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83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气浮处理领域。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包括池体、水泵、溶气罐、释放器,池体包括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配水区、气浮接触区、气浮反应区与刮渣器,混凝反应区与絮凝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混凝反应区有进水口,絮凝反应区通过第一溢流板隔离成两个容腔,第一隔板下部有连接混凝反应区与絮凝反应区的第一容腔联通的通孔,絮凝反应区的第二容腔有出水口,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与配水区通过第二隔板隔离,第二隔板、横向隔板、纵向隔板围成配水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孔口阻力构成大阻力配水的原理设计配水区,优化气浮接触区进水均匀稳定性。区进水均匀稳定性。区进水均匀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气浮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含油乳化废水或废乳化液是钢铁冷轧行业中常见的一种污水。这种污水中含有乳化剂,属于水包油型乳化体系,主要成分为机械油、皂类、乳化剂、消泡剂、润滑防腐剂、可溶性有机物、金属切削物和固体悬浮物,还含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稳定剂、乳化油等。常用于处理这种废乳化液的工艺流程为:调节

破乳

中和

混凝气浮

纸袋过滤

超滤

汇入碱油废水调节池并去往生化系统。对于含油泥量较高的废乳化液,由于滤纸及超滤膜堵塞严重,通量大幅缩减,处理工艺中通常省去纸袋过滤与超滤工序,直接进入碱油废水调节池。因此为使后续处理工序及生化系统平稳运行,混凝气浮设备应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
[0003]混凝气浮作为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物。其中混凝气浮一体化的设备由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受到广泛青睐。但现常采用的混凝气浮设备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混凝反应区与气浮接触区衔接结构较为简单,经多级折流混凝后直接由单侧出水,导致气浮接触区内配水不均匀,且分离区液面出现明显折流现象,另一方面,受排放源周期排放的特点工艺多为间歇式运行,导致管路、溶气罐底部随废水硬度、杂质含量趋增而积垢严重,溶气水回流携带杂质经减压释放后极易粘附并堵塞释放器;且由于所处理的乳化液水质复杂,混凝气浮出水仍有部分悬浮物,回流水流经溶气罐时极易黏挂杂质,堵塞鲍尔环填料,降低溶气效率。这些弊端不仅影响工艺气浮效果,且加重了人工清理检修的工作频次,不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水均匀,持续高效的混凝气浮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包括池体1、水泵2、溶气罐3、释放器4,池体1包括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配水区9、气浮接触区10、气浮反应区11与刮渣器12,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混凝反应区7有进水口,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溢流板隔离成两个容腔,第一隔板下部有连接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的第一容腔联通的通孔,絮凝反应区8的第二容腔有出水口13,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与配水区9通过第二隔板隔离,第二隔板、横向隔板14、纵向隔板15围成配水区9,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上有孔16,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通过第二溢流板隔离,配水区9通过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与气浮接触区10隔离,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共同组成气浮区,气浮区的上部有刮渣器12,溶气罐3的底部通过回流管5连接分配管6和排空管19,分配管6上有第一阀门17,排空管19上有第二阀门18,分配管6尾部连接释放器4,气浮反应区12内部有集水管24,集水管24通过水泵2从溶气罐3上部连接到溶气罐3,溶气罐3上部还通过第三阀门22连接外界气源。
[0006]溶气罐3中装有填料20。
[0007]气浮反应区11底部通过第四阀门23连接碱油废水调节池。
[0008]横向隔板14与气浮接触区10底部有间隙。
[0009]释放器4为一个喷嘴,释放器4数量与纵向隔板15上的孔16数量相同,每个喷嘴的口部对准纵向隔板15上的一个孔16。
[0010]刮渣器12为电动机驱动的在气浮反应区11液面上往复摆动的一根横向梁。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孔口阻力构成大阻力配水的原理设计配水区,优化气浮接触区进水均匀稳定性,使絮凝反应区出水絮体与回流溶气气泡接触充分,避免出现接触区溶气水过载和空载现象,有效改善了混凝气浮池处理效果,且由于设计为垂向流,可充分利用废水油泥的自重,减少淤堵,维护方便。
[0012]通过在回流管末端加设由阀门控制的排空管,不仅可用于间歇运行设备工作初期对杂质的及时排空,起到保护释放器的作用,且可构成冲洗管路系统,实现对溶气罐填料的在线碱洗,大大提升了清洗填料的方便性及时效性,能耗低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5]其中, 1、池体,2、水泵,3、溶气罐,4、释放器,5、回流管,6、分配管,7、混凝反应区,8、絮凝反应区,9、配水区,10、气浮接触区,11、气浮反应区,12、挂渣器,13、出水口,14、横向隔板,15、纵向隔板,16、孔,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排空管,20、填料,21、液位传感器,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是在现有混凝气浮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包括池体1、水泵2、溶气罐3、释放器4,池体1包括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配水区9、气浮接触区10、气浮反应区11与刮渣器12,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混凝反应区7有进水口,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溢流板隔离成两个容腔,第一隔板下部有连接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的第一容腔联通的通孔,液体通过混凝反应区7通过第一隔板下部的通孔进入絮凝反应区8的第一容腔,液体从第一溢流板上部从絮凝反应区8的第一容腔流入絮凝反应区8的第二容腔,絮凝反应区8的第二容腔有出水口13,液体通过絮凝反应区8的第二容腔的出水口进入配水区9,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与配水区9通过第二隔板隔离,第二容腔的出水口在第二隔板上,第二隔板、横向隔板14、纵向隔板15围成配水区9,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上有孔16,可供液体出入,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通过第二溢流板隔离,液体从气浮接触区10溢流进入气浮反应区11,配水区9通过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与气浮接触区10隔离,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共同组成气浮区,气浮区的上部有刮渣器12(采用现有技术的),溶气罐3的底部通过回流管5连接分配管6和排空管19,分配管6上有第一阀门17,排空管19上有第二阀门18,分配管6尾部连接释放器4,气浮反应区12内部有集水管24,集水管24通过水泵2从溶气罐3上部连接到溶气罐3,溶气罐3上部还通过第三阀门22连接外界气源。
[0017]溶气罐3中装有填料20。
[0018]气浮反应区11底部通过第四阀门23连接碱油废水调节池。
[0019]横向隔板14与气浮接触区10底部有间隙。
[0020]释放器4为一个喷嘴,释放器4数量与纵向隔板15上的孔16数量相同,每个喷嘴的口部对准纵向隔板15上的一个孔16。
[0021]刮渣器12为电动机驱动的在气浮反应区11液面上往复摆动的一根横向梁。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隔板14宽0.2m,距池底高度为0.2m,孔16数量及横向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水泵(2)、溶气罐(3)、释放器(4),池体(1)包括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配水区(9)、气浮接触区(10)、气浮反应区(11)与刮渣器(12),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混凝反应区(7)有进水口,絮凝反应区(8)通过第一溢流板隔离成两个容腔,第一隔板下部有连接混凝反应区(7)与絮凝反应区(8)的第一容腔联通的通孔,絮凝反应区(8)的第二容腔有出水口(13),混凝反应区(7)、絮凝反应区(8)与配水区(9)通过第二隔板隔离,第二隔板、横向隔板(14)、纵向隔板(15)围成配水区(9),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上有孔(16),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通过第二溢流板隔离,配水区(9)通过横向隔板(14)和纵向隔板(15)与气浮接触区(10)隔离,气浮接触区(10)和气浮反应区(11)共同组成气浮区,气浮区的上部有刮渣器(12),溶气罐(3)的底部通过回流管(5)连接分配管(6)和排空管(19),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培俭张泽林柳江王瑞红贾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