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19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包括水冷顶板、上锥体、内锥体、中环段、下锥体,上锥体为环形的锥台状,内锥体为锥形,上锥体与内锥体同轴上下间隔布置,下锥体围绕在内锥体的外侧,且与内锥体之间连接有供粒化渣排出的排料口,在下锥体与上锥体之间是中环段,上锥体、内锥体、下锥体、中环段之间构成供熔渣粒化的环形空间,水冷顶板与上锥体的顶端封闭连接,且中心具有供熔渣进入粒化室的开口,粒化盘由内锥体的顶部向上伸出,粒化盘顶端具有用以承接熔渣的盘面,粒化盘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中环段具有第一鼓风口,用于向粒化室内送入第一冷却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制造的上锥体在干法粒化时的熔渣粘连现象。干法粒化时的熔渣粘连现象。干法粒化时的熔渣粘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熔渣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余能,绝大多数的余热余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高温液态熔渣的显热和低温余热资源至今未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高温液态熔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排出温度高达1500℃,蕴含大量高温余热。
[0003]当前的一种余热回收方法是采用干法粒化,如图1所示,利用粒化室2内的高速旋转的转盘1,将从转盘上方流入的高温液态熔渣由盘中心向四周扩展甩出,高温液态熔渣在离开转盘边缘的瞬间,在粘滞力、表面张力、重力及空气阻力等多重作用下,破碎、撕裂、收缩成细小液态颗粒,液态颗粒在飞行的过程中与其周围冷空气进行换热并凝固,形成固态颗粒或半固态颗粒。在这过程中换热的空气吸收了高温液态熔渣的热量,从而进行余热回收。
[0004]然而当前的粒化室的顶部多数是采用焊接方式安装而成,其焊接工作量大,且焊接后也无法拆卸。并且,由于焊缝处的结构和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对于焊缝处的冷却可能与其他位置有差异,可能会造成焊缝处冷却不到位,且焊缝处粗糙度较大,不够光滑,这会使得与其发生碰撞的熔渣粘连,不能有效成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包括水冷顶板、上锥体、内锥体、中环段、下锥体,所述上锥体为环形的锥台状,内锥体为锥形,上锥体与内锥体同轴上下间隔布置,下锥体围绕在内锥体的外侧,且与内锥体之间连接有供粒化渣排出的排料口,在下锥体与上锥体之间是中环段,上锥体、内锥体、下锥体、中环段之间构成供熔渣粒化的环形空间,
[0006]水冷顶板与上锥体的顶端封闭连接,且中心具有供熔渣进入粒化室的开口,粒化盘由内锥体的顶部向上伸出,粒化盘顶端具有用以承接熔渣的盘面,粒化盘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中环段具有第一鼓风口,用于向粒化室内送入第一冷却风。
[0007]可选地,所述上锥体包括上锥体框架和水冷挡板,上锥体框架是环形的锥台状,具有承接水冷挡板上下两端的上圆环和下圆环,在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的圆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镂空区域,各镂空区域之间是连接筋,从而在上圆环与下圆环以及连接筋之间形成与水冷挡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水冷挡板由上锥体框架的内部向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上锥体框架上。
[0008]可选地,所述水冷挡板包括由下至上的第一底板、第一水箱,第一底板的宽度超出第一水箱的底面一侧一段距离,形成压叠边沿,在第一水箱的顶面设置有一圈第一密封材料,且第一密封材料在水冷挡板的宽度方向形成低边侧和高边侧,且所述高边侧与所述压叠边沿在水冷挡板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使得水冷挡板倾斜且压叠边沿压叠在相邻的水冷
挡板上,从而形成沿圆周方向依次压叠的形式。
[0009]可选地,水冷挡板在安装时应使得所述低边侧到高边侧的方向与粒化盘的旋转方向一致。
[0010]可选地,水冷顶板由下至上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水箱,在第二水箱的顶面设置有一圈第二密封材料,水冷顶板从上锥体框架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锥体框架上。
[0011]可选地,第一底板的底部是经抛光的光滑平面。
[0012]可选地,内锥体的内面通过水冷夹套或水冷盘管进行冷却。
[0013]可选地,在下锥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鼓风口,通过第二鼓风口向粒化室内送入第二冷却风。
[0014]可选地,所述水冷挡板的板面形状为梯形。
[0015]可选地,第二底板的底部是经抛光的光滑平面。
[0016]本专利技术的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以往采用焊接方式制造的上锥体在进行粒化时,由于焊缝处与上锥体其他区域的厚度、材料性能发生变化,使得焊缝处冷却不到位,且焊缝处粗糙度较大,不够光滑,容易发生熔渣粘连现象,而采用水冷挡板逐个压叠固定安装,则避免了此现象的发生。。
[0018](2)减少了大量的焊接作业工作,避免了高空焊接作业的危险。
