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90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包括吊架本体,吊架本体上装配固定有主供风单元、辅助供风单元、以及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和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锥形减振吊装组成;该模块吊架结构通过锥形减振吊装组成与车体底架边梁连接;主供风单元、辅助供风单元、主供风单元用风缸、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依次布置并固定于吊架本体上;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沿吊架本体的四周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架结构解决了新型动车组结构设计中的模块化和轻量化需求,模块集成度高,对外接口统一有利于制动系统管路结构的设计,兼顾检修维护需求,部件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设计及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客车
,尤其涉及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的供风以及制动系统中均设置主供风单元,另外带受电弓的车辆还设置了辅助供风单元用以在总风压力低的情况下提供升弓用风。目前动车组的主供风单元和辅助供风单元普遍采用单独吊装的方式,而整体的重量大,车下设备布置占用空间较大,集成度不高,不利于模块化设计。
[0003]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主供风单元、辅助供风单元以及对应风缸的合理布置,拆卸便捷、具有减振结构以提高吊架的疲劳寿命的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该模块吊架结构包括:
[0007]吊架本体,所述吊架本体上装配固定有主供风单元、辅助供风单元、以及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和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
[0008]锥形减振吊装组成;
[0009]该模块吊架结构通过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与车体底架边梁连接;
[0010]所述主供风单元、辅助供风单元、主供风单元用风缸、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依次布置并固定于所述吊架本体上;
[0011]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沿所述吊架本体的四周均匀布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吊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形成有主供风单元安装区、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以及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供风单元通过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与所述吊架本体装配固定于所述主供风单元安装区;
[0014]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处具有间隔布置的装配梁,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通过所述装配梁装配固定于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
[0015]所述辅助供风单元通过紧固件装配固定于所述吊架本体的所述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
[0016]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装配固定于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
[0017]所述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和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形成于所述吊架本体的一侧。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包括:
[0019]紧固连接所述吊架本体和所述主供风单元的第一螺栓;以及
[0020]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栓防松螺母;
[0021]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吊架本体的连接处具有平垫圈;
[0022]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主供风单元的连接处具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外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包括:
[0024]支座,所述支座呈由上至下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0025]穿过所述支座并连接所述吊架本体和所述支座的第二螺栓;
[0026]所述第二螺栓的上端安装有防松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下部安装有锥形弹性橡胶块;
[0027]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吊架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厚垫圈,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锥形弹性橡胶块的连接处安装有平垫圈。
[002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下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0029]所述锥形弹性橡胶块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部分嵌入所述支座内。
[0030]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上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0031]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三螺栓;
[0032]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支座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块。
[0033]进一步的,所述吊架本体的侧面被配置为镂空结构。
[0034]进一步的,所述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的数量为六组;
[0035]六组所述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沿所述主供风单元的周向间隔布置。
[00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本技术的吊架结构解决了新型动车组结构设计中的模块化和轻量化需求,模块集成度高,对外接口统一有利于制动系统管路结构的设计,兼顾检修维护需求,部件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设计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的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的锥形减振吊装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吊架本体;2、主供风单元;3、主供风单元用风缸;4、辅助供风单元;5、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6、锥形减振吊装组成;7、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8、支撑块;9、防松螺母;10、平垫圈;
[0045]101、主供风单元安装区;102、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3、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104、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5、装配梁;106、镂空结构;
[0046]601、支座;602、第二螺栓;603、锥形弹性橡胶块;604、大垫圈;605、插口垫;606、厚垫圈;607、第三螺栓;
[0047]701、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49]参见图1~图4所示;
[0050]本技术的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该模块吊架结构包括:
[0051]吊架本体1,吊架本体1上装配固定有主供风单元2、辅助供风单元4、以及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和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
[0052]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
[0053]该模块吊架结构通过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与车体底架边梁连接;
[0054]主供风单元2、辅助供风单元4、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依次布置并固定于吊架本体1上;
[0055]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沿吊架本体1的四周均匀布置。
[0056]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主供风单元2和辅助供风单元4、以及两者的附属设备的合理布置的吊架结构;其包括吊架本体1,以及装配在吊架本体1不同位置的主供风单元2、辅助供风单元4、以及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和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其中,为了能够提高吊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吊架结构包括:吊架本体(1),所述吊架本体(1)上装配固定有主供风单元(2)、辅助供风单元(4)、以及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和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该模块吊架结构通过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与车体底架边梁连接;所述主供风单元(2)、辅助供风单元(4)、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依次布置并固定于所述吊架本体(1)上;所述锥形减振吊装组成(6)沿所述吊架本体(1)的四周均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形成有主供风单元安装区(101)、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2)、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4)以及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风单元(2)通过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7)与所述吊架本体(1)装配固定于所述主供风单元安装区(101);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2)处具有间隔布置的装配梁(105),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3)通过所述装配梁(105)装配固定于所述主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2);所述辅助供风单元(4)通过紧固件装配固定于所述吊架本体(1)的所述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103);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5)装配固定于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4);所述辅助供风单元安装区(103)和所述辅助供风单元用风缸安装区(104)形成于所述吊架本体(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风单元紧固件组成(7)包括:紧固连接所述吊架本体(1)和所述主供风单元(2)的第一螺栓(701);以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龙亢磊王磊王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