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95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采用下层楼盖、若干幕墙支撑、以及上层幕墙,所述上层幕墙包括三角形网格状框架以及若干三角形幕墙板,所述三角形幕墙板设置于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三角形网格内,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通过若干幕墙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层楼盖上,通过改变各幕墙支撑的高度改变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造型,使得各片三角形幕墙板的角度出现变化,达到以直代曲的视觉效果,实现建筑设计中的自由曲面的找形,并且,通过双层屋面幕墙设计即分成下层楼盖和上层幕墙,实现建筑造型功能与防水、保温等屋面围护结构功能的分离,在便于施工、受力简明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施工、节省工期及屋面自由曲面的美观要求。节省工期及屋面自由曲面的美观要求。节省工期及屋面自由曲面的美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领域,涉及大跨建筑结构自由曲面屋面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公共建筑、大跨建筑领域、有很多涉及到自由曲面屋盖的建筑设计需求。在传统的设计施工方法中,主要分为几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0003]使用自由曲面的混凝土屋盖施工:比如悉尼歌剧院、霍奇米洛克餐厅等,该类设计施工方法采用了大量的异形混凝土模板,不易在后续工程中周转,模板的浪费量很大,甚至自身模板可能都无法多次使用,此外模板的形状不规则,使得模板自身的成本也很高。
[0004]使用网架结构找形,可以比较好的使结构和建筑设计的曲线保持一致,但是这种方式施工过程中定位困难,需要工期长、需要焊接工人技术高,施工条件比较苛刻,并且建筑曲面形状不一定符合受力要求,可能网架网壳结构不能满足建筑形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技术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通过双层屋面幕墙设计即分成下层楼盖和上层幕墙,实现建筑造型功能与防水、保温等屋面围护结构功能的分离,在便于施工、受力简明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施工、节省工期及屋面自由曲面的美观要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包括:下层楼盖、若干幕墙支撑、以及上层幕墙,所述上层幕墙包括三角形网格状框架以及若干三角形幕墙板,所述三角形幕墙板设置于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三角形网格内,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通过若干幕墙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层楼盖上,通过改变各幕墙支撑的高度改变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造型。
[0008]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包括至少一个片区,所述片区包括若干相平行的条状主龙骨结构以及若干次龙骨,所述条状主龙骨结构由若干主龙骨依次连接而成,每个主龙骨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幕墙支撑支撑,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相邻的主龙骨的连接处通过两根次龙骨与相邻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的主龙骨的两端连接,形成用于设置所述三角形幕墙板的三角形网格。
[0009]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幕墙支撑包括短柱、短柱平台以及高度可调立柱,所述短柱平台设置于所述短柱上并将短柱密封,所述高度可调立柱设置于所述短柱平台上。
[0010]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高度可调立柱上设有设供螺栓穿越的长条孔,所述主龙骨上开设供螺栓穿越的通孔,通过螺栓将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高度可调立柱上。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高度可调立柱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长度的立柱。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片区,相邻片区的对应条状主龙骨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大于0小于180度的夹角。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还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铺设于下层楼盖上,所述下层楼盖为压型钢板保温楼盖,所述下层楼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压型钢板、吸音材料层、防火材料层以及顶层压型钢板。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所述主龙骨为矩形方钢,所述主龙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U形槽,所述U形槽的开口向外设置,主龙骨设置于两个U形槽的槽底之间,所述次龙骨的端部伸入对应U形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次龙骨与U形槽的两个侧壁相贴合。
[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当同一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相邻的两个主龙骨在同一直线,两个主龙骨一体成型;当同一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相邻的两个主龙骨不在同一直线,两个主龙骨独立成型并通过螺栓连接,且两个主龙骨之间设有相应角度的第一楔形垫块,当次龙骨与主龙骨构成一个大于0小于90的夹角时,在U形槽的槽底与主龙骨之间垫设第二楔形垫块,第二楔形垫块上开设供螺栓穿越的通孔。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中,屋脊处下方设置出屋面支撑,所述出屋面支撑的底部设置于主立柱上,所述出屋面支撑的上端向上穿越下层楼盖后支撑上层幕墙的中心龙骨,中心龙骨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三角形幕墙板连接。
[0017]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采用下层楼盖、若干幕墙支撑、以及上层幕墙,所述上层幕墙包括三角形网格状框架以及若干三角形幕墙板,所述三角形幕墙板设置于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三角形网格内,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通过若干幕墙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层楼盖上,通过改变各幕墙支撑的高度改变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造型,使得各片三角形幕墙板的角度出现变化,达到以直代曲的视觉效果,实现建筑设计中的自由曲面的找形,并且,通过双层屋面幕墙设计即分成下层楼盖和上层幕墙,实现建筑造型功能与防水、保温等屋面围护结构功能的分离,在便于施工、受力简明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施工、节省工期及屋面自由曲面的美观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双层屋面幕墙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2为双层屋面幕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双层屋面幕墙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双层屋面幕墙结构的屋脊处剖视示意图。
[0023]图5为主龙骨和次龙骨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的B向示意图。
[0025]图中:1

下层楼盖、11

底层压型钢板、12

吸音材料层、12防火材料层、13

顶层压型钢板、2

幕墙支撑、21

短柱、22

短柱平台、23

高度可调立柱、231

长条孔、3

上层幕墙、31

三角形幕墙板、32

主龙骨、33

次龙骨、34

U形槽、35

中心龙骨、4

出屋面支撑、5

出屋面支撑、6

第二楔形垫块、7

主立柱、8

防水卷材、9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包括:下层楼盖1、若干幕墙支撑2、以及上层幕墙3,所述上层幕墙3包括三角形网格状框架以及若干三角形幕墙板31,所述三角形幕墙板31设置于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楼盖、若干幕墙支撑、以及上层幕墙,所述上层幕墙包括三角形网格状框架以及若干三角形幕墙板,所述三角形幕墙板设置于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三角形网格内,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通过若干幕墙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层楼盖上,通过改变各幕墙支撑的高度改变三角形网格状框架的造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状框架包括至少一个片区,所述片区包括若干相平行的条状主龙骨结构以及若干次龙骨,所述条状主龙骨结构由若干主龙骨依次连接而成,每个主龙骨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幕墙支撑支撑,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相邻的主龙骨的连接处通过两根次龙骨与相邻条状主龙骨结构中的主龙骨的两端连接,形成用于设置所述三角形幕墙板的三角形网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支撑包括短柱、短柱平台以及高度可调立柱,所述短柱平台设置于所述短柱上并将短柱密封,所述高度可调立柱设置于所述短柱平台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立柱上设有设供螺栓穿越的长条孔,所述主龙骨上开设供螺栓穿越的通孔,通过螺栓将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高度可调立柱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立柱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长度的立柱。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屋面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贾宝荣李子乔张佳谢世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