[0019](3)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0020](4)由于上锥体采用紧固件逐个压叠形成,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将粒化室进行移位作业。
附图说明
[0021]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2]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粒化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粒化装置的粒化室的示意图;
[0024]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锥体框架的俯视图;
[0025]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挡板在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6]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挡板的正视图;
[0027]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挡板压叠的示意图;
[0028]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顶板的正视图;
[0029]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顶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1]本实施例的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如图2所示,包括上锥体10、水冷顶板20、粒化盘30、内锥体40、中环段60、下锥体70,所述上锥体10为环形的锥台状,内锥体40也是锥形,且
都是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的形式,且上锥体10与内锥体40同轴上下间隔布置,在内锥体40与上锥体10之间形成空间。下锥体70在上锥体10的下方,围绕在内锥体40的外侧,且与内锥体40之间连接有供粒化渣排出的排料口71。在下锥体70与上锥体10之间是中环段60,上锥体10、内锥体40、下锥体70、中环段60之间构成环形空间,中环段60具有第一鼓风口61,用于向粒化室内送入第一冷却风(为在该环形空间内的环向风)。
[0032]在上锥体10的顶端,水冷顶板20与上锥体10的顶端同轴连接,用以封堵粒化室的顶面。水冷顶板20是一个环形结构,可以做成整体式或剖分式的,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其中心用以供高温熔渣进入粒化室。
[0033]内锥体40是具有光滑外表面的锥形结构,以利于粒化后的粒化渣从其表面滑落。粒化盘30由内锥体40的顶部伸出,其顶部具有用以承接熔渣的盘面,盘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内凹的。粒化盘30由其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锥体40的内面通过水冷夹套或水冷盘管进行冷却。
[0034]图2中,实线箭头为送风的流通路径,虚线箭头为熔渣的移动路径,高温熔融熔渣由水冷顶板20上的中心进入粒化室,落在粒化盘30上表面后,随着粒化盘30的旋转,从其边缘飞出,并与第一冷却风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粒化。熔渣继续飞行在和上锥体10碰撞后发生二次粒化,同时和水冷挡板发生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顶板、上锥体、内锥体、中环段、下锥体,所述上锥体为环形的锥台状,内锥体为锥形,上锥体与内锥体同轴上下间隔布置,下锥体围绕在内锥体的外侧,且与内锥体之间连接有供粒化渣排出的排料口,在下锥体与上锥体之间是中环段,上锥体、内锥体、下锥体、中环段之间构成供熔渣粒化的环形空间,水冷顶板与上锥体的顶端封闭连接,且中心具有供熔渣进入粒化室的开口,粒化盘由内锥体的顶部向上伸出,粒化盘顶端具有用以承接熔渣的盘面,粒化盘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中环段具有第一鼓风口,用于向粒化室内送入第一冷却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体包括上锥体框架和水冷挡板,上锥体框架是环形的锥台状,具有承接水冷挡板上下两端的上圆环和下圆环,在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的圆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镂空区域,各镂空区域之间是连接筋,从而在上圆环与下圆环以及连接筋之间形成与水冷挡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水冷挡板由上锥体框架的内部向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上锥体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粒化装置的粒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挡板包括由下至上的第一底板、第一水箱,第一底板的宽度超出第一水箱的底面一侧一段距离,形成压叠边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江张富信张金良路凯华黄超黄忠源刘猛柏赟张杰马煜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