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01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包括:支柱、斜柱、底座、固定槽、下支撑板、第一降噪板;所述第一降噪板正视呈矩形状,且第一降噪板的上部设有降噪区,并且降噪区与第一降噪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消音区呈矩形状,且消音区设置在降噪区的下部,并且消音区与降噪区呈平行式线式分布;所述固定孔呈长圆形结构,且固定孔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的改进,具有安装快捷方便、防尘式设计可安装可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题和不足。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管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起到工程验收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包括对施工现场局部环境的管理工作。
[0003]在建筑工地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在施工区内铁皮围栏上铺上了绿色装饰性网布,除了具有装饰性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降噪和防尘功能,但是降噪和防尘效果甚微,也有一些降噪装置,安装太繁琐且无防尘装置,使降噪孔被灰尘堵塞,使降噪效果大打折扣,噪声和灰尘等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且对于施工现场来说,环境太差,对施工人员身体带来危害,因此极需一种具有降噪和防尘效果较好的隔离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包括:支柱、斜柱、底座、固定槽、下支撑板、第一降噪板、降噪区、消音区、固定孔、第二降噪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防尘网、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降噪板正视呈矩形状,且第一降噪板的上部设有降噪区,并且降噪区与第一降噪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消音区呈矩形状,且消音区设置在降噪区的下部,并且消音区与降噪区呈平行线式分布;所述固定孔呈长圆形结构,且固定孔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正视呈矩形状,且支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并且支柱与第一降噪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斜柱呈矩形状,且斜柱设置在支柱的上部,并且斜柱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降噪板呈矩形状,且第二降噪板设置在斜柱的前侧,并且第二降噪板与斜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呈矩形状,且底座设置在支柱的底部,并且底座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呈L形槽状,且固定槽开设在支柱和斜柱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支撑板呈矩形状,且下支撑板设置在支柱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且下支撑板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呈矩形框槽型结构,且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前端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二降噪板的前端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在第一降噪板前端,且第一防尘网与第一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固定;所述第二防尘网设置在第二降噪板前端,且第二防尘网与第二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固
定。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第一降噪板和第二降噪板内部设有吸音棉。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降噪区呈矩形状,且降噪区内部设有多处降噪条,并且所述的多处降噪条在降噪区内呈阵列式分布。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消音区呈内凹式矩形槽状结构,且消音区内设有多个消音孔,并且所述的多个消音孔呈点阵式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支柱设有多处,且所述多处的支柱以两个为一组组成单元式装配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下支撑板侧视呈L形,且支撑板在支柱上呈对称式分布。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一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后固定在第一凹槽内。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的四周边缘处设有磁块。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降噪区和消音区的组合式结构构成隔离带的降噪装置。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1、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通过设置下支撑板侧视呈L形,且支撑板在支柱上呈对称式分布,使第一降噪板在安装时底端卡在下支撑板上部,有利于安装快捷,使用方便。
[0018]2、本技术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与第一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后固定在第一凹槽内,有利于使第一防尘网固定牢固,不易滑动移位,而且防尘网安装方便、拆卸也方便,可随时清洗。
[0019]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的改进,具有安装快捷方便、防尘式设计可安装可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支柱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支柱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降噪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降噪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降噪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降噪板局部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支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下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防尘网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防尘网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中:支柱1、斜柱2、底座3、固定槽4、下支撑板5、第一降噪板6、降噪区7、消音区8、固定孔9、第二降噪板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防尘网13、第二防尘网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包括:支柱(1)、斜柱(2)、底座(3)、固定槽(4)、下支撑板(5)、第一降噪板(6)、降噪区(7)、消音区(8)、固定孔(9)、第二降噪板(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防尘网(13)、第二防尘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板(6)正视呈矩形状,且第一降噪板(6)的上部设有降噪区(7),并且降噪区(7)与第一降噪板(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消音区(8)呈矩形状,且消音区(8)设置在降噪区(7)的下部,并且消音区(8)与降噪区(7)呈平行线式分布;所述固定孔(9)呈长圆形结构,且固定孔(9)开设在第一降噪板(6)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1)正视呈矩形状,且支柱(1)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噪板(6)的左右两侧,并且支柱(1)与第一降噪板(6)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斜柱(2)呈矩形状,且斜柱(2)设置在支柱(1)的上部,并且斜柱(2)与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降噪板(10)呈矩形状,且第二降噪板(10)设置在斜柱(2)的前侧,并且第二降噪板(10)与斜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3)呈矩形状,且底座(3)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并且底座(3)与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4)呈L形槽状,且固定槽(4)开设在支柱(1)和斜柱(2)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支撑板(5)呈矩形状,且下支撑板(5)设置在支柱(1)下部的左右两侧,且下支撑板(5)与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1)呈矩形框槽型结构,且第一凹槽(11)开设在第一降噪板(6)的前端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二凹槽(12)开设在第二降噪板(10)的前端四周边缘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殷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