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59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6
本申请涉及地质钻探事故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出刀口;活塞,可滑动地密封在外壳体内;导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体内;分刀砧,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活塞和分刀砧分别位于导杆的两端侧;弹性件,连接在导杆和外壳体之间,用于带动导杆沿靠近活塞的方向位移;刀头,活动连接在导杆靠近分刀砧的一端;其中,当导杆的带动刀头沿靠近分刀砧的方向位移时,在分刀砧的作用下,刀头由出刀口伸出。如此设置,通过本割管器可以一次性从事故头上端割断提出钻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并保证钻孔的完好。并保证钻孔的完好。并保证钻孔的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钻探事故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查绳索钻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烧钻、卡钻、埋钻、钻杆吸附以及钻孔终孔起拔套管等事故,在这些事故处理不好的时候,最后用反钻杆将事故上段的钻杆反出,这样既费时费力还大大提高施工成本。有些时候反钻杆频繁下钻会造成孔壁破坏,钻孔坍塌,而形成废孔。
[0003]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地质钻探事故处理中,钻杆难以取出,容易造成钻孔损坏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地质钻探事故处理中,钻杆难以取出,容易造成钻孔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包括:
[0006]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出刀口;
[0007]活塞,可滑动地密封在所述外壳体内;
[0008]导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
[0009]分刀砧,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活塞和所述分刀砧分别位于所述导杆的两端侧;
[0010]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导杆沿靠近所述活塞的方向位移;
[0011]刀头,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杆靠近所述分刀砧的一端;
[0012]其中,当所述导杆的带动所述刀头沿靠近所述分刀砧的方向位移时,在所述分刀砧的作用下,所述刀头由所述出刀口伸出。
[0013]优选地,所述活塞上设置用于将所述活塞两侧贯通的通水孔,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导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水孔封闭的封水件,且所述封水件远离所述导杆的一端设置有捞矛头。
[0014]优选地,所述通水孔包括:
[0015]盲孔,开设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导杆的一端面;
[0016]第一出水口,开设在所述活塞的侧壁,并与所述盲孔贯通。
[0017]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0018]优选地,所述封水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扶正器。
[0019]优选地,所述封水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水孔封闭的封水钢珠。
[0020]优选地,所述导杆的外壁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并抵在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限位凸起之间。
[0021]优选地,所述刀头与所述导杆通过固定销活动连接,且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固定销贯穿的安装孔。
[0022]优选地,所述刀头和所述出刀口沿所述外壳体的周向至少相对设置有两组。
[0023]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
[0024]第一管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内;
[0025]第二管体,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
[0026]第三管体,所述导杆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刀头和所述分刀砧位于所述第三管体内,所述出刀口开设于所述第三管体;
[0027]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
[0028]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9]在使用时,将本割管器伸入到钻杆待切割的位置,利用水泵的水压推动活塞来压动导杆,同时弹性件形变并积蓄势能,导杆下端的刀头随着导杆的下移而移动,因受分刀砧的阻挡而使刀头外张,刀头由出刀口伸出外壳体,当刀头接触钻杆或套管后,随着钻机的转动开始割管。割管完成后是收刀环节,打开水泵卸压阀门卸掉水压,弹性件因势能而恢复形变,并带动导杆上升,刀头跟着上升且由出刀口伸入外壳体回收。
[0030]如此设置,通过本割管器可以一次性从事故头上端割断提出钻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并保证钻孔的完好。
[003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的结构图。
[0035]图中:1、捞矛头;2、扶正器;3、封水钢珠;4、活塞;5、第一出水口;6、调节螺母;7、第二出水口;8、弹簧;9、安装孔;10、导杆;11、固定销;12、出刀口;13、刀头;14、分刀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8]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9]参考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包括有外壳体、活塞4、导杆10、分刀砧14、弹性件和刀头13。
[0040]其中,外壳体为中空管状结构,活塞4、导杆10、分刀砧14、弹性件和刀头13均设置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而且,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出刀口12,用于供刀头13的刃部伸出,以便于完成对钻杆的切割。
[0041]这里,外壳体的外径应小于钻杆的内径,以使得外壳体可以伸入到钻杆内,同时刀头13伸出出刀口12后的径向距离应大于钻杆的内径,以对钻杆切割。
[0042]活塞4和导杆10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体内,其中,活塞4与外壳体之间密封,以防止活塞4与外壳体之间漏水。具体地,活塞4与外壳体之前通过密封圈密封。
[0043]分刀砧14设置在外壳体内,而且活塞4和分刀砧14分别位于导杆10的两端侧,以使得活塞4在水压的带动下能够推动导杆10沿靠近分刀砧14的方向位移。
[0044]弹性件连接在导杆10和外壳体之间,用于带动导杆10沿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出刀口(12);活塞(4),可滑动地密封在所述外壳体内;导杆(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分刀砧(1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活塞(4)和所述分刀砧(14)分别位于所述导杆(10)的两端侧;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导杆(10)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导杆(10)沿靠近所述活塞(4)的方向位移;刀头(13),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杆(10)靠近所述分刀砧(14)的一端;其中,当所述导杆(10)的带动所述刀头(13)沿靠近所述分刀砧(14)的方向位移时,在所述分刀砧(14)的作用下,所述刀头(13)由所述出刀口(12)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上设置用于将所述活塞(4)两侧贯通的通水孔,所述活塞(4)远离所述导杆(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水孔封闭的封水件,且所述封水件远离所述导杆(10)的一端设置有捞矛头(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包括:盲孔,开设在所述活塞(4)远离所述导杆(10)的一端面;第一出水口(5),开设在所述活塞(4)的侧壁,并与所述盲孔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钻探事故处理的割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明王朝辉赵中彬刘世海邱元平朱玉金李相文陈为宏李连峰李展卢绪平李克鹏张部民张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