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折缆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94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弯折缆线,耐弯折缆线包括组合线芯以及护套,其组合线芯包括第一芯线以及第二芯线,第一芯线的铍铜线芯的剖面为椭圆形,铍铜线芯的外侧成型有第一芯线护套,第一芯线护套为具有烯烃嵌段的聚丙烯共聚物成型制成,第一芯线护套外包铍铜线芯,并在两侧成型有组成起来的轮廓线呈椭圆形的抗弯折肋边;第二芯线包括6~10根芯线单元,这些芯线单元在第一芯线的外侧环面上均匀设置;第二芯线的外侧成型有铠装层,并在铠装层外侧设置有护套,并在护套内侧的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之间填充有防水石蜡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保证缆线传输性能的基础上保证缆线的耐弯折性能减少缆线线径的增加,以方便缆线布线。以方便缆线布线。以方便缆线布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弯折缆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线
,具体为一种具备较佳结构强度的耐弯折缆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缆线主要用于承担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作用,贯穿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其通常包括芯线以及护套,目前,常见的芯线导体材料为铜镁合金、铜锡合金或者是铜银合金等铜合金,这一类铜合金强度通常为600~900MPa,在承受外力时容易出现断裂而影响电力的输送使缆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利用护套以及相适应的结构进行配合来实现加强。
[0003]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诸多抗拉缆线,其主要在缆线内部采用增强纤维或设置加强用钢丝的方式进行加强,但是,这种加强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强度过低会导致拉伸强度不足而断裂;但是强度过分提高,也会导致耐冲击能力下降,在装配过程中,由于突然受到强冲击力的作用而导致缆线的断裂。另外,在缆线受拉时,通过钢丝方式进行加强的缆线,由于钢丝与缆线本身的结构设置缺陷,其结合性能较差,结合力也较小,使得缆线弯折时钢丝会相对与缆线产生径向位移并从缆线内部对芯线进行挤压和磨损,甚至可能导致缆线从内部裂开。
[0004]另外,随着电力缆线的飞速发展,对缆线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运用于冶金、石油、化工以及发电厂等工矿企业的缆线,对此类缆线安全保护的要求比其在他环境中使用的缆线要求更高,除了强度要求外,还要求缆线具有较佳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即要求缆线能在恶劣环境中有效抵挡酸、碱、油等成分的腐蚀,提高缆线的耐腐蚀性;又要求缆线本身应当具备较佳的物理强度和抗弯折性能。
[0005]基于上述原因,亟需设计一种抗腐蚀高强度的缆线以满足相关工矿企业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弯折缆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0007]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耐弯折缆线,包括组合线芯以及护套,所述组合线芯包括第一芯线以及第二芯线,
[0009]所述第一芯线设置于缆线的中间位置,包括第一线芯,所述第一线芯为铍铜线芯,所述铍铜线芯的剖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剖面的圆心在耐弯折防水缆线的轴心上同心设置,所述铍铜线芯的外侧成型有第一芯线护套,所述第一芯线护套为具有烯烃嵌段的聚丙烯共聚物成型制成,所述第一芯线护套外包整个铍铜线芯,并在所述铍铜线芯两侧短轴的延长线上成型有抗弯折肋边,两侧短轴上的所述抗弯折肋边组合起来的外轮廓线剖面为椭圆形;
[0010]所述第二芯线包括6~10根芯线单元,这些芯线单元在第一芯线的外侧环面上均匀设置,所述芯线单元包括第二线芯,并在第二线芯外侧成型有云母纸带包绕层;
[0011]所述第二芯线的外侧成型有铠装层,并在所述铠装层外侧设置有所述护套,并在护套内侧的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之间填充有防水石蜡油。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芯对应的剖面椭圆与所述抗弯折肋边的外轮廓线对应的剖面椭圆的长轴:短轴之比相同,均为1.33:1~1.75:1;且所述抗弯折肋边的外轮廓线剖面椭圆的长轴与所述第一线芯对应的剖面椭圆的长轴之比为1.05~1.10。
[0013]作为优选,所述抗弯折肋边中成型有奥氏体不锈钢丝来作为增强结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芯的外表面上成型有一层绝缘性的氧化物膜层,优选为兼具耐磨性和绝缘性的氧化硅膜层。
