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包括环形基座,在环形基座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内侧均安装固定有环形主水管,在上部的环形主水管的内侧以及下部的环形主水管的内侧均安装有多个平直分水管,各平直分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在的环形主水管贯通连接,在上部的各平直分水管与下部的各平直分水管之间安装有多个挡水板,在上方各平直分水管的底部、下方各平直分水管的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清洗喷嘴,清洗喷嘴位于挡水板之间;挡水板包括中部带有至少一个弧形部的板体,板体的上部边缘与上方各平直分水管连接、下部边缘与下方各平直分水管连接,在板体的下部侧方设有截留挡板,在弧形部的高点设有凸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挡水除雾效率高。水除雾效率高。水除雾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洗涤塔是一种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它是在可浮动填料层气体净化器的基础上改进而产生的,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除尘等方面的处理,净化效果很好。洗涤塔的工作原理是:让废气与循环流动的洗涤液充分接触,以吸附废气中所含的酸性、碱性污物以及粉尘成分,洗涤后废液收集至集水槽中,再排放至废水系统处理进行深度处理,通常情况下,洗涤塔选取喷淋清洗的方式,循环流动的洗涤液雾化喷淋后与废气接触,提升洗涤液与废气接触的充分性,保证洗涤效果。
[0003]流经洗涤塔内的废气经洗涤处理后经排气口排出并向后续的处理设备流动,由于气流中含有洗涤液液滴和颗粒物杂质,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外排的废气进行除雾处理,通过除雾处理去除废气中的液滴和颗粒物成分。对废气进行除雾处理能够截留废气中混入的洗涤液,同时避免混入的液滴和颗粒物成分对后续的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0004]通常情况下,通过在洗涤塔内、喷淋清洗组件的上方设置挡水装置实现前述除雾处理。现有技术中,挡水装置通常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多个挡水板,整个挡水装置安装固定在洗涤塔内。洗涤后的废气上行途中从挡水板之间的空隙通过,通过挡水板对废气提供的挡水作用实现液滴和颗粒物的截留。现有的挡水装置由于挡水板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对废气中的液滴和颗粒物的截留去除效果较差,即除雾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的运行之后,挡水板的表面通常粘附污渍(颗粒物在挡水板的表面吸附沉淀、洗涤液中的部分组分在挡水板的表面沉淀结晶等),前述污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挡水板之间的空隙变窄,同时挡水板上的挡水结构被覆盖,导致除雾效率进一步降低。
[0005]因此,需要对挡水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解决前述挡水除雾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挡水除雾效率高的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
[0007]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洗涤塔筒体内的环形基座,在环形基座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内侧均安装固定有环形主水管,在上部的环形主水管的内侧以及下部的环形主水管的内侧均安装有多个平直分水管,各平直分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在的环形主水管贯通连接,在上部的各平直分水管与下部的各平直分水管之间安装有多个挡水板,挡水板之间形成废气流通通道,在上方各平直分水管的底部、下方各平直分水管的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清洗喷嘴,清洗喷嘴位于挡水板之间;挡水板包括中部带有至少一个弧形部的板体,板体的上部边缘与上方各平直分水管连接、下部边缘与下方各平直分水管连接,在板体的下部侧方设有截留挡板,在弧形部的高点设有凸棱。
[0008]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与现有的挡水装置相比,本技术中优化了挡水板的结构并为挡水板配置了清洗组件。通过在挡水板的板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弧形部,并且在板体下部的侧方设置截留挡板、在弧形部的高点位置设置凸棱,令流经挡水板的废气气流中相对较重的液滴和颗粒物被截留挡板结构和凸棱结构有效截留,截留的液滴和颗粒物汇流后向下滴落,同时挡水板之间形成的波浪形通道增强了气流中液滴和颗粒物与板体之间接触撞击的情况,保证了废气除雾的高效性。
