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00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第二风冷式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集水槽、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第三空气腔室和设备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水效率高,且制水耗能少,制水能力强,日制水量可达380升/天,解决了缺电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属于空气制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淡水资源储备越来越少。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7
×
1012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淡水供给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山区和农村地区,长途运输饮用水成本较高;对于特殊地区如沙漠、海岛或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等,获取直饮水难度较大,净水技术尚未成熟,净水成本较高。因此,空气直接制取安全饮用水对保障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0003]现有的小型空气制水装置,需要连接市电运行,制水效率高达2.5度电/升,制水效率低,制水量较小,不适用偏远缺电地区,制水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可以高效率地从空气中制取水,制水成本低,制水量大。
[0005]本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第二风冷式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集水槽、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第三空气腔室和设备箱体,其中,
[0007]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回流隔板、出风口挡板、空气流道下隔板、空气流道上隔板、设备箱体外壳;所述设备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和空气流道下隔板,所述设备箱体外壳内部中间设有回流隔板,且所述回流隔板与所述空气流道上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回流隔板、空气流道下隔板和空气流道上隔板将设备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气腔室,包括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且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腔室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下方;
[0008]所述第一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第三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回流隔板上,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之间;
[0009]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安装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三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
[0010]所述集水槽倾斜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中,且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和第二新型换热
器下方,且所述集水槽的倾斜下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
[0011]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第二风冷式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均与螺栓紧固的方式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设置在空气流道下隔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一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一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管路;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二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管路。
[0012]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和出风口轴流式风机均有四个。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冷芯和若干六边形肋板组,若干组六边形肋板组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之间,且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分别与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焊接固定,若干组所述六边形肋板组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所述冷芯安装在所述冷芯安装通道内,所述冷芯上设有冷媒进口管道和冷媒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和第二新型换热器结构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共有六个。
[0015]优选地,所述集水槽水平倾斜15
°
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中。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制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制水效率高,且制水耗能少,制水能力强,日制水量可达380升/天,解决了缺电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制水装置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制水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设备箱体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换热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再循环轴流风机203、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第一膨胀阀211、第二膨胀阀212、集水槽213、第一空气腔室214、第二空气腔室215、第三空气腔室216、水处理装置300、进风口挡板801、回流隔板802、出风口挡板803、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804、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805、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806、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807、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空气流道上隔板809、设备箱体外壳810、水处理装置300、左端盖900、右端盖1000、冷芯1100、六边形肋板组1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再循环轴流风机203、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第一膨胀阀211、第二膨胀阀212、集水槽213、第一空气腔室214、第二空气腔室215、第三空气腔室216和设备箱体,其中,
[0024]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801、回流隔板802、出风口挡板803、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空气流道上隔板809、设备箱体外壳810;所述设备箱体外壳810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809和空气流道下隔板808,所述设备箱体外壳810内部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第二风冷式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集水槽、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第三空气腔室和设备箱体,其中,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回流隔板、出风口挡板、空气流道下隔板、空气流道上隔板和设备箱体外壳;所述设备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和空气流道下隔板,所述设备箱体外壳内部中间设有回流隔板,且所述回流隔板与所述空气流道上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回流隔板、空气流道下隔板和空气流道上隔板将设备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气腔室,包括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且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腔室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下方;所述第一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第三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回流隔板上,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安装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三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集水槽倾斜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中,且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和第二新型换热器下方,且所述集水槽的倾斜下端与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欢白建波杨涛孙磊厚王润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