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玉剑专利>正文

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67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楼板、女儿墙、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保护层、高脚落水罩、第三防水层、抹灰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延伸覆盖至女儿墙上,第一防水层上在楼板与女儿墙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一端覆盖至楼板上,第二防水层另一端覆盖至压顶底面上;所述排水管顶部上连接有高脚落水罩,在高脚落水罩底部与排水管顶部连接处粘贴有第三防水层,第三防水层一端覆盖在第一防水层,第三防水层另一端覆盖在高脚落水罩上,第一防水层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对应高脚落水罩位置处通长修筑有排水沟,排水沟与女儿墙平行设置,排水沟两侧的保护层均修筑有朝向排水沟的排水坡面。坡面。坡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屋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现有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处理差,雨水易从漏盖与楼板面层之间间隙内渗入进屋面,雨水口排水效果不佳,施工处理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在找平层上铺设有第一防水层基础防水,在楼板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形成重叠预期对保护层端部与女儿墙之间形成防水处理,设有高脚落水罩与排水管连接,配合有第三防水层,设有排水坡面与排水沟,能够有效排出雨水,防水效果佳,施工处理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楼板、女儿墙、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保护层、高脚落水罩、第三防水层、抹灰层;所述楼板端部修筑有女儿墙,女儿墙顶部修筑有压顶,压顶、女儿墙与楼板修筑为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上预埋有贯穿的排水管,楼板表面以及女儿墙内表面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楼板上方的找平层上贴合铺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延伸覆盖至女儿墙上,第一防水层上在楼板与女儿墙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一端覆盖至楼板上,第二防水层另一端覆盖至压顶底面上;所述排水管顶部上连接有高脚落水罩,在高脚落水罩底部与排水管顶部连接处粘贴有第三防水层,第三防水层一端覆盖在第一防水层,第三防水层另一端覆盖在高脚落水罩上,第一防水层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对应高脚落水罩位置处通长修筑有排水沟,排水沟与女儿墙平行设置,排水沟与女儿墙之间的间距应大于400mm,排水沟两侧的保护层均修筑有朝向排水沟的排水坡面;所述女儿墙内外表面以及压顶表面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抹灰层,抹灰层在压顶顶面上修筑有朝向楼板的导水坡面,抹灰层在压顶内端底面上修筑有通长的滴水线结构。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以及第三防水层均为自粘性防水卷材防水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200mm。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坡面的斜率大于3%。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在找平层上铺设有第一防水层基础防水,在楼板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形成重叠预期对保护层端部与女儿墙之间形成防水处理,设有高脚落水罩与排水管连接,配合有第三防水层,设有排水坡面与排水沟,能够有效排出雨水,防水效果佳,施工处理好。
附图说明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0]图1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为楼板、2为第一防水层、3为第二防水层、4为保护层、5为排水沟、6为高脚落水罩、7为第三防水层、8为女儿墙、9为抹灰层、1

1为找平层、4

1为排水坡面、6

1为排水管、8

1为压顶、9

1为导水坡面、9

2为滴水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所示,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楼板1、女儿墙8、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保护层4、高脚落水罩6、第三防水层7、抹灰层9;所述楼板1端部修筑有女儿墙8,女儿墙8顶部修筑有压顶8

1,压顶8

1、女儿墙8与楼板1修筑为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1上预埋有贯穿的排水管6

1,楼板1表面以及女儿墙8内表面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1

1,楼板上1方的找平层1

1上贴合铺设有第一防水层2;所述第一防水层2延伸覆盖至女儿墙8上,第一防水层2上在楼板1与女儿墙8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3一端覆盖至楼板1上,第二防水层3另一端覆盖至压顶8

1底面上;所述排水管6

1顶部上连接有高脚落水罩6,在高脚落水罩6底部与排水管6

1顶部连接处粘贴有第三防水层7,第三防水层7一端覆盖在第一防水层2,第三防水层7另一端覆盖在高脚落水罩6上,第一防水层2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上对应高脚落水罩位置处通长修筑有排水沟5,排水沟5与女儿墙8平行设置,排水沟5与女儿墙8之间的间距应大于400mm,排水沟5两侧的保护层4均修筑有朝向排水沟5的排水坡面4

1;所述女儿墙8内外表面以及压顶8

1表面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抹灰层9,抹灰层9在压顶8

1顶面上修筑有朝向楼板的导水坡面9

1,抹灰层9在压顶8

1内端底面上修筑有通长的滴水线结构9

2。
[0014]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以及第三防水层7均为自粘性防水卷材防水层。
[0015]具体实施时,所述排水沟5的宽度为200mm。
[0016]具体实施时,所述排水坡面4

1的斜率大于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板、女儿墙、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保护层、高脚落水罩、第三防水层、抹灰层;所述楼板端部修筑有女儿墙,女儿墙顶部修筑有压顶,压顶、女儿墙与楼板修筑为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上预埋有贯穿的排水管,楼板表面以及女儿墙内表面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楼板上方的找平层上贴合铺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延伸覆盖至女儿墙上,第一防水层上在楼板与女儿墙转角处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一端覆盖至楼板上,第二防水层另一端覆盖至压顶底面上;所述排水管顶部上连接有高脚落水罩,在高脚落水罩底部与排水管顶部连接处粘贴有第三防水层,第三防水层一端覆盖在第一防水层,第三防水层另一端覆盖在高脚落水罩上,第一防水层上浇筑有钢筋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四D一三一六
申请(专利权)人:闫玉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