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编码该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该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试剂中的应用以及包括该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应用于免疫学检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2020年2月11日,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
‑
CoV
‑
2(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也称为2019
‑
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同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所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
‑
19。SARS
‑
CoV
‑
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
‑
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
‑
CoV)都是源自动物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尽管冠状病毒通常与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关,但其感染多种宿主物种的能力使其成为复杂的病原体。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
‑
CoV
‑
2)引起的COVID
‑
19大流行在世界各地肆虐,并造成数百万住院和死亡。
[0003]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筛选和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以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或治疗。目前已知的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血清抗体检测法、抗原检测法等。其中,抗原检测法为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SARS
‑
CoV
‑
2的相应抗原靶标,是一种准确、快速、简单和易于使用的诊断方法。而单克隆抗体作为抗原检测法的核心原材料,起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4所示的CDRL1、SEQIDNO:5所示的CDRL2和SEQIDNO:6所示的CDRL3。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8所示。
[000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括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H2和CDRH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IDNO:9、SEQIDNO:10和SEQIDNO:11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CDRL1、CDRL2和CDRL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IDNO:12、SEQIDNO:13和SEQIDNO:14所示。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5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6所示。
[0009]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学检测。
[0010]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0012]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0013]2019
‑
nCoV(SARS
‑
CoV
‑
2)有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也称为 S蛋白)、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也称为N蛋白)、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也称为M蛋白)和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也称为E蛋白)。
[0014]2019
‑
nCoV的核心蛋白是N蛋白。作为病毒核衣壳内最重要的蛋白之一,N蛋白主要负责RNA的复制功能。N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壳,在病毒 RNA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N蛋白相对保守,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机体就能产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
[0015]因此,本申请以2019
‑
nCoV的N蛋白为抗原,制备了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具体地,运用原核表达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特异性的高通量筛选得到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和再免疫获得大量小鼠腹水,再经多步分离及纯化获得高效价、高纯度、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申请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免疫层析、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免疫学检测,为免疫学检测试剂(例如,检测N蛋白免疫试纸条)提供了所需的原料。以该抗体为原料开发的检测试剂盒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
[0016]该单克隆抗体可以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 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
[0017]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8所示。
[001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该核酸分子可以包括编码上述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H2和 CDRH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9、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CDRL1、CDRL2和CDRL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2、SEQ IDNO:13和SEQ ID NO: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15所示,以及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6所示。
[0019]本申请的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检测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试剂,例如,检测N蛋白免疫试纸条。在一些实施例中,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学检测,例如,ELISA、免疫层析、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CDRH3;以及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8所示。3.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包括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涛,上官科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旭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