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方忠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37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涉及胡蜂养殖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于蜂巢的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中空通道,固定件远离蜂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防止带毒胡蜂回巢的目的,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小伤害胡蜂蜂群的范围。够最大限度的缩小伤害胡蜂蜂群的范围。够最大限度的缩小伤害胡蜂蜂群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胡蜂养殖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蜜蜂养殖业至今已经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很多人以此为生,现代人类已经离不开蜜蜂。当下蜂农在养殖蜜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麻烦和矛盾,比如烟碱农药的问题、意蜂中蜂间的矛盾、蜜蜂疾病与天敌等等。目前,出现一个新兴行业和蜜蜂行业发生的矛盾——胡蜂与蜜蜂之战。
[0003]几千万年前蜜蜂从胡蜂中分化而来,选择了以素食为生,并且与胡蜂战斗并和谐生存了几千万年,中蜂和胡蜂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又制衡的微妙关系,一切都存在于无声无息的生物链平衡关系中。自从人类介入驯养蜜蜂和胡蜂后,这种生态链就被赋予了趋利避害的色彩。人们希望驯养的蜜蜂能健康繁衍,多产蜂蜜蜂浆。对于来犯的胡蜂深恶痛绝,来犯必杀,特别是近几年胡蜂养殖行业的兴起,更打破了养蜂界的宁静。大型虎头蜂劫掠蜂巢咬死工蜂、驱散蜂群、盗走蜂蜜和幼虫蛹,严重的影响了蜜蜂蜂农们的正常生产。于是,各种灭胡蜂毒胡蜂的事件出现,一些厂家抓住这个商机开发出所谓的专门毒胡蜂的药品,胡蜂养殖者和蜜蜂养殖着之间进入了互毒模式。从法律上讲,不管毒蜜蜂还是毒胡蜂都属于恶意投毒性质,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相煎何急的阵势对整个行业是极为不利的。
[0004]当胡蜂带毒后,返巢则会毒杀一窝胡蜂。现有技术缺少一种成本低、能够最大限度缩小伤害胡蜂蜂群范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防止带毒胡蜂回巢的目的,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小伤害胡蜂蜂群的范围。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包括安装于蜂巢的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中空通道,固定件远离蜂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相邻锯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6mm。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相邻锯齿之间设置有限位条。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为弹性限位条。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穿孔,穿孔同样设置有限位条。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接住胡蜂的板体。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靠近蜂巢的一侧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可拆卸穿设有连接件。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包括杆体和固定端,固定端的直径大
于固定孔的直径。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锯齿与固定件可拆卸相连。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靠近锯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锯齿卡接于安装槽内。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包括安装于蜂巢的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中空通道,固定件远离蜂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毒杀法消灭胡蜂:当蜂农发现蜂群有胡蜂侵扰,根据胡蜂食肉的习性,准备一小块新鲜的肉,用刀将肉切好后将其固定在木棍上,准备好棉线,在棉线的其中一端系一个小棉花球,棉线另一端打上一活扣,当胡蜂停落在固定好的肉块上咬肉时,手脚轻快迅速地将把系好小棉球的线,用活扣捆到胡蜂腰部,当胡蜂将要咬开小肉块时,快速把毒杀胡蜂的农药滴在棉球里;胡蜂把带有农药的棉球带回巢里,就可以把胡蜂巢里的胡蜂消灭干净。本技术通过将固定件远离锯齿的一侧安装于蜂巢,此时锯齿朝向外侧,中空通道则与蜂巢相通。当带毒的胡蜂回巢时,根据胡蜂的到巢后的爬向习性,胡蜂通常是在固定件的周侧落足后爬进蜂巢,而不会直接飞入中空通道,当胡蜂从固定件的周侧往蜂巢内爬行时,胡蜂身上的棉球会被锯齿挂住,或是被相邻的锯齿卡住,以此达到防止带毒胡蜂回巢的目的。本技术仅仅针对身上带有毒性棉球的胡蜂,正常的胡蜂因身体没有套设棉球,则可以顺利通过相邻锯齿的间距,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伤害不带毒胡蜂。本技术未采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此技术方案的理解不存在技术难度方面的壁垒,能够得到较好的实施,在后期的采购和生产中均不会带来较高的成本,比如随意将一个塑料罐对半剪切,把其中一半的塑料罐的一端底部打通形成中空通道,对另一端进行剪切形成多个锯齿,本申请装置即可成形,然后将其安装在蜂巢使用;另一半的塑料罐按照相同的操作进行打通、剪切,然后安装在蜂巢上。对于一个长形的塑料瓶而言,则可以通过上述同样的方法剪切形成多个本申请装置,利用这种成本非常低的材料,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本领域中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固定件的侧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穿孔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连接件穿设于固定件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固定件的正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限位条和锯齿之间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板体和固定件之间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固定件和锯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7]图标:100

固定件,101

中空通道,102

固定孔,103

穿孔,104

安装槽,110

锯齿,
120

限位条,200

固定端,210

杆体,220

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蜂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中空通道,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蜂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锯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锯齿之间设置有限位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为弹性限位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胡蜂带毒回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同样设置有所述限位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方忠
申请(专利权)人:杨方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