[0010]通过设置由环形主水管、平直分水管和清洗喷嘴等构成的清洗组件,实现了通过从洗涤塔外部向内部送入高压清洗用水、高压清洗用水经由清洗喷嘴向挡水板表面喷淋清洗的技术效果,通过定期执行喷淋清洗作业有效去除挡水板表面的污渍,尤其是积存在截留挡板和凸棱位置的污渍,有效保证了挡水板表面的轮廓形状,同时保证挡水板之间气流通道的通畅性,因此本技术中的挡水装置在洗涤塔较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能够保持挡水除雾的高效性。
[0011]本技术中的挡水装置自成单元,便于以整体的形式向洗涤塔的内部进行安装,同时整个挡水装置能够进行便捷的拆装维护。
[0012]优选地:挡水板为铝合金材质,一体挤出成型得到;在板体的顶部设有平直段构成上嵌合边板、底部设有平直段构成下嵌合边板;在上方各平直分水管的底部和下方各平直分水管的顶部均设有嵌合卡槽,上嵌合边板和下嵌合边板分别落入相应的嵌合卡槽内。
[0013]优选地:环形主水管的截面为矩形形状,在环形基座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内侧内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主水管设置在相应的环形安装槽内;在环形主水管上安装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采用连接螺钉与环形基座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平直分水管的截面为矩形形状,其底壁的厚度大于顶壁和侧壁的厚度,嵌合卡槽设置在底壁上,在底壁上还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喷嘴安装孔,清洗喷嘴安装在喷嘴安装孔内。
[0015]优选地:各平直分水管互相平行,上方的各平直分水管之间、下方的各平直分水管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6]优选地:平直分水管上相邻两个嵌合卡槽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喷嘴安装孔的距离相等。
[0017]优选地:在上部的环形主水管和下部的环形主水管上均安装有进水管,在环形基座上设有窗口且进水管从窗口上向外伸出;在进水管的外端安装有管路接头。
[0018]优选地:在环形基座的外壁上还设有多个垫圈槽,在各垫圈槽内设有环形垫圈。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
‑
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虚线内位置的B
‑
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挡水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中平直分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向洗涤塔内部安装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环形基座;1
‑
1、垫圈槽;1
‑
2、窗口;2、环形垫圈;3、环形主水管;4、连接板;5、连接螺钉;6、平直分水管;6
‑
1、嵌合卡槽;6
‑
2、喷嘴安装孔;7、挡水板;7
‑
1、板体;7
‑
2、截留挡板;7
‑
3、弧形部;7
‑
4、上嵌合边板;7
‑
5、凸棱;7
‑
6、下嵌合边板;8、进水管;9、管路接头;10、清洗喷嘴;11、洗涤塔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8]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洗涤塔筒体11内的环形基座1,挡水装置的其它部件在环形基座1上安装固定。通常情况下,挡水装置在洗涤塔内安装在喷淋洗涤组件的上方,完成洗涤后含洗涤液液滴和颗粒物的废气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固定在洗涤塔筒体(11)内的环形基座(1),在环形基座(1)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内侧均安装固定有环形主水管(3),在上部的环形主水管(3)的内侧以及下部的环形主水管(3)的内侧均安装有多个平直分水管(6),各平直分水管(6)的两端分别与所在的环形主水管(3)贯通连接,在上部的各平直分水管(6)与下部的各平直分水管(6)之间安装有多个挡水板(7),挡水板(7)之间形成废气流通通道,在上方各平直分水管(6)的底部、下方各平直分水管(6)的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清洗喷嘴(10),清洗喷嘴(10)位于挡水板(7)之间;挡水板(7)包括中部带有至少一个弧形部(7
‑
3)的板体(7
‑
1),板体(7
‑
1)的上部边缘与上方各平直分水管(6)连接、下部边缘与下方各平直分水管(6)连接,在板体(7
‑
1)的下部侧方设有截留挡板(7
‑
2),在弧形部(7
‑
3)的高点设有凸棱(7
‑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洗涤塔挡水装置,其特征是:挡水板(7)为铝合金材质,一体挤出成型得到;在板体(7
‑
1)的顶部设有平直段构成上嵌合边板(7
‑
4)、底部设有平直段构成下嵌合边板(7
‑
6);在上方各平直分水管(6)的底部和下方各平直分水管(6)的顶部均设有嵌合卡槽(6
‑
1),上嵌合边板(7
‑
4)和下嵌合边板(7
‑
6)分别落入相应的嵌合卡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彭定志,
申请(专利权)人: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