于医疗工作的快速进行。利于医疗工作的快速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窦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鼻窦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带有鼻内窥镜的鼻窦钳,其摄像头通常不能转向,导致现有的鼻窦钳通常无法很好地对鼻腔内侧的组织进行成像,当医生观察到画面边缘有较模糊的组织时,需要耗费较多精力才能清楚观察到组织,导致某些病变组织难以被发现、难以清楚观察到,这不利于医护工作的快速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窦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鼻窦钳,包括钳体以及内窥镜组件;所述钳体包括操作端以及手术端;所述内窥镜组件包括连接线、摄像头以及换向套;所述换向套与所述钳体的手术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换向套中并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换向套滑移连接,所述连接线穿出换向套,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连接线伸出所述换向套的一端,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手术端;所述连接线包括外包保护层、绝缘层、电线、换向组件以及控制套杆,所述摄像头与外包保护层远离所述操作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电线、控制套杆以及换向组件均被包裹于所述外包保护层中,所述换向组件套设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电线被包裹于所述绝缘层中,所述电线与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换向组件包括连接盘、中间连接件、固定盘、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电线穿过所述控制套杆、所述连接盘、所述固定盘以及所述中间连接件;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弹性构件,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外包保护层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套杆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设置为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第二连接件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0006]通过上述方案,在不需要摄像头倾向旁侧时,将摄像头靠近连接线一端的部分设置于换向套中,使换向组件完全进入换向套中,此时内窥镜组件整体呈直线状。当需要摄像头倾向旁侧时,医护人员推动控制套杆,使控制套杆推动换向组件运动,直至换向组件部分或全部离开换向套时,由于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弹性力的作用,连接盘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部分向固定盘运动,连接盘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部分向固定盘远离,并且由于连接盘与固定盘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件,使连接盘相较于固定盘倾斜,从而使摄像头倾向
旁侧,通过旋转控制套杆,可使摄像头进行转向,进而使摄像头能对更大的范围进行成像,使医护人员能清楚观察到鼻腔内不同部位的情况,本方案对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较快,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快速进行。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套远离所述操作端的开口设置有倒圆角。
[0008]通过上述方案,倒圆角能减少外包保护层的磨损。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固定盘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分布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周沿分布,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同一侧的所述辅助连接件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同一侧的所述辅助连接件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固定盘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0010]通过上述方案,辅助连接件起到辅助摄像头转向的作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套杆远离所述手术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动头,所述旋动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控制套杆的外径。
[0012]通过上述方案,旋动头较大的直径能使医护人员更容易旋动控制套杆。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动头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套杆远离所述手术端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包保护层,所述控制套杆伸出所述外包保护层的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齿条,所述钳体上转动连接有推进轮,所述推进轮设置为齿轮,所述推进轮与齿条啮合并且机械传动。
[0015]通过上述方案,医生可通过旋动推进轮,控制套杆的前进和后退。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镜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内窥镜组件对称设置于钳体的两侧。
[0017]通过上述方案,两组内窥镜组件能分别观察钳体两侧的组织。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能使医护人员能清楚观察到鼻腔内不同部位的情况,本方案对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较快,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快速进行。
[0019]本技术用于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使用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线靠近摄像头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换向组件靠近摄像头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钳体;110、操作端;120、手术端;130、推进轮;200、连接线;210、外包保护层;220、绝缘层;230、电线;240、控制套杆;241、旋动头;242、齿条;250、换向组件;251、连接盘;252、中间连接件;253、固定盘;254、第一连接件;255、第二连接件;256、辅助连接件;
300、摄像头;400、换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7]参照图1至图4,一种鼻窦钳,包括钳体100以及内窥镜组件。
[0028]钳体100包括操作端110以及手术端120,手术端120设置有两个钳头、钳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窦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100)以及内窥镜组件;所述钳体(100)包括操作端(110)以及手术端(120);所述内窥镜组件包括连接线(200)、摄像头(300)以及换向套(400);所述换向套(400)与所述钳体(100)的手术端(1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200)穿设于所述换向套(400)中并且所述连接线(200)与所述换向套(400)滑移连接,所述连接线(200)穿出换向套(400),所述摄像头(300)安装于所述连接线(200)伸出所述换向套(400)的一端,所述摄像头(300)位于所述手术端(120);所述连接线(200)包括外包保护层(210)、绝缘层(220)、电线(230)、换向组件(250)以及控制套杆(240),所述摄像头(300)与外包保护层(210)远离所述操作端(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220)、电线(230)、控制套杆(240)以及换向组件(250)均被包裹于所述外包保护层(210)中,所述换向组件(250)套设于所述绝缘层(220),所述电线(230)被包裹于所述绝缘层(220)中,所述电线(230)与摄像头(300)电性连接;所述换向组件(250)包括连接盘(251)、中间连接件(252)、固定盘(253)、第一连接件(254)以及第二连接件(255);所述绝缘层(220)以及所述电线(230)穿过所述控制套杆(240)、所述连接盘(251)、所述固定盘(253)以及所述中间连接件(252);所述连接盘(251)与所述摄像头(300)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252)设置于所述连接盘(251)以及所述固定盘(253)之间,所述中间连接件(2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盘(251)以及所述固定盘(253)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252)为弹性构件,所述固定盘(253)与所述外包保护层(21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套杆(240)与所述固定盘(2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5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55)相对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件(252)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2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盘(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隽王凯施思斯白晶于青青郭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