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33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磨装置。所述电磨装置包括: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第一开口和内设有驱动组件;软轴结构,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连接;电磨笔,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磨笔内设有大量零部件,从而造成增大电磨笔重量和尺寸,使得增大精细化加工过程的难度的技术问题。过程的难度的技术问题。过程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逐年增高。在使用过程中,电子产品往往会因人工或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一定损坏,电动工具为日常生活中维修与生产必备的使用工具,其使用与携带的便捷性是目前仍有待提高的方面。
[0003]举例来说,电动工具例如为电磨工具,电磨工具设有电磨笔,而常见的会将驱动电机等驱动组件安装于电磨笔内,由此造成的影响是,使得电磨笔的尺寸增大,由于电磨笔内设有过多的零部件,从而造成施工人员难以稳定握持电磨笔,于是对实现精准加工增大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电磨笔内设有大量零部件,从而造成增大电磨笔重量和尺寸,使得增大精细化加工过程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磨装置,包括: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第一开口和内设有驱动组件;软轴结构,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连接;电磨笔,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驱动组件与电磨笔的分离,从而减少电磨笔的内部零件数量,以减小电磨笔的外壳直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握持,从而提高握持稳定性,以便于实现高精度加工。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包括:壳体,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组件;储料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可通过壳体与储料盒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在其中任一者发生损坏时,仅可对其进行更换,而不必将两者都更换,从而节省了更换成本;另一方面,可将储料盒从壳体中取下,可将储料盒单独使用,或者将储料盒安装于其余的电动工具中,也即提高了储料盒的使用通用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储料盒;所述电磨装置包括:弹性卡扣,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且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形成形变距离;所述储料盒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连接;其中,当所述储料盒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槽时,所述弹性卡扣夹设于所述储料盒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应的侧壁之间,且压缩所述形变距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通过将弹性卡扣内设于第一安装槽,有效避免了将其设于第一安装槽外时,易使得安装操作不当而发生折损;另一方面,使得合理利用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空间,和避免将弹性卡扣设置于电磨装置外表
面影响外观的美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储料盒包括:第一盒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盒体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安装至所述第一盒体,且所述第二盒体设有储料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转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盒体围绕第一盒体转动,使得有效打开储料空间,能够有效避免了抽拉式难以将储料空间完全打开,也即使得部分储料空间仍隐藏于第一盒体内,从而增大了取料难度。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盒体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盒体围绕着所述第一盒体转动过程中,所述限位件沿着所述限位槽的轨迹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限位槽与限位件的配合连接,以限位第二盒体围绕着第一盒体转动的最大形成,避免因转动第二盒体围绕第一盒体的力度过大,而使得二者转动连接的部位发生损坏,也即通过限位槽和限位件的配合连接,有效保护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磨笔的定位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通过定位结构能够合理放置电磨笔,使得闲置电磨装置的时候,能够通过定位结构将电磨笔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延长电磨笔的使用寿命,防止电磨笔随意放置而易使得与其它物件发生磕碰等情况,而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将电磨笔放置于定位结构上,使得整体产品更加美观、整洁。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内设有至少一对限位卡扣,其中,所述电磨笔夹设于所述至少一对所述限位卡扣之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电磨笔安装至第一配合槽的过程中,利用所述限位卡扣的形变,从而对电磨笔起到良好的锁定作用,避免电磨笔从第一配合槽中脱离。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悬挂结构;其中,所述悬挂结构设有悬挂孔或悬挂卡钩。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卡钩结构与固定于墙壁上的环状连接件连接相连接,使得电磨装置有效固定至墙壁上,实现了节省占地空间的效果,或是通过卡钩结构,使其与裤腰部位进行配合,进而使得壳体固定在人上,也即使得壳体应用于电磨装置时,能够使得电磨装置稳定悬挂至人上,使得达到节省体力的效果和实现了便于携带的目的;此外,可设置连接带穿过悬挂孔,以使得多功能便携主体被固定在作业人员的腰上,起到节省体力的作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配件头预存结构,所述配件头预存结构可用于放置多种备用配件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电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设于电磨笔上的配件头时,只需将电磨笔上的配件头取下,放置于配件头预存结构中,再按加工需求将其中备用配件头更换至电磨笔上,便可以实现不同加工工艺的需求;另一方面,每一个备用配件头都是相对独立的设置于配件头预存结构上,使得更换配
件头的过程中,无需在堆积的多个备用配件头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更换的效率。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配件头预存结构设有多个配件头安装槽;和/或所述电磨装置包括蓄电池包,所述蓄电池包用于为所述驱动组件供电,且所述蓄电池包与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可拆卸连接。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通过配件安装槽,可稳定安装每一个备用配件头;此外,由于配件安装槽结构简单,以使得工作人员便于从中取下或者再将备用配件头放置上去;另一方面,例如取蓄电池包与多功能便携主体之间为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更换蓄电池包更加高效,方便。
[002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将驱动组件与电磨笔的分离,从而减少电磨笔的内部零件数量,以减小电磨笔的外壳直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握持,从而提高握持稳定性,以便于实现高精度加工;
[0027](2)一方面,可通过壳体与储料盒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在其中任一者发生损坏时,仅可对其进行更换,而不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便携主体,设有第一开口和内设有驱动组件;软轴结构,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连接;电磨笔,与所述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便携主体包括:壳体,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组件;储料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储料盒;所述电磨装置包括:弹性卡扣,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且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形成形变距离;所述储料盒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连接;其中,当所述储料盒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槽时,所述弹性卡扣夹设于所述储料盒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应的侧壁之间,且压缩所述形变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包括:第一盒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盒体,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安装至所述第一盒体,且所述第二盒体设有储料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转动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磊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