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70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满足1<DT11/DT51<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系统
[0001]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是2018年12月26日递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光学成像系统”、申请号为201811600411.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3]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五片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4]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应用于其上的光学成像系统面临着高像素、低成本、超薄化的挑战。然而,对于大部分中低端机型来说,出于成本控制考虑,五片式的镜头系统仍是其重要选择。
[0005]各大智能终端厂商越来越追求镜头高分辨率和轻薄化,超大工作像面和短系统总长成为各大智能终端厂商关注的主要因素。超大工作像面意味着可能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短系统总长意味着镜头可以更加轻薄化。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超大工作像面和短系统总长极大地提高了光学系统的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系统。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可满足1<DT11/DT51<2。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0<R9/f5<1。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0<f2/f3<1。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0<R1/R6<1.4。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以及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0<(CT1+CT2)/f1<0.7。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以及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可满足30<(V2+V3+V4)/3<40。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0<T12*T45<0.2mm2。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以及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0<CT5/(CT3+CT4)<0.5。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可满足4<TTL/∑AT<5。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TTL/f<1。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f/ImgH>4.5。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以及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1<(DT21+DT41)/ImgH<1.5。
[0019]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以及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1<(DT21+DT41)/ImgH<1.5。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0<R9/f5<1。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0<f2/f3<1。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0<R1/R6<1.4。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以及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0<(CT1+CT2)/f1<0.7。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以及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可满足30<(V2+V3+V4)/3<40。
[00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0<T12*T45<0.2mm2。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以及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0<CT5/(CT3+CT4)<0.5。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可满足4<TTL/∑AT<5。
[00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TL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TTL/f<1。
[00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f/ImgH>4.5。
[00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可满足1<DT11/DT51<2。
[0031]本申请采用了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超薄化、高分辨力、低成本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32]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0033]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0035]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系统,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满足1<DT11/DT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0<R9/f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0<f2/f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0<R1/R6<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0<(CT1+CT2)/f1<0.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2、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满足30<(V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