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移动主体,固定主体和移动主体之间贯穿设置有丝杠,固定主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短端一侧设置有伸长部,安装板的依次安装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上滑动连接有粗磨部,第二固定部上滑动连接有精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处理铝材表面毛刺、飞溅等缺陷效率较低的问题。该表面加工装置通过粗、精两部分的打磨部对铝材表面进行打磨,对于较大的颗粒状杂质粘附于铝材表面时,通过转速较快的粗磨部对其进行类似抛光的工序,对于铝材加工后出现的毛刺类表面缺陷通过转速较慢的精磨部对其进行打磨工序。行打磨工序。行打磨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铝材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材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一种型材,因其本身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性能好的优点,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现有的铝材板的生产中,需要对铝材板的表面进行物理处理,对铝材板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去除铝材板表面的凹凸点,使铝材板的表面更加光滑美观,现有铝材板打磨装置只具备单一的打磨功能,如果要对铝材板侧边进行毛刺清理和表面刷油需要另外进行,这就导致了现有的铝材板处理工序较为繁杂,效率较低,往往需介入人力采用抛光机对铝材进行打磨,无法满足现代的使用需求,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移动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和移动主体之间贯穿设置有丝杠,所述固定主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短端一侧设置有伸长部,所述安装板的依次安装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滑动连接有粗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滑动连接有精磨部,所述移动主体包括次安装板,所述次安装板的短端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中央安装有丝杠螺母,且丝杠螺母与丝杠构成螺旋副,所述次安装板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次粗磨部和次精磨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层板,所述第一层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若干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远离第一层板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平行于第一层板方向的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螺丝与第二层板相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长部的中央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与丝杠构成旋转副。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粗磨部通过滚珠构成直线副,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粗磨部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短L型固定板,所述短L型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垂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平键传动连接有金属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精磨部的底部设置有传动部,所述精磨部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长L型固定板,所述长L型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垂直方向布置的第二驱动电机和胶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部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外侧套接有V型皮带,所述主动带轮、V型皮带和从动带轮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主动带轮与第二驱动电机共轴,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平键与主动带轮传动相连,所述从动带轮与胶辊共轴,且所述胶辊通过平键与从动带轮传动相连。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杠靠近固定主体的一端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呈圆环结构的手轮,所述丝杠、手轮和连接臂构成驱动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处理铝材表面毛刺、飞溅等缺陷效率较低的问题。该表面加工装置通过粗、精两部分的打磨部对铝材表面进行打磨,对于较大的颗粒状杂质粘附于铝材表面时,通过转速较快的粗磨部对其进行类似抛光的工序,对于铝材加工后出现的毛刺类表面缺陷通过转速较慢的精磨部对其进行打磨工序;该表面加工装置可根据不同尺寸的铝材进行调整,提高了该表面加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变化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变化示意仰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状态变化中力传递方向示意图;
[0021]图中:1、固定主体;11、安装板;111、第一层板;112、连接横梁;113、第二层板;12、伸长部;13、第一固定部;131、滑轨;132、上挡板;133、下挡板;14、第二固定部;15、粗磨部;151、第一滑块;152、短L型固定板;153、第一驱动电机;154、金属辊;16、精磨部;161、第二滑块;162、长L型固定板;163、第二驱动电机;164、胶辊;17、传动部;171、主动带轮;172、V型皮带;173、从动带轮;2、移动主体;21、次安装板;22、安装部;23、次粗磨部;24、次精磨部;25、丝杠螺母;3、驱动部;31、丝杠;32、手轮;33、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固定主体1和移动主体2,固定主体1和移动主体2之间贯穿设置有丝杠31,固定主体1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短端一侧设置有伸长部12,安装板11的依次安装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第一固定部13上滑动连接有粗磨部15,第二固定部14上滑动连接有精磨部16,移动主体2包括次安装板21,次安装板21的短端一侧设置有安装部22,安装部22的中央安装有丝杠螺母25,且丝杠螺母25与丝杠31构成螺旋副,次安装板21的外侧依次设
置有次粗磨部23和次精磨部24。
[0025]进一步的,安装板11包括第一层板111,第一层板11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若干连接横梁112,连接横梁112远离第一层板11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平行于第一层板111方向的第二层板113,第一固定部13通过螺丝与第二层板113相固定。
[0026]连接横梁112用于连接第一层板111和第二层板113,第二层板113用于固定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和驱动部3。
[0027]伸长部12的中央安装有轴承,且轴承与丝杠31构成旋转副。
[0028]轴承利于丝杠31的旋转,同时轴承配合安装部22上安装的丝杠螺母25,使得丝杠31在贯穿固定主体1和移动主体2的时候构成超静定结构,保证了丝杠3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0029]第一固定部13与粗磨部15通过滚珠构成直线副,第一固定部13包括滑轨131,滑轨1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132和下挡板133。
[0030]上挡板132用于限制粗磨部15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固定主体(1)和移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1)和移动主体(2)之间贯穿设置有丝杠(31),所述固定主体(1)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短端一侧设置有伸长部(12),所述安装板(11)的依次安装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一固定部(13)上滑动连接有粗磨部(15),所述第二固定部(14)上滑动连接有精磨部(16),所述移动主体(2)包括次安装板(21),所述次安装板(21)的短端一侧设置有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的中央安装有丝杠螺母(25),且丝杠螺母(25)与丝杠(31)构成螺旋副,所述次安装板(21)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次粗磨部(23)和次精磨部(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包括第一层板(111),所述第一层板(11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若干连接横梁(112),所述连接横梁(112)远离第一层板(11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平行于第一层板(111)方向的第二层板(113),所述第一固定部(13)通过螺丝与第二层板(113)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部(12)的中央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与丝杠(31)构成旋转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与粗磨部(15)通过滚珠构成直线副,所述第一固定部(13)包括滑轨(131),所述滑轨(1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132)和下挡板(133)。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凯美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