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78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包括支架和引线夹,所支架将所述线夹固定于复合横担的角钢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绝缘杆,所述支架底座内嵌设有开关式磁力座,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一侧设有与角钢水平面厚度匹配的卡槽,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另一侧设有与角钢竖直面高度匹配的卡扣,所述绝缘杆为T型杆,其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顶面上,由竖直设置的支撑部分和水平设置的隔离部分组成,所述隔离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引线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便捷安全高效的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作业。安全高效的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作业。安全高效的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联络断路器在10kV配电线路中所起到了联络与分隔前后线路的作用,当前后线路中的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倒闸操作,将故障点进行隔离,以缩小停电范围。而当该联络断路器本身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在常规停电作业中则需要扩大停电范围,将前后线路同时进行停电,如此严重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作业方式便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共分为七个步骤:对断路器两侧导线做好绝缘遮蔽、搭通杆顶临时引流线、解开断路器两侧引线搭头、更换断路器、搭通断路器两侧引线搭头、剪断杆顶临时引流线、拆除断路器两侧绝缘遮蔽。其中,杆顶临时引流线起到了隔离待更换断路器的作用,是整个带电跟换过程的关键步骤。为保持临时引流线与横担(电杆)之间的有效距离,常采用PS15(或PS20)针式绝缘子对顶部临时过渡引线进行固定,在完成更换断路器后,再对临时引线进行剪断处理,拆除PS15针式绝缘子。目前,采用PS15(或PS20)针式绝缘子对临时过渡引线进行固定的方式带来了以下两点不足:一是作业安全距离小,危险系数高。在安装与拆除针式绝缘子(尤其为中相绝缘子)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进入10kV线档中间,紧贴着主导线、断路器上引线、断路器上引线固定支架与顶部双横担完成对针式绝缘子的安装与拆除,作业人员与不同电位的装置的距离很近,是整个作业过程中最为危险的一点。二是绝缘遮蔽时间长,作业效率低。由于安装与拆除杆顶针式绝缘子过程中作业人员与不停电位的装置的安全距离小,由此需要对有电部位实施完全的绝缘遮蔽措施,包括两侧主导线、耐张线夹、耐张绝缘子与断路器上引线,整个遮蔽过程至少需要6根绝缘套管、18块绝缘毯布。同时,针式绝缘子依靠螺帽进行紧固,在佩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旋拧与紧固过程需要消耗作业人员更多的精力。此外,临时过渡引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采用扎线绑扎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更换 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它能够实现便捷安全高效的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作业。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包括支架和引线夹,所支架将所述线夹固定于复合横担的角钢上,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绝缘杆,所述支架底座内嵌设有开关式磁力座,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一侧设有与角钢水平面厚度匹配的卡槽,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另一侧设有与角钢竖直面高度匹配的卡扣,所述绝缘杆为T 型杆,其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顶面上,由竖直
设置的支撑部分和水平设置的隔离部分组成,所述隔离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引线夹。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座通过复合尼龙材料进行封装。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式磁力座的开关的闭合位置设有磁吸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杆的支撑部分通过旋转机构可倾转的与所述支架底座连接。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限位扣位,该限位扣位与所述绝缘杆的支撑部分同步转动,并能在所述支撑部分复位恢复竖直状态后进行锁定限位。
[0010]进一步的,绝缘杆的材料为3640环氧酚醛玻璃布绝缘空心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分的高度至少为400mm,所述绝缘部分的长度至少为725mm,所述引线夹的夹钳件的距离至少为54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夹的压板凹槽的一侧设有高起的侧挡结构。
[0013]通过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进行作业,替代现有采用PS15(或PS20)针式绝缘子固定三相临时引线的作业方法,可避免作业安全距离小与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使用该临时支架后,作业人员能够从线路外侧实现对中相临时过渡引线进行操作,并利用夹钳对过渡引线进行快速固定。与未使用临时支架的作业方法相比,该临时支架的应用避免了作业人员进入线档中间固定针式绝缘子及临时引线的动作,减少了旋拧绝缘子底部固定螺帽与绑扎临时引线 (原作业方法采用绑扎的方式将临时引线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上)的时间,在提升作业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了作业效率。
[0014]本临时支架的支撑绝缘杆、主绝缘杆采用带电作业工具常用的3640 环氧酚醛玻璃布绝缘空心管作为材料,且其长度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绝缘性能优良;引线固定夹钳采用快夹方式,不仅固定临时引线的速度快,其固定的牢固性也同时能够得到保证;支架底座的固定方式采用卡扣与开关式磁力座相结合的方案,不仅拆装速度快,其在各个受力方向上都能使支架保持足够稳固;支架底座采用绝缘封装,保证了拆装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支架底座的正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支架底座的半剖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支架底座的侧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的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
的引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包括支架和引线夹3,所支架将所述线夹固定于复合横担的角钢上,支架由支架底座1和绝缘杆2组成。
[0024]请参阅图3至图5,支架底座1内嵌设有开关式磁力座,其型号为 SCK

150GSK型,其吸力能够达到1500N,保证了支架能够可靠固定在复合横担上,能够通过其开关控制底座磁力的施加与释放,保证了安装与拆除过程的便利性。为防止支架在固定状态下磁力开关被误打开,磁力开关的合上位置设计有磁吸结构,打开开关过程需要克服一定阻力。底座采用复合尼龙材料做封装,起到了绝缘隔离的作用。支架底座1的底面一侧设有与角钢水平面厚度匹配的卡槽11,支架底座的底面另一侧设有与角钢竖直面高度匹配的卡扣12。例如,匹配典型复合横担装置(1904mm)的尺寸进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包括支架和引线夹,所支架将所述线夹固定于复合横担的角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绝缘杆,所述支架底座内嵌设有开关式磁力座,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一侧设有与角钢水平面厚度匹配的卡槽,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另一侧设有与角钢竖直面高度匹配的卡扣,所述绝缘杆为T型杆,其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顶面上,由竖直设置的支撑部分和水平设置的隔离部分组成,所述隔离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引线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通过复合尼龙材料进行封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式磁力座的开关的闭合位置设有磁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断路器的杆顶过渡引线临时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熙孙军华陈健夏震章学兵汪笃红王建王健孟令淇张树欣郑真王惠莲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