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92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包括顶框和底框,顶框和底框通过四角的立柱连接,顶框内连接有外顶板,外顶板下侧设有内顶板,内顶板与底框之间垂直连接有墙板,顶框下侧连接有U型水电桥架,水电桥架上固定有水电路管件,水电路管件端部设有连接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通过在顶部预制水电管路夹层,可实现水电管线的快速连接,大大提高走廊模块的现场安装效率,并能够重复拆装使用,绿色环保。绿色环保。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模块化房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房屋的建造为砖混建造或混凝土建造,施工现场对环境破坏很大,而且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周期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同时,消耗大量能源,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目前,集装箱或集装箱式模块化组合房屋建筑在世界各地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化、装配化的环境下得到大量的应用,集装箱式模块化组合房屋建筑有建造快、造价可控、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0003]然后,现有技术的模块化房屋中的走廊采用钢结构形式,多采用现场搭建,工厂集成化程度不高,现场安装工作量大,不能适应模块化房屋的快速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满足模块化房屋的快速安装需求。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包括顶框和底框,顶框和底框通过四角的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顶框内连接有外顶板,外顶板下侧设有内顶板,内顶板与底框之间垂直连接有墙板,顶框下侧连接有U型水电桥架,水电桥架上固定有水电路管件,水电路管件端部设有连接接头。本技术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通过在顶部预制水电管路夹层,可实现水电管线的快速连接,大大提高走廊模块的现场安装效率,并能够重复拆装使用,绿色环保。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框由顶侧梁和顶端梁围成,顶侧梁之间连接有若干顶横梁,水电桥架上端固定在顶横梁上,底框由底侧梁和底端梁围成,顶侧梁和底侧梁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加强柱,加强柱上侧连接有第一水平梁,墙板上端与第一水平梁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连接,L型连接件的竖直边与第一水平梁内侧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的水平边与墙板上端可拆卸连接。整个框架结构强度高、连接快、易拆装,其中顶横梁给水电桥架提供稳定支撑,加强柱提高了走廊模块的整体强度,并方便墙板固定以及门洞开设等,也给后期走墙管路的固定提供了方便。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墙板上端设有顶连接件,顶连接件整体呈倒U型并扣设在墙板上端,倒U型内侧下沿带有向内延伸的水平搭接边,内顶板设置在水平搭接边上,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模块化内走廊单元与房屋模块对应位置设有过道门洞,过道门洞内设有过道门套及过道门,过道门套包括第一L型门压条、第二L型门压条及过道蒙板,第一L型门压条、第二L型门压条分别扣设在过道门洞两侧,第一L型门压条与过道门洞之间留有间隙,过道门上设有预制插接件,过道蒙板一端插接入第一L型门压条内,另一端插接入预制插接件的插口内,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可拆卸重复使用,便于模块的
单体运输。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过道门洞上侧设有第二水平梁,第二水平梁连接在加强柱上,提高结构强度,且方便过道门套安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框内设有底横梁并填充有保温棉,底框上表面设有水泥地板和防滑PVC地板,底框下表面设有金属蒙板,结构强度高、保温性能好、使用舒适性高。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顶板采用波筋板,外顶板下表面设有保温层,提高顶部墙板及保温性能。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顶板上预设有检修口,方便水电管路检修。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框和底框四角均设有角件,模块化内走廊单元与房间模块通过角件连接器连接,可实现现场快速搭建,并方便快速拆除及异地重建。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顶板、墙板均分为多块,相邻各块之间通过插接企口拼接,可不借助大型起吊设备,现场人工能够快速装配拆卸,并能够重复拆装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与房间模块布置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立体示意图(省略加强梁、第一水平梁和第二水平梁)。
[0017]图3是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侧视图。
[0020]图6是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同房间模块连接示意图。
[0022]图8是图1所示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的过道门洞连接示意图。
[0023]其中, 1走廊单元,2房间模块,3立柱,4顶侧梁,5顶端梁,6顶横梁,7外顶板,8水电桥架,9水电路管件,10底侧梁,11底端梁,12底横梁,13水泥地板,14防滑PVC地板,15金属蒙板,16加强柱,17第一水平梁,18墙板,19 L型连接件,20顶连接件,21内顶板,22角件,23角件连接器,24过道门,25第一L型门压条,26第二L型门压条,27过道蒙板,28预制插接件,29第二水平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1,用于连接房间模块2。具体地,走廊单元1与房间模块2布置时,走廊单元长度尺寸等于2倍房间模块2的宽度加拼箱间隙,走廊单元1宽度满足人员疏散要求即可,走廊单元1高度同房间模块2保持一致。
[0025]如图2

5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包括顶框和底框,顶框和底框通过四角的立柱3连接。顶框由顶侧梁4和顶端梁5围成,顶侧梁4之间连接有若干顶横梁6。顶框内连接有外顶板7,外顶板7采用波筋板,外顶板7下表面设有保温层。顶框下侧连接有U型水电桥架8。水电桥架8上端固定在顶横梁6上,水电桥架8上固定有水电路管件9,水电路管件9端部设有连接接头,方便快速连接。
[0026]如图3、图6所示,底框由底侧梁10和底端梁11围成。底侧梁10之间连接有底横梁12并填充有保温棉,底框上表面设有水泥地板13和防滑PVC地板14,底框下表面设有金属蒙板15,结构强度高、保温性能好、使用舒适性高。
[0027]如图2、图3及图5所示,顶侧梁4和底侧梁10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加强柱16,加强柱16上侧连接有第一水平梁17。第一水平梁17与底框之间垂直设置有墙板18。墙板18上端与第一水平梁17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19连接,L型连接件19的竖直边与第一水平梁17内侧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19的水平边与墙板18上端可拆卸连接。墙板18上端带有顶连接件20,顶连接件20整体呈倒U型并扣设在墙板18上端,倒U型内侧下沿带有向内延伸的水平搭接边,水平搭接边上设置有内顶板21。内顶板21上预设有检修口,方便水电管路检修。内顶板21、墙板18均分为多块,相邻各块之间通过插接企口拼接。
[0028]如图7所示,顶框和底框四角均设有角件22,模块化内走廊单元1与房间模块2通过角件连接器23连接,可实现现场快速搭建,并方便快速拆除及异地重建。
[0029]如图1、图8所示,走廊单元1与房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包括顶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通过四角的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内连接有外顶板,所述外顶板下侧设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与底框之间垂直连接有墙板,所述顶框下侧连接有U型水电桥架,所述水电桥架上固定有水电路管件,所述水电路管件端部设有连接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由顶侧梁和顶端梁围成,所述顶侧梁之间连接有若干顶横梁,所述水电桥架上端固定在所述顶横梁上,所述底框由底侧梁和底端梁围成,所述顶侧梁和底侧梁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上侧连接有第一水平梁,所述墙板上端与第一水平梁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竖直边与第一水平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边与墙板上端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上端设有顶连接件,所述顶连接件整体呈倒U型并扣设在所述墙板上端,所述倒U型内侧下沿带有向内延伸的水平搭接边,所述内顶板设置在所述水平搭接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内走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内走廊单元与房屋模块对应位置设有过道门洞,所述过道门洞内设有过道门套及过道门,所述过道门套包括第一L型门压条、第二L型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有善赵乐郭昊炜曹明张清陈伟武振刘美霞邵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泰利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