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4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2
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包括针柄、针身和刀口部,所述针身的上端与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身的下端与刀口部固定连接,所述刀口部呈弧形弯曲,所述针身从下到上按照长度依次均分为至少3段,且每段的外表面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针身从下到上标识有刻度线。此钩针刀将针身分为长度相等的多段,并且配合刻度线一起使用,便于精确地掌握刀口部插入人体中的深度。于精确地掌握刀口部插入人体中的深度。于精确地掌握刀口部插入人体中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

技术介绍

[0002]针刀疗法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医的手术解剖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钩针刀是在针刀疗法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针刀。钩针刀通常包括针柄、针身和针口。使用时,需要将针口进入患者体内,针口进入的深度对针刀疗法的效果非常关键。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医师在进行针刀疗法时,针刀进入的深度的把握主要凭借经验和感觉,致使不能准确地确定针口进入人体的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包括针柄、针身和刀口部,所述针身的上端与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身的下端与刀口部固定连接,所述刀口部呈弧形弯曲,所述针身从下到上按照长度依次均分为至少3段,且每段的外表面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针身从下到上标识有刻度线。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相邻两段的分界处与刻度线重合。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身从上到下按照长度均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颜色为红色,所述中段的颜色为黄色,所述下段的颜色为蓝色。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身的总长度为12厘米,所述刻度线的精确度最低为1毫米。
[0008]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此钩针刀将针身分为长度相等的多段,并且配合刻度线一起使用,便于精确地掌握刀口部插入人体中的深度;每相邻两段的分界处与刻度线重合,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避免刻度线与各段的分界处不在同一高度上。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如下:1、针柄;2、针身;21、上段;22、中段;23、下段;24、刻度线;3、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和刀口部3,所述针身2的上端与针柄1固定连接,所述针身2的下端23与刀口部3固定连接,所述刀口部3呈弧形弯曲,所述针身2从下到上按照长度依次均分为至少3段,且每段的外表面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针身2从下到上标识有刻度线24。
[0015]此钩针刀将针身分为长度相等的多段,并且配合刻度线一起使用,便于精确地掌握刀口部插入人体中的深度。尤其在治疗某些特定的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的疾病时,提高了临床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0016]每相邻两段的分界处与刻度线24重合,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避免刻度线与各段的分界处不在同一高度上。
[0017]所述针身2从上到下按照长度均分为上段21、中段22和下段23,所述上段21的颜色为红色,所述中段22的颜色为黄色,所述下段23的颜色为蓝色。将针身分为3段,每段的长度恰好等于针身的三分之一,便于快速地确定刀口部插入的深度。
[0018]所述针身2的总长度为12厘米,所述刻度线24的精确度最低为1毫米,便于精确地确定插入的深度。
[0019]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医师的使用体验感进行统计,随机选取20名主治医师,使用本技术的刻度钩针刀进行临床针刀疗法,结果表明:主治医师在不改变原惯用式手法的情况下,能够准确清晰地确定钩针刀进入人体皮下的深度,体验感相当满意。
[002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柄(1)、针身(2)和刀口部(3),所述针身(2)的上端与针柄(1)固定连接,所述针身(2)的下段(23)与刀口部(3)固定连接,所述刀口部(3)呈弧形弯曲,所述针身(2)从下到上按照长度依次均分为至少3段,且每段的外表面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针身(2)从下到上标识有刻度线(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刻度钩针刀,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水梁成宁方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