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51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单片机U6,所述单片机U6的10脚与信号AD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AD与电阻R19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6的18脚、19脚分别与信号Sensor_EN、信号RGB_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Sensor_EN与三极管Q7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与MOS管Q4对应电连接,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RGB_EN与三极管Q2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与MOS管Q1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解决了在黑暗环境下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光源照明,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实现了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完整性,雷达传感器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小,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采用热释电人体感应去控制灯的亮灭。这样的产品一般功耗比较大,很少用在便携式产品上。同时需要用到菲涅尔透镜配合,破坏了产品的外观,及该传感器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稳定性不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单片机U6,所述单片机U6的10脚与信号AD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AD与电阻R19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6的18脚、19脚分别与信号Sensor_EN、信号RGB_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Sensor_EN与三极管Q7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与MOS管Q4对应电连接,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RGB_EN与三极管Q2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与MOS管Q1对应电连接;
[0006]所述单片机U6的1脚与信号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EN与单片机U1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1与电感L1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与LED单元对应电连接。
[0007]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的1脚对应电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J3的2脚、4脚分别与信号CON、信号VS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信号VS分别与单片机U6的16脚、17脚对应电连接。
[0008]所述LED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LED灯D6、LED灯D9、LED灯D10。
[0009]所述单片机U6的7脚与信号KEY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KEY与按键SW1和按键SW2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KEY还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
[0010]所述MOS管Q1与单片机U3的5脚对应电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解决了在黑暗环境下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光源照明,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实现了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完整性,雷达传感器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小,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的电路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单片机U6的电路连接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单片机U6,所述单片机U6的10脚与信号AD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AD与电阻R19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6的18脚、19脚分别与信号Sensor_EN、信号RGB_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Sensor_EN与三极管Q7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与MOS管Q4对应电连接,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RGB_EN与三极管Q2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与MOS管Q1对应电连接;
[0017]所述单片机U6的1脚与信号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EN与单片机U1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1与电感L1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与LED单元对应电连接。
[0018]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的1脚对应电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J3的2脚、4脚分别与信号CON、信号VS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信号VS分别与单片机U6的16脚、17脚对应电连接。
[0019]所述LED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LED灯D6、LED灯D9、LED灯D10。
[0020]所述单片机U6的7脚与信号KEY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KEY与按键SW1和按键SW2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KEY还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所述MOS管Q1与单片机U3的5脚对应电连接。
[0021]在电池模式下,用户只能通过按键(按键SW1和按键SW2)来调节LED单元的八个LED灯灯光的亮度。在充电模式,通过启动雷达传感器来控制灯的亮灭。首先单片机U6通过10脚来判断该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当检测到充电状态后,单片机U6就会通过18脚和19脚使三极管Q2、三极管Q7导通,从而给雷达传感器提供5V的电压,雷达传感器开始工作。然后单片机U6通过17脚的电压来判断是白天还是夜晚,当时白天的时候不去控制任何电路。当检测到是晚上的时候,单片机U6还要通过16脚来判断有没有物体在移动,当检测到移动的物体时,单片机U6会通过1脚和6脚来控制LED单元的八个LED灯打开。间隔15S后,再次判断是否有物体在移动,当检测不到运动的物体,LED单元的八个LED灯的白灯熄灭。
[0022]电池J2接入对应的外置充电器(附图中未画出)时,因为所述单片机U6的10脚与信号AD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AD与电阻R19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单片机U6检测到要启动人体感应功能。事先设置了雷达传感器功能是否开启判断逻辑,取决于电池J2是否处于充电模式。单片机U6通过10脚来判断是否正在充电。当检测到正在充电时,就会通过18脚和19脚打开电源,给雷达传感器供电,从而启动人体感应功能。反之,就关闭人体感应功能,通过把单片机U618脚置高,三极管Q7导通,进而把MOS管Q4也导通,雷达传感器J3(本实施例中,雷达传感器选用5.8GHz雷达传感器)就开始工作,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的1脚对应电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J3的2脚、4脚分别与信号CON、信号VS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信号VS分别与单片机U6的16脚、17脚对应电连接。
[0023]单片机U6通过16脚和17脚和雷达传感器J3进行通讯,当雷达传感器J3感应到有物体移动时,单片机U6接收到16脚的信号后,通过置高单片机U6的1脚使单片机U1开始工作,把LED单元的八个LED灯(LED灯D1、LED灯D2、LED灯D3、LED灯D4、LED灯D5、LED灯D6、LED灯D9、LED灯D10)点亮,同时单片机U6还接收17脚的信号来判断是白天还是晚上,使LED单元的八
个LED灯只能在晚上亮起来。
[0024]本实施例中单片机U6与白光恒流电路(图1上部)、DCDC升压电路(图1中部)对应电连接,给雷达传感器J3供电,图1下部左侧为短路保护电路,白光恒流电路、DCDC升压电路、短路保护电路的部分结构在说明书已经阐述,其他部分的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单片机U6、雷达传感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内部结构、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5]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单片机U6,所述单片机U6的10脚与信号AD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AD与电阻R19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池J2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6的18脚、19脚分别与信号Sensor_EN、信号RGB_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Sensor_EN与三极管Q7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与MOS管Q4对应电连接,所述MOS管Q4与雷达传感器J3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RGB_EN与三极管Q2对应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与MOS管Q1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6的1脚与信号EN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EN与单片机U1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1与电感L1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与LED单元对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雷达传感器控制灯光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傲雷电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