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57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包括阀体,在阀体上设置有内腔和流道,所述内腔设置于阀体内,流道设置于阀体外表面的侧面,并且在流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出口使内腔与流道相通;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通,且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拥有两个流道,阻尼液在第一流道流动时行程较短,能够满足传统结构大阻尼;而阻尼液经过第一流道后再进入第二流道时行程较长,能在特定频率下(怠速)产生低动刚度的性能,使发动机在怠速时的隔振效果更加突出。隔振效果更加突出。隔振效果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装置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隔振装置,是现有器械设备内常用的隔振装置,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隔振装置,液压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更为平缓和稳定;因此其常应用于汽车上,用于带给乘客良好、舒适的乘坐体验;传统的液压减振装置只有一个流道,液体在流道内流动将会产生大阻尼,进而使得整个液压隔振装置的动刚度提升,使得车辆在遇到路面起伏较大的路况时拥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但是随着动刚度提升车辆在怠速或是在平坦路面缓慢行驶时,车内的乘坐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震效果优秀、乘坐舒适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包括阀体,在阀体上设置有内腔和流道,所述内腔设置于阀体内,流道围绕阀体外表面的侧面设置;所述流道包括流道入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设置于流道的两端,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之间,第一流道出口使流道与内腔相通;流道入口到第一流道出口之间为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出口到第二流道出口之间为第二流道;流道还包括过度区域,所述过度区域设置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并且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过度区域。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均关于水平面平行。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橡胶体,在橡胶体内设置有液室;所述液室包括上液腔和下液腔,上液腔和下液腔相通;所述阀体装配在下液腔内,在阀体对应流道入口的一端设置有内腔上开口;内腔通过内腔上开口与上液腔相通,流道通过流道入口与上液腔相通。
[0007]进一步的,包括解耦盘和盖板,所述解耦盘设置于内腔里,并处于靠近内腔上开口的一端;盖板设置于内腔上开口,将解耦盘限定在内腔中;所述解耦盘可在内腔中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包括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所述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均设置于内腔里靠近内腔上开口的一端,且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相通;解耦盘装配空间设置于第一流道出口和盖板装配空间之间;解耦盘装配空间处的内径<盖板装配空间处的内径,解耦盘在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之间活动,且解耦盘位于解耦盘装配空间时将腔体封闭。
[0009]进一步的,盖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盖板装配槽,所述盖板装配槽处的直径与盖板装
配空间处的内径对应,并且盖板装配槽与盖板装配空间贴合;在盖板上还设置有盖板开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液室设置于橡胶体的一端,并在橡胶体上设置有对应下液腔的液室开口,所述液室开口被皮碗封闭;所述皮碗内设置有皮碗空间,皮碗空间与上液腔和下液腔相通;流道通过第二流道出口与皮碗空间与相通;在液室内还设置有阻尼液,阻尼液在上液腔、流道、内腔和皮碗空间内流动。
[0011]进一步的,解耦盘包括上解耦盘和下解耦盘,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内腔包括上解耦盘装配空间、下解耦盘装配空间、上盖板装配空间和下盖板装配空间;所述上解耦盘装配空间和上盖板装配空间设置于内腔上开口一端,上盖板装配空间设置于上解耦盘装配空间的上方,上解耦盘设置于上解耦盘装配空间,上盖板设置于上盖板装配空间;在阀体远离内腔上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内腔下开口,内腔通过内腔下开口与皮碗空间相通;下解耦盘装配空间和下盖板装配空间设置于内腔下开口一端,下盖板装配空间设置于下解耦盘装配空间的下方,下解耦盘设置于下解耦盘装配空间,下盖板设置于盖板装配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皮碗包括皮碗橡胶和内圈,所述皮碗橡胶将内圈包裹,且内圈的形状与阀体设置有内腔下开口的一端对应。