[0015]作为优选,用于制备所述第一芯线护套的具有烯烃嵌段的聚丙烯共聚物中含有25~30wt%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0的聚丙烯共聚物以及8~12wt%的分子量为300000以上的聚丙烯共聚物。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线芯为镀锡铜导线、镀锡铜镁合金线、镀锡铜锡合金线、镀锡铜银合金线中的一种。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线芯为表面进行过热浸锌处理的铜导线。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线芯在云母纸带包绕层外侧成型有芯线单元护套;所述芯线单元护套与所述护套为聚氨酯橡胶护套或者三元乙丙橡胶外护套。
[0019]作为优选,所述铠装层为双层织物结构,其内层织物层为经过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C)浸渍处理的尼龙织物层,而外层织物层为经过表面热浸锌处理的钢丝织造成型的钢丝织物层;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织物层所采用的钢丝直径为0.15~0.2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织物层的厚度为外层织物层厚度的1.5~3倍。
[002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耐弯折缆线,以铍铜材料成型的椭圆形芯线配合第一芯线护套作为抗弯折结构,椭圆形芯线与第一芯线护套组成交叉结构,并在缆线的轴线上同心设置,其椭圆形芯线提供强度和刚度,第一芯线护套提供抗冲击性能和缓冲性能,能有效提高缆线的抗弯折性能,并保证缆线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在运输、装配和使用时,线芯单元不会因为弯折、移动等操作而影响整个电缆的电气性能和电缆的使用稳定性,从而对相关线路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其中:1、护套;2、外层织物层;3、内层织物层;4、芯线单元护套;5、第二线芯;6、防水石蜡油;7、奥氏体不锈钢丝;8、第一芯线护套;9、第一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6]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根据上、下、左、右、前、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在下述实施例中,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0028]参见图1的一种耐弯折缆线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耐弯折缆线包括第一芯线以及第二芯线,其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作为组合线芯来保证耐弯折缆线的传输性能。
[0029]第一芯线为中间芯线,设置于耐弯折缆线的轴心位置,第一芯线包括第一线芯9以及第一芯线护套8,其第一线芯9为铍铜材质成型的铍铜线芯,该铍铜线芯的剖面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短轴的长度之比为3:2,另外在第一线芯9的外表面上成型有一层兼具耐磨性和绝缘性的氧化硅膜层来保证第一线芯9的耐磨性能和电学性能;而第一芯线护套8成型于第一线芯9的外表面,整个第一芯线护套8由具有烯烃嵌段的聚丙烯共聚物成型制成,且用于制备第一芯线护套8中应当具有25~30wt%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0的聚丙烯共聚物以及8~12wt%的分子量为300000以上的聚丙烯共聚物,在该技术特征条件下的聚丙烯共聚物具有略大于第一线芯9材质的物理强度,并具有高于第一线芯9的弹性以使得其具有耐弯折性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弯折缆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以及护套,所述线芯包括第一芯线以及第二芯线,所述第一芯线设置于缆线的中间位置,包括第一线芯,所述第一线芯为铍铜线芯,所述铍铜线芯的剖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剖面的圆心在耐弯折防水缆线的轴心上同心设置,所述铍铜线芯的外侧成型有第一芯线护套,所述第一芯线护套为具有烯烃嵌段的聚丙烯共聚物成型制成,所述第一芯线护套外包整个铍铜线芯,并在所述铍铜线芯两侧短轴的延长线上成型有抗弯折肋边,两侧短轴上的所述抗弯折肋边组合起来的外轮廓线剖面为椭圆形;所述第二芯线包括6~10根芯线单元,这些芯线单元在第一芯线的外侧环面上均匀设置,所述芯线单元包括第二线芯,并在第二线芯外侧成型有云母纸带包绕层;所述第二芯线的外侧成型有铠装层,并在所述铠装层外侧设置有所述护套,并在护套内侧的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之间填充有防水石蜡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折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对应的剖面椭圆与所述抗弯折肋边的外轮廓线对应的剖面椭圆的长轴:短轴之比相同,均为1.33:1~1.75:1;且所述抗弯折肋边的外轮廓线剖面椭圆的长轴与所述第一线芯对应的剖面椭圆的长轴之比为1.05~1.1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弟赖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缆电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