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组及球面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53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及球面灯,属于照明领域。球面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相连的光源模组,其中,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及安装在光源板上的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第一发光件的发光中线垂直于光源板所在平面,第二发光件的发光中线平行于光源板所在平面,第一发光件与第二发光件均匀分布在光源板上且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不被第一发光件遮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第一发光件(即直上发光LED)照亮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大部分面积,同时利用第二发光件(即侧发光LED)照亮上壳体和下壳体与连接件的连接处,消除了球面灯表面的暗影。消除了球面灯表面的暗影。消除了球面灯表面的暗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模组及球面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球面灯,属于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灯具,其中就包括外形呈球状的球面灯,使用时球面灯整体发光,常用于夜间照明,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现有球面灯内使用的光源为LED,而LED的发光角度小于180
°
,且LED的发光强度分布接近于朗伯体,所以在接近或大于180
°
的照射面上会产生暗影5,具体如图1至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影响了整体美观。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球面灯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及球面灯,以解决现有球面灯表面有暗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及安装在所述光源板上的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的发光中线垂直于所述光源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发光件的发光中线平行于所述光源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发光件与所述第二发光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光源板上且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不被所述第一发光件遮挡。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光源板的边缘位置处均匀分布并围成一圈,所述第一发光件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发光件之间,且该至少部分第一发光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源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发光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源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第三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光源板的边缘处相互间隔并围设成一圈,所述第三发光件位于该圈的内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板为圆盘状的铝基板,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光源板的边缘处围设成一个圆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光源板的边缘位置处均匀分布并围成一圈,所述第一发光件的至少部分均匀分布在该圈的外侧或内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发光件为直上发光LED,所述第二发光件为侧发光LED。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球面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为前述的光源模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
下壳体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光源模组设有两个,且分别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发光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点亮,所述第二发光件用于将所述上壳体与连接件的连接处以及下壳体与连接件的连接处点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面灯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光源模组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连接,以将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控制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第二发光件的发光亮度;所述电源模组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连接,以为所述球面灯供电。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组首先通过在光源板上设置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且将第一发光件的发光中线设置成垂直于光源板所在平面,即第一发光件为直上发光LED,第二发光件的发光中线设置成平行于光源板所在平面,即第二发光件为侧发光LED,与此同时还对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的分布进行设置,以使得第二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不会被第一发光件遮挡,从而在点亮球面灯时,可利用第二发光件来照亮上壳体与连接件的连接处以及下壳体与连接件的连接处,消除了球面灯表面的暗影。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球面灯中LED灯珠的排布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球面灯的配光曲线图。
[0018]图3是现有球面灯的亮度分布图。
[0019]图4是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球面灯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球面灯的爆炸图。
[0021]图6是图5中光源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中光源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8是图5中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9是图4所示球面灯的剖视图。
[0025]图10是图9中连接件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球面灯的配光曲线图。
[0027]图12是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球面灯的亮度分布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0

球面灯,1

光源模组,11

光源板,12

第一发光件,13

第二发光件,14

安装孔,15

嵌合口;
[0029]2‑
连接件,21

电源模组,22

密封件,23

第一连接板,231

凸台,232

穿孔,24

第二连接板,241

固定孔;
[0030]3‑
上壳体,31

第一收容腔,32

上台阶;
[0031]4‑
下壳体,41

第二收容腔,42

下台阶;5

暗影。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请参阅图4、图5及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球面灯100,用于日常生活的照明,球面灯100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4、连接件2、光源模组1以及固定件(未图示),其中,连接件2的一侧连接上壳体3并形成第一收容腔31,另一侧连接下壳体4并形成第二收容腔41;光源模组1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且光源模组1设有两个,分别收容在第一收容腔31和第二收容腔41内,以将第一收容腔31和第二收容腔41点亮。
[0034]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上壳体3和下壳体4均呈半球形设置且均可透光,以实现光源模组1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上壳体3和下壳体4并向外射出。本实施例中,上壳体3和下壳体4的尺寸相同,从而在组装完成后,整体呈现球状,提升了产品的美感。
[0035]上壳体3的边缘位置处设有上台阶32,下壳体4的边缘位置处设有下台阶42,具体的,上台阶32是自上壳体3边缘位置处的内侧面向外继续延伸形成,下台阶42是自下壳体4边缘位置处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板(11)及安装在所述光源板(11)上的第一发光件(12)和第二发光件(13),所述第一发光件(12)的发光中线垂直于所述光源板(11)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发光件(13)的发光中线平行于所述光源板(11)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发光件(12)与所述第二发光件(13)均匀分布在所述光源板(11)上且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不被所述第一发光件(12)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件(13)在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位置处均匀分布并围成一圈,所述第一发光件(12)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发光件(13)之间,且该至少部分第一发光件(1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发光件(13)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1)还包括第三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12)和所述第二发光件(13)在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处相互间隔并围设成一圈,所述第三发光件位于该圈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11)为圆盘状的铝基板,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发光件(12)和所述第二发光件(13)在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处围设成一个圆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件(13)在所述光源板(11)的边缘位置处均匀分布并围成一圈,所述第一发光件(12)的至少部分均匀分布在该圈的外侧或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生高明昊李华建李扬刘超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