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45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包括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液冷下盖的流道中充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吸收热源的热量,然后在中盖上进行热交换并降温,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共同构成均温板。均温板和底部的液冷下盖相结合,使得整体的温度是均匀的,冷却介质所经过的路径上均不会有特别高温的区域。石墨烯导热层导热性能好、导热均匀、质量轻,在实现高导热性、整体均温性的同时还能降低重量,适用于更多的使用环境,且不受重力影响。此外,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的都采用焊接工艺连接为一整体,强度更大,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组件
,尤其是指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导热系数为5300W/m
·
K,常见金属铜导热系数为401W/m
·
K,铝导热系数为237W/m
·
K,铁导热系数为80W/m
·
K;石墨烯的导热系数远大于常见金属。
[0003]受制于石墨烯本身结构强度因素,石墨烯无法单独使用,需贴附其他材料上使用,但是常见金属受导热系数限制无法做到高导热性和整体均温性。
[0004]传统的散热组件,为了提高传导的热量,往往会增加金属的用量,然而金属本身质量密度大,重量变大会限制散热组件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其不但具有高导热性和整体均温性,而且质量较轻,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包括液冷下盖,所述液冷下盖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流道;所述流道设内充有冷却介质;中盖,焊接于所述液冷下盖;所述中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注液口,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流道;上盖,焊接于所述中盖;所述中盖和上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石墨烯导热层,且中盖和上盖压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若干个支撑柱,穿过所述石墨烯导热层上的支撑柱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焊接于上盖,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焊接于中盖。
[0008]优选的,所述流道呈弯曲形状设置,且所述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注液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柱连接中盖。
[0010]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导热层为石墨烯纸。
[0011]优选的,所述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为金属材料制作的配件。
[0012]优选的,所述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为铝或者铜制作的配件。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纵横分布地穿过所述石墨烯导热层上的支撑柱孔。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支撑柱孔为长圆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包括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液冷下盖的流道中充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吸收热源的热量,然后在中盖上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中盖的热量被石墨烯导热层传递到上盖进行散热。由于石墨烯导热层导热性能好、导热均匀、质量轻,因此实现高导热性和整体均温性的同时还能降低重量,能适用于更多的环境。液冷下盖、中盖、上盖、支撑柱的都采用焊接工艺连接为一整体,因此强度
更大,更安全。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共同构成均温板。因此,通过表面的均温板和底部的液冷下盖相结合,使得温度是均匀的,冷却介质所经过的路径均不会有特别高温的区域。
[0016]此外,连接柱连接中盖,使得流道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会变形。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0]附图标识说明:
[0021]10、液冷下盖
ꢀꢀ
11、流道
[0022]12、中盖
ꢀꢀꢀꢀꢀꢀ
13、注液口
[0023]14、上盖
ꢀꢀꢀꢀꢀꢀ
15、石墨烯导热层
[0024]16、支撑柱
ꢀꢀꢀꢀ
17、支撑柱孔
[0025]1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
[0027]其中,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构成均温板。表面的均温板和底部的液冷下盖相结合,使得温度是均匀的,冷却介质所经过的路径均不会有特别高温的区域,从而也不用担心某一处特别高温,导致冷却介质会把高温区的热量带到低温区的问题。
[0028]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包括液冷下盖10,所述液冷下盖10上设置有有至少一条流道11,流道11设内充有冷却介质;中盖12,焊接于所述液冷下盖10,中盖12上设置有若干个注液口13,所述注液口 13连通所述流道11;上盖14,焊接于所述中盖12;所述中盖12和上盖14 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石墨烯导热层15,且中盖12和上盖14压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15;若干个支撑柱16,穿过所述石墨烯导热层15上的支撑柱孔 17;所述支撑柱16的一端焊接于上盖14,所述支撑柱16的另一端焊接于中盖12。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导热层15为石墨烯纸。石墨烯纸的层数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设置多层。石墨烯导热层15之间,石墨烯导热层15与中盖 12之间,石墨烯导热层15与上盖14之间设置导热胶,进一步提高导热效率。其中,所述液冷下盖10、中盖12、上盖14、支撑柱16为金属材料制作的配件。优选的,所述液冷下盖10、中盖12、上盖14、支撑柱16为铝或者铜制作的配件。工作原理:液冷下盖10接触热源吸收热量,流道11 中的冷却介质吸收热源热量,然后在中盖12进行热交换并降温。注液口13 优选设置两个,分别连接在流道11的首尾两端,便于流道11中的冷却介质流动,提高散热效率。中盖12的热量被石墨烯导热层15高效、快速,均匀地传递到上盖14进行散热。石墨烯导热层15被中盖12和上盖14压紧,支撑柱16为中盖12和上盖14提供支撑。由于石墨烯导热层15的导热性能好、导热均匀、质量轻,且不会受重力影响,因此实现高导热性和整体均温性的同时还能降低重量,能适用于更多的环境。液冷下盖10、中盖12、上盖14、支撑柱
16的都采用焊接工艺连接为一整体,因此强度更大,更安全。其中,焊接工艺优选采用扩散焊进行连接。中盖、上盖、支撑柱、石墨烯导热层共同构成均温板。液冷下盖的热量被均温板所吸收并迅速地进行散热,使得整体温度是均匀的,冷却介质所经过的路径上均不会有特别高温的区域,从而也不用担心某一处特别高温,导致冷却介质会把高温区的热量带到低温区的问题。
[0029]优选的,所述流道11呈弯曲形状设置,且所述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注液口。弯曲形状的流道能增加流道的长度,有利于注入更多的冷却介质,具有更好的均热效果,能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或者乙醇,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冷却介质。流道11可以设置为 W形、V形、波浪形等多种形状,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0030]进一步地,所述流道11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柱18连接中盖12。连接柱18焊接在中盖12,使得流道11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会变形。连接柱18的焊接工艺优选采用扩散焊进行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下盖,所述液冷下盖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流道;所述流道内充有冷却介质;中盖,焊接于所述液冷下盖;所述中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注液口,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流道;上盖,焊接于所述中盖;所述中盖和上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石墨烯导热层,且中盖和上盖压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若干个支撑柱,穿过所述石墨烯导热层上的支撑柱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焊接于上盖,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焊接于中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呈弯曲形状设置,且所述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注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液冷板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均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华创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