[001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装配支架,并在橡胶件远离液室的一端设置有支架装配空间,所述装配支架设置于支架装配空间内被橡胶体包裹;所述装配支架设置有支架装配口,并通过支架装配口与对应位置进行装配,在橡胶件上设置有对应支架装配口的橡胶件装配口;在装配支架的上还设置有支架装配孔,并在橡胶件上设置有对应的橡胶装配孔,所述支架装配孔通过橡胶装配孔与橡胶件装配口以及外部相通;装配支架上还设置有辅助装配孔,并在橡胶件装配口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应辅助装配孔的透孔;在橡胶件对应装配支架区域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上分布设置有抓握槽;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将橡胶件对应液室的区域包裹。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拥有两个流道,阻尼液在第一流道流动时行程较短,能够满足传统结构大阻尼;而阻尼液经过第一流道后再进入第二流道时行程较长,能在特定频率下(怠速)产生低动刚度的性能,发动机在怠速时的隔振效果更加突出。
[0015]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围绕阀体设置,便于阻尼液在流道内进行流动;当车辆在遇到路面起伏较大的路况时,橡胶体快速的形变和复原,橡胶体形变驱使阻尼液进入第一流道,橡胶体快速复原时阻尼液通过第一流道出口进入内腔,并通过内腔上开口回流到上液腔;当车辆在遇到路面平缓的路况时,橡胶体缓慢形变驱使阻尼液缓缓从第一流道进入第二流道,并由第二流道流入皮碗空间,橡胶体缓慢复原时阻尼液由皮碗空间流出沿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回流到上液腔。
[0016]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关于水平面平行,使得阻尼液在流动时更为平缓和稳定,使得本实用新的减震更为稳定;所述过度区域的设置使得第一流道内的阻尼液可以更为流畅的流入内腔或者第二流道。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内腔通过内腔下开口与皮碗空间相通,通过内腔上开口与上液腔相通,
并在内腔的两端设置有上解耦盘、下解耦盘、上盖板和下盖板;在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反向的装配在车辆上,并且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更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橡胶体和皮碗装配后的剖面图。
[0021]图4为装配支架结构图。
[0022]图5为阀体、皮碗、解耦盘和盖板装配结构图。
[0023]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图。
[0024]图7为盖板结构图。
[0025]图8为实施例1中阀体、皮碗、解耦盘和盖板装配剖面图。
[0026]图9为实施例1中优选的方式中阀体的剖面图。
[0027]图10为实施例1中优选的方式中阀体、皮碗、解耦盘和盖板装配剖面图。
[0028]图11为实施例2的限流板结构图。
[0029]图12为实施例2的阀体剖面图。
[0030]图中标号:1.阀体;2.橡胶体;3.解耦盘;4.盖板;5.装配支架;6.外管;7.内腔;12.流道;13.第一流道出口;14.第一流道;15.第二流道;16.流道入口;17.第二流道出口;18.过度区域;19.解耦盘装配空间;20.盖板装配空间;21.液室;22.上液腔;23.下液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在阀体上设置有内腔和流道,所述内腔设置于阀体内,流道围绕阀体外表面的侧面设置;所述流道包括流道入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设置于流道的两端,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之间,第一流道出口使流道与内腔相通;流道入口到第一流道出口之间为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出口到第二流道出口之间为第二流道;流道还包括过度区域,所述过度区域设置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并且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过度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均关于水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橡胶体,在橡胶体内设置有液室;所述液室包括上液腔和下液腔,上液腔和下液腔相通;所述阀体装配在下液腔内,在阀体对应流道入口的一端设置有内腔上开口;内腔通过内腔上开口与上液腔相通,流道通过流道入口与上液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耦盘和盖板,所述解耦盘设置于内腔里,并处于靠近内腔上开口的一端;盖板设置于内腔上开口,将解耦盘限定在内腔中;所述解耦盘可在内腔中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所述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均设置于内腔里靠近内腔上开口的一端,且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相通;解耦盘装配空间设置于第一流道出口和盖板装配空间之间;解耦盘装配空间处的内径<盖板装配空间处的内径,解耦盘在解耦盘装配空间和盖板装配空间之间活动,且解耦盘位于解耦盘装配空间时将腔体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液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盖板装配槽,所述盖板装配槽处的直径与盖板装配空间处的内径对应,并且盖板装配槽与盖板装配空间贴合;在盖板上还设置有盖板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霄峰黄年兵张裕军林雨佳